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20
作者:admin      更新:2023-05-30 16:16      字数:9338
    开春之后, 院子里开始栽树,扒房子,开挖人工湖, 再住在这边不方便了。


    家里开工的项目很多,但自家还真没留。带着两老住到最早买的城西青年路上的那个七十多平的小房子里了。有车了,这会儿路上又不堵,住哪里都不算远。无所谓的。师父不怎么回厂里上班, 就是回去,骑自行车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路。到工地哪里的,也都不远的。


    这不是要把整个小区都改成自家住的院子嘛。设计图纸过年的时候, 家里人就都看过了。


    这一看, 两头老人没一个满意的。欧式的嘛, 老辈儿的看不惯也合理。对肖老娘来说,欧式的比倭式的强点儿, 倭国那是她的世仇,老王爷死的时候抗战还没胜利呢, 她的家是纯纯粹粹倭国祸害的,老王爷也是让倭人逼死的。她当然看不上倭国的东西。所以之前的小楼儿,她才不爱住。要不是大儿子结婚,她都不肯搬过来。


    图纸上那西式的,她也看不上。老想着小时候在盛京的老王爷时的院子。那你说咋整?楚然就说,在主楼旁边再给修一个中式的吧?四合院儿是不成了, 院子里套院子算咋回事儿?但是修个小院子还是可以的。跟当初圆明园四十景似的。就问老太太, 给修个中式的绣楼行不行?分开住, 彼此都有私人空间,也挺好。老太太说单独行,但不要绣楼, 就要上五间明堂的平房就成。


    行行行,那就修。


    师父多哄人儿的呀。楚然说完给婆婆盖院子。他就问楚妈,喜欢什么样儿的,一块盖出来,以后他们来住着方便。楚妈肯定得客气呀,你肖家的地方,给我们盖什么房子呢,我们来了就是做客,有啥住啥呗。那这话可就不能这么说了,连肖老爹肖老娘都说,这么大的地方呢,盖多少盖不出来?当然得自己满意的了。推来推去的,楚爸楚妈斯斯艾艾的到底说了。人家就喜欢电影《喜盈门》里那种房顶能晒粮食的房子。再把窗房做大点儿,亮亮堂堂的,再好没有的。还有就是,他们睡床累得慌,得给搭炕,炕硬,睡着不累腰。


    楚然就又被系统黑店按重新设计的那个费用给宰了一回。实际就是多种上几排树,加上灌木的景观,遮挡住视线,在原来的设计图上加了一个杏花春馆那个风格的,小了两号的中式古风小院儿。加了一个农村自建房风格的白墙红瓦的二楼,二楼的楼顶带着露台,晒粮晒菜都可以。屋子里也都带着炕的,不过不是火炕,都是地热的,那炕是凉炕,想热得用电褥子取暖。


    过了几天,把新图纸再拿回家给老人看,果然就都满意了。都在人工湖的边儿上,还互不打扰,串门的话距离还不远。住着肯定自在。


    这不是,一开始动工,就都盼着呢。


    只是这么大的工程,真不是一年半年能完工的。


    到入住的时候,都八六年的冬天了。


    时间过得很快,这几年,肖家几兄弟以每年两个商场的速度,开拓着家里商业地产的版图。地址也早不局限在龙城了,东北的几个算得上大城市的城市都有的。京城的地也批下来了,开年就能动工。


    兄弟几个每家每年只是租金,就能收上十几二十万。


    那钱不能放在手里,得钱生钱。自家就是干地产的,房价一年一涨,没人比肖家人更清楚了。挣回来的钱,几个嫂子都很默契的买房子买铺子。赶上自家有啥新项目,就留上一套两套的,亲兄弟明算账,都是正常买的,有时看上其它公司的房子,也会买。哪家手里都得攥着十几本房本子。


    四个哥哥,除了商场参与分账了。别的生意,都算得可清楚。老二老三老四都是拿工资,干多少活拿多少工资,不多少要不少要,就是清清楚楚的普通员工一样。这也让那些仗着亲戚身份就想要特权,享受特殊待遇的人没话说,亲哥哥都挣一样儿的,你比人家亲哥多了啥了。


