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作者:panther      更新:2022-01-13 15:15      字数:3588
  “环球周刊:龙夏十二月至一月进口粮达30260.5万吨,同比增长230%,位于全球进口国之首。”
  “全球时报:自3027年下半年起,全球粮价上涨23%,龙夏成最大买单国。”
  “全球粮报:龙夏粮食进口的背后。”
  ……
  在龙夏有条不紊运转的同时,国际粮食市场风起云涌。
  根据国际新闻报道,自3027年12月起,龙夏在国际市场大肆囤粮。至于原因……
  龙夏出示了三个月前的环境倡议书。
  现在环境污染严重,龙夏在做囤粮准备。
  “糟糕的政策……”
  二月十五晚八点,纳塔尔一座高档办公楼里,加西亚郁闷的看着粮食报道。
  加西亚是一名贸易商人,去年六月,他囤积了三十万吨大豆。原计划在大豆最高点出售。可准备出售时,龙夏开始大规模囤粮。因供求量过大,国际大豆从3500元/吨上涨至4200元。
  加西亚准备观望半月。
  这一观望,大豆上涨至4500元,同时还有纳塔尔最新政策:《纳塔尔粮食出口限制条例》。
  纳塔尔限制出口的原因很简单:龙夏在三个月内囤积了三亿吨粮食,因行为太过反常,纳塔尔高度重视。
  纳塔尔限制条例颁布后,又有不少国家跟风颁布。
  加西亚是一个大豆贸易商,他不关心国际局势,只关心自己的30W吨大豆,现在限制出口,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己大豆卖不出去了……
  “该死!”
  加西亚点了支雪茄。
  他十分后悔没有立即出售。
  “加西亚先生……”
  郁闷中,办公室大门打开。
  这是公司副经理乔治。
  “出口条例什么时候取消?”加西亚直接问。
  “最快二月底。”副经理道。
  纳塔尔是全球第一出口国,现在出口限制已经影响本国经济。要是局势一直不明朗,纳塔尔只能取消出口限制。
  两人聊了一会,副经理问:“之前订单还发不发货?”
  按照纳塔尔出口条例,各公司限定前的订单可正常发货。他们曾和龙夏签订过一笔意向订单,因没有签字,订单处于洽谈中。
  “价格多少?”加西亚问。
  “450纳塔尔。”
  1纳塔尔=10龙夏元,龙夏报价折合4500龙夏元。
  加西亚陷入沉思。
  要是纳塔尔出口限制取消,全球大豆肯定会大幅度降价。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1,继续观望。2,现在出售。
  加西亚很快决定:“出售。”
  商人逐利,和危言耸听的粮食危机相比,他更喜欢将纳塔尔币拿在手中。
  “出售粮食。”
  “先观望到三月……”
  “令人头疼的龙夏人。”
  ……
  就在这加西亚出售的同时,全球粮食商做着不同的决定。
  龙夏虽然举动异常,但不得不承认,龙夏一举一动深受瞩目。
  ……
  “进口了三亿吨,近三个月的极限了。”
  二月十六日,刘文胜打开最新文件道。
  这六个月里,龙夏一直有意识的增加粮食储备。在储备的同时,龙夏也面临着两种选择。1,闷声囤粮。2,提醒全球粮食危机。
  龙夏直接选择了第二种,其原因——
  1,龙夏大肆囤粮的举动太反常,不管任原因,全球都会收紧粮食出口。
  2,在龙夏之外还有五十亿人民,若任由粮食危机,这将引起全球混乱。
  3,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的战争。
  ……
  不管从哪个角度,龙夏都必须提醒。
  “咱们刚发布了《哈尔玛强降雨影响》……”刘文胜继续道。
  从十三号开始,马里南部出现零星降雨。现在是普通降雨,根据国际气象监测,哈尔玛深海区域正在形成一股较冷气团,这股气团和秦云说的哈尔玛风暴团相近。
  这三个月时间,龙夏曾和马里认真交涉环境治理,只是现在科技无法改变冷气团形成,再加上国际局势,龙夏一直在做无用功。
  秦云听完近几月的政策,开口道:“尽力了。”
  “是尽力了。”刘文胜叹气。
  龙夏不是世界的救世主,在全球灾难面前,他们必须保证龙夏人民的生存安全。
  “嘟嘟!”就在这闲聊中,办公室房门敲响。
  “进。”
  张虎先是敬礼,接着十分激动道:“红薯熟了!”