    老大两口子没在公司里干。要么说人和人的脑子不一样呢,二嫂三嫂四嫂也吃了多少年肖老娘的手艺了,就没人想多。人家大嫂才刚嫁进来不到一个月,过年的时候,吃着肖老娘做的卤味,觉着好,问婆婆要了配方,人家拿着方子,试了几回,学会了之后,就在批发市场的肉店旁边租了个门市卖卤味。还跟肉店合作,专买肉店不好卖的下水边角料啥的。这会儿还不是二十年后呢,老还认着肉,越肥越好。下水边角料,猪蹄猪头啥的,没有肉好卖。她常年订,人家肉店就给的价格底。味道又好,一开始一两头猪的料卖一天,这么大的城市呢,饭店也越来越多,光是批给饭馆,就不少卖。一点点口碑打开了,老百姓也越来越有钱,饭馆越来越多,到现在,人家连了买了五个铺子了,开在城市的四个角和买卖街上。就卖王府卤味。菜品也从最开始的卤猪下水到现在,牛羊肉都有,豆制品也很全。


    还跟二嫂成了合作伙伴。二嫂的豆制品厂每天给大嫂送货,就是几大货车。


    三嫂的面馆儿已纪变成连锁店,也不只卖面,成了正经的饭店了。不过还是叫三嫂面馆。四嫂咸菜做的面条卤是三嫂面馆的一大特色。


    四嫂还是卖咸菜,不过人家不散着开店卖了。办了咸菜厂,做袋装咸菜卖。干净又卫生。


    这确实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不缺本钱,真的遍地是黄金,不需要多了不起的才能,都可以捡到钱的。


    肖家最神奇的是,办厂子当老板的,都是家里的女人。哥几个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当老板的。


    老大没去公司干,也没有到任何一个厂子干。他就在家,帮着老两口种园子,管孩子。家里如今保姆工人的十好几个,但是哪有儿子支使着顺手。老两口就爱支使他们大儿子。老大自己呢,也知道自己啥水平,让他管啥事儿,他也管不了,连媳妇他都舞弄不明白呢,能管得了谁呀?就会出苦力。何花难道还能让他出去扛大包吗?早两年还帮着做卤味,近几年,她自己都怎么上手了,咋会让老大干嘛。干脆回家吧,照看孩子,没人比他更让人放心了。


    就连楚然家,都是她主外。肖玙在幕后把握大方向呢。单位一直还有呢,年年说辞职,前年也确实辞了。但是研究所里一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还都来找他了,他也肯帮忙。这帮来帮去的,他无所谓,研究所不能白用人哪。就给挂他个顾问的名头,工资跟院长开一样儿的。所里有啥福利都不落下他,分房也有他一份。要不要的,反正有你的。


    楚然名下的生意,除了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家具厂,这几年,又添了运输公司,连锁超市和连锁的加油站。除了加油站,其它的生意都很赚钱。超市是今年刚添的,新事物,生意火得不得了。街上的车越来越多,但是绝对数量还是少的,加油站的生意不算好。因着楚然对安全方面要求高,每年甚至还要赔上一点。很多人都劝她结束呢。


    她现在每年得有两天个月,要带着手下的管理层和设计师们,去港岛,去欧洲,去日韩,考察,让他们见世面。


    新家的装修材料可都是她亲自从各地选回来的。不过家具都是自家家具厂做的。


    入冬之后,就忙着搬家了。


    大别墅住上了,楚然没啥特别的感觉。圆明园都住过好几十年的人,再看啥都能稳得住了。到是老人们,对亲家很满意。肖老娘那边儿的清式院子,家具摆设都是清晚期的风格的,跟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特别像,住进去,别提多喜欢了。


    楚爸楚妈进城过冬,也很满意那农家院儿,老太太九十了,到底是老了,行动没那么利索了,身上没病,但也抗不过自然的衰老。现在不敢让她自己出门了,楚爸楚妈不错眼的照看着。肖老爹也可爱到农家院里跟楚爸唠嗑了呢,他显然更喜欢这边。但是人家不说,谁问都说那边儿王府里挺好的。


    这不是肖老娘老想着小时候的王府嘛,大家伙儿就都开玩笑的管她住那地方叫王府了。


    楚大哥在安远县干了几年,从副的干到正的,一直没离了县城。隔上两年,他就得上一回学校,进修。没学历嘛。


    年前,又放大假了。过了年又要上学习班,毕业之后工作估计也要调整了。


    人都要走了,还是低调点好。


    刚好楚然这边儿新家地方多,一家四口就过来住到农家院里,来陪老人一起过年。非必要的应酬就都躲了。


    对于楚大哥时不时就要上学这个事儿,晗希还问过她姥姥,“我大舅不是上班了吗?为什么还要上学呢?”