  十天前,秦云和刘文胜虽吐槽系统小气,但得到[变异红薯]的第一时间,还是平整土地种植。
  变异的红薯5000积分/亩,成熟期10天,这也是系统最高的植物种植。
  两人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小麦育种,没想到红薯竟不声不响的熟了……
  “走!”刘文胜穿上外套出门。
  现在农场已有三百多名工作人员,等两人到达红薯地时,两个工作人员正往外挖红薯。红薯根叶巨大,一片叶子至少五十公分。还没等两人反应,只见工作人员一用力,一株巨大的红薯拔出。
  红薯体型巨大,就像加大版的冬瓜。
  工作人员拿出电子秤,红薯净重30KG。
  “刘军长,秦秘书。”
  科研人员招呼,接着汇报红薯最新报告:“风山红薯净重30-33KG,单亩产量三万斤,红薯薄皮红瓤,脂肪含量约在0.15%左右,具体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测算……”
  刘文胜直接问:“单亩产量多少?”
  “三万斤。”
  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亩产四千到六千斤,优良产地八千斤。刘文胜知道系统出品必属优品,也已经做好红薯亩产过万的准备,但没想到,红薯产量直接翻到三万斤!
  “风山红薯基因组合和我国东省烟薯相像,应该能尝试风山红薯和烟薯杂交……”科研人员是龙夏农业院的红薯教授,他曾参与东薯019,深薯113等红薯杂交研发。
  红薯的杂交技术要比小麦简单,他这十天一直泡在红薯田里,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试着杂交红薯研究。
  “好,好!”刘文胜十分激动的说着。
  农场土地有限,他之前还感觉红薯种植暂时用不着,现在来看……自己太保守了!
  ……
  “龙夏新闻:浅谈马里强降雨对全球气候影响。”
  “龙夏日报:节约粮食,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龙夏农业:第一批龙风001播种成功……”
  ……
  就在农场认真种植的同时,和‘龙夏农业政策’‘马里强降雨’有关的新闻时不时的登上热榜。在热榜新闻的带动下,全国居民也开始讨论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并有意识的减少粮食浪费。
  “现在新闻太夸张了……”
  苏省大学第二食堂,赵胜博刷着树猫吐槽。
  近半个月,树猫都是一些节约粮食宣传视频,他越看越没意思。
  赵胜博将手机扔到一边:“现在就是没事找事,咱们粮食这么多,也没见谁能饿死。”
  “咱们粮食缺口挺大的,全球有六亿人民吃不上粮食。”对面王梦莹道。
  两人都是苏大学生,去年认识,恋爱三个月。
  王梦莹说完,赵胜博不乐意了:“那是马里那些贫穷地区,咱们国家缺粮啊。”
  “缺啊。”王梦莹跟他普及刚看的宣传片。
  赵胜博见说不过,只能坚持自己观点:“现在外面吃一顿饭两三百,缺粮又缺不到咱们头上。”
  王梦莹:……确实缺不到头上。
  “我爸给我找了实习单位单位,咱们一起过去,我白天上班,你在家给我做点好吃的……”赵胜博转移话题。
  两人都是传媒系学生,现在大四实习,有不少同学已经去外地任职。
  “我爷爷给我找好了,我得回去。”王梦莹拒绝。
  “去哪?”
  “回家种地。”
  王梦莹倒不是随便说说,她家是淮南长龙县,之前国家土地流转,家里老爷子把家里土地登记了,接着签了五百亩的私人种植。
  现在国家在苏浙安三省推行龙风001,家里打过两次电话,想让她回去经营。她这段时间一直在犹豫,刚才听着赵胜博的傻X言论,她彻底决定回乡。
  “就你们那山沟沟?”赵胜博一愣。
  “对……”
  “你们家多少地啊?”
  “五百亩。”
  “你大学生就回家种地?”赵胜博感觉王梦莹脑袋不开窍。
  王梦莹说好听点是回乡创业,说难听点……刚毕业就窝穷山沟沟了,有什么前途?
  “给你做饭有前途?”
  王梦莹拿着包起身。她跟赵胜博恋爱三个月,两人没什么感情基础,倒被赵胜博优越感拉的降智。
  “走了。”王梦莹直接离开。
  赵胜博感觉伤了自尊:“你回去咱就分了啊。”
  “傻X。”
  赵胜博感觉自己出现了幻听。
  半小时后,王梦莹回宿舍收拾行李。
  “你真跟赵胜博分了?”留校的同学有些诧异。
  “嗯。”
  王梦莹没想赵胜博,而是想着农业种植。她这段时间一直关心国家政策,知道国家一直扶持农业。现在网上有龙夏的《哈尔玛影响》文章,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哈尔玛灾难不可能发生,另一部分则开始囤粮准备。
  第二天一早,王梦莹直接回到萍水镇。
  萍水镇的镇子口,王学才正守着公交站等待。在看到王梦莹后,连忙招手。
  “爷爷!”王梦莹给了王学才一个拥抱。
  “回来了?”
  “我来种小麦了。”
  王梦莹没有优点,就是相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