    她姥姥就吓唬好,“你大舅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该上的学没上完。现在这不就找后账呢嘛。那书,这辈子都念不完了。所以呀,你以后得好好上学,考大学,读博士。别像你大舅似的,小时候少念一年,长大了就得多补上三年五年。”


    孩子小啊,就可信呢。害怕以后三四十岁了还得去学校跟小朋友一起上学,那多丢人的。再让她背书就可认真呢,说了,她得读完博士再工作,读到头儿,以后就再不用回炉了。她也不知道啥是博士,她姥姥也不知道啥是博士,就是家里过年来拜年的,有博士,说是念了老多年,特别有学问,跟过去的状元差不多。她就是那么理解的,然后就那么教她外孙女了呗。


    也差不多吧,谁也没特意去纠正。


    到是晗希,可心疼她大舅呢。她大舅一看书,她迈着小短脚,一会儿给她大舅送点吃的,一会儿送点喝的,一会再送一盘子水果啥的。还拿她自己的零花钱给她大伯,让她大伯帮着买核桃,奶奶跟她说过核桃补脑,她怕她大舅看书太累,要给她大舅补一补。把人给逗得不行。她大伯那人,别的不行,耐心最多,还真给买了核桃回来。她奶奶还帮着做,带着她一起动手,霍霍了两袋子山核桃,给她大舅做了琥珀核桃,她只负责挂糖那一步,那糖挂得,能齁死人。给她大舅的时候,把她大舅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她舅妈抱着心肝肉的不知道咋稀罕好。


    晚上楚然下班回家,看她闺女举着小脏爪子,挂得粘乎乎的报废的一身羽绒服,美滋滋的跟她邀功,一脸办了一件大事儿的小骄傲,冲着好跑,要抱抱,想都没想,就抱着胖丫头亲亲抱抱,好一表扬。


    她师父前后脚进门,看着娘俩玩儿得好,也特别捧场。晚上两口子还带着孩子又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太姥姥做新年礼物呢。


    家里几个保姆看着主家这个样儿,嘴上不说,心里哪个不吐槽,糟践的那些材料还有报废的衣服,能买一山的核桃了。有钱人的世界,怎么那么像神经病呢?

    过了年,昑希就六周岁,虚岁七岁,能上小学了。因着家里她爸一直带着描红背书,楚然带着练武,平时吃得又好,还吃带灵雨水的饭,她那个头儿,比八、九岁的孩子都高,过了一米二了都,又允文允武的,幼儿园扛把子,老师都主动跟家长说,赶紧上学吧,她跟上进度一点儿问题没有,跳级都可以的。


    正常该再等一年的。那老师都这么说了。就上呗。也没等九月,过了年,就给送去一年级做了插班生。直接上了一年级下学期。跟着上了一个月的课,还真能跟得上,家里就放心了,那就跟着上吧。


    肖、楚两家,总共十一个孩子,晗希是最小的,她一上小学。家里就真的没有小朋友了。老人一下子就闲下来似的。仨老太太,在家里直转圈儿。楚然一看这样儿也不行啊,正好她要出差,说带着出门旅游去吧,老太太行动不利索了,推着轮椅带着走的。


    领着新马泰走了一圈,到港岛又住上半个月,各种逛,买买买。老太太和楚妈是一边喊着心疼,一边停不下手。看啥都好啊,还有人买单,谁能忍住不买。老太太挑的东西,那肯定都是给儿孙的,还只奔着金货使劲,给这个买个金镯子,给那个买个金项链的。楚妈知道楚然家不缺金货,给她儿媳妇买了不少金货,给孩子们们一人买个长命锁,想起儿媳妇当时结婚卢家给陪嫁的手表,又给几个女孩儿挑了手表,儿媳妇也没落下,连卢家的几个儿媳妇的都带了。出来一回,回去肯定要送礼的嘛。


    肖老娘人家就潮了,金银珠宝什么的,一件没挑,看不上眼。人家选了二十套化妆品。还教育楚然,说女孩子从小就得保养,不能等到三四十岁了才想来,就来不及了。人家可会挑,按不停年龄段适用的买的。


    那这个楚然不能服气啊。给她谈保养?


    回到龙城之后,就开始组建化妆品公司,亲自带着人研发顶级化妆品。就做高端市场。还起名就叫淳安郡主。正是肖老娘的封号,她出生不久,当时末帝给封的。那会儿封号啥的早没啥实际意义了,也没有?米什么的,就纯粹是个封号而已。除了显摆用,啥用都没有。后面几十年还连提都不敢提。这不是哄着老太太高兴嘛。


    借着这个名目,她自己上手做的化妆品里,还能换上一些空间里早年她在洪荒做的那些,或是加一点空间时的材料,像是给孩子们用的洗面奶,润肤露啥的,都放了一点儿。给嫂子和婆婆妈妈们用的放些美容养颜的,那效果,杠杠滴。


    肖老娘一下子开发出了新爱好,老往实验室跑,人家用她记得的王府秘方,当顾问去了。


    别真别说,科学家们知道老板家里这位婆婆,是真的皇室格格,对她说的秘方可重视了,按那方子配出来,除了钻含量高了些,真是好东西。在那基础上改良,跟站在巨人肩膀上没区别。那可是当年那位老佛爷用过的房子。是赏给老王爷的额娘的。到肖老娘这儿,都传了三代了。不是好东西,她也不会背下来,记了一辈子呀。


    有感兴趣的就好。肖老爹天天跟上班似的,早起骑着小三轮给人家送过去,下午再去把人接回来。不知道的人,跟这小三轮车擦身而过,都不会想到,那车上的小老头小老太太,是个什么身份。


    楚妈回来,那礼还没来得及送呢,先让儿媳妇给刺激了一把。


    就在他们还在南边儿的时候,卢家大伯没了。楚妈按礼该参加丧礼的,这不是不在家嘛。楚爸一个人代表了。参加完丧礼就回呗,过后儿子媳妇的,也没表现出啥异常的。


    他们回来,楚妈还想着,人家刚有丧事,礼不急着送了,过年的时候再说吧。再在去人家正在伤心处呢,又像显摆似的,算了。


    才说跟儿媳妇说一声,让把这个意思跟她大伯娘转达一下呢。儿媳妇跟儿子大晚上开车跑过来了。拎着一箱子金子。


    前几天才说儿媳妇手里没金货,给人家买了一堆回来,立马被打脸。


    楚大嫂拿来这金子,不是金条,也不是元宝。是金戒指金镯子掰成一条一条的粗细不等的金片,一捆一捆的,得有几百条。


    大嫂说这是她大伯走之前给子孙分的遗产。当时是按筐分的,一人一筐。为啥是这个形状呢,当然是为了那些年好藏的。人家藏那地方,也很绝。农村的灶台边上都有灰堆,攒到一起做肥料的,卢大伯就在那灰堆底下挖了一个洞,底下是金子,上面是粮食,又木板盖上,再在上面堆上土,最上面才是灰堆。运动过后,藏哪了就不知道了。走之前都交代了大伯娘,这不是烧完三七了,大伯娘心情也缓得差不多,就把孩子们都叫回去,都给分了嘛。


    那楚大哥现在可是当官的,家里放这么些东西不好,去卖也不方便,万一被谁知道,好说不好听啊。这不是,两口子拿箱子装起来,趁着天黑给楚然送来了。


    没啥好工艺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样式很简单的手镯戒指耳环之类,大部分都是净面的。跟肖老娘给的那些,都是内造工艺的天差地别。也只能按黄金卖,是金不是宝。还不如楚妈给买回来那些有艺术含量呢,留着也确实没啥用。


    楚然就问她嫂子,是融成金条收着,还是换成钱。嫂子在心里算了算金价和房价的涨幅。很明智的选了换钱买房子。


    “下个月我们要去京城看看项目进度,打算在那边给孩子买套房子,留着将来她上大学住的。要不,嫂子也在京城给孩子一人买一套吧?那边儿现在房价不到两千呢。按现在这个涨价的速度,等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说不定都得长到一万了。”楚然就给出主意,这会儿中关村附近的房子都还没两千呢,提前留一手儿没毛病啊。


    “行,你看着安排吧。把这些都卖了,能买多大的,你看着买,一人给他们买一套。将来要是考不到京城去,再说。”他们两口子名下啥也没有,都是买在孩子名下的。生意啥的也不方便入股,这些年家里分给她的,都换成房产了。


    楚然风尘仆仆的刚回来,休整了半个月,又跟师父一起出门,进京城,也算是回京城吧。又带上了新任务。


    其实那一片儿,他们两人都特别不愿意去。那片废墟,看着太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