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人怎能,又怎敢……
作者:admin      更新:2023-05-22 19:46      字数:33260
    九月匆匆而过。


    对于燕北体大来说,这个九月过的很有意义。毕竟这个月里,校内同时三块地开始动工。


    挨着家属区大院子一栋独立的大楼,据说是要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商务大楼,未来体大人工要举办各种学术会议都会安排在这边。


    一栋是学校西边原校办工厂原址上拔地而起的理科综合大楼。建成之后也将成为体大最具现代化特色的教学楼,设计了足足十层。


    陈永刚本想直接建一栋更高的,但是最终考虑到建的层数太高,各项审批太过麻烦,又要多出好几个部门打交道,最终方案还是定到了十层。


    按照规划,未来体大数学、物理跟计算机专业的学子们都将在大楼主体内上课。


    综合大楼旁边的三层裙楼则是未来体大的超算中心。也是体大大第三个大型基础公共实验中心。


    第三块动工的地块就是新的宿舍楼了。


    距离理科楼不远,但跟原体大的宿舍区有些距离。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问题,反正新宿舍区旁边正好也有个食堂,无非就是距离足球场稍远了些。


    最让陈永刚头疼的还是,当这些工地陆续开工,再看最新的体大内地图,他突然发现原先觉得足够大的校园突然就感觉拥挤了。


    如果未来再要建楼,学校的地方真不太够用了,最多还能挤出一、两块地。还没法连到一起。


    总不能未来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因为地块不够而夭折……


    这的确是个让陈校长非常苦恼的问题。


    好在现在不用太急。


    ……


    跟苦恼的陈校长不同,最近这一段时间宁孑过得很惬意。


    伯父伯母在国庆前搬来了京城。目前暂时安排在了华夏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华软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会的宿舍里,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房龄不超过十年。


    能在京城住上三室一厅,一家人到是很满足了。


    最省心的是,宿舍在关村附近,距离燕北大学跟燕北体大都不远。起码对于宁晓来说如果不想住宿舍了,随时都能回家去看看父母。


    来到京城的第三天,正好是国庆前最后一个周日,大伯把一家人都叫去吃了顿饭。


    包括丁雨霖……


    不对,在宁晓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还是领着下丫头去派出所重新改了姓氏,现在叫宁雨霖了。这次家宴,宁家最小的孩子自然也在。


    小丫头本就是乐观的性子,从惶恐中走出来之后,回归了正常生活,也逐渐开朗起来。于是便成了饭桌上的开心果,不停的忙着给宁家两个大人倒着酒。


    毕竟宁孑的性子冷,让他去斟酒,板着一张脸,喝得都不开心。宁晓年纪又大了,别说倒酒了,看到两人聚在一块喝酒总会忍不住唠叨几句,这就更让两个老头子不开心了。


    宁雨霖年纪便刚刚好,虽然也会听堂姐的,让两位大人少喝点,但小丫头撒娇的语气,就是让人听着舒服。


    不管如何这种家宴让宁孑感觉非常惬意。


    没有那些虚伪的感谢,就是一大桌子家常菜,聊的也是平日里的家常,宁健、宁康兄弟俩分了一瓶老白干。更是在桌上欢快的吹起了牛。


    没事爱整两盅的中年男人大概都差不多,反正没喝酒前,我是华夏的,喝完酒后,华夏是我的……


    好在宁家两兄弟酒品还是挺好的,喝多了酒不打架、不吵架、不闹事,就是单纯的话多,曾经屁大一点事情被拿出来反复的吹。宁孑跟宁晓这姐弟俩听了十多年类似的车轱辘话,早就腻了。


    但不要紧,今天有后辈生力军,宁雨霖陪在旁边让这哥儿俩吹得更有劲儿了。


    不知道到的大概会认为老宁家曾经在村里也是一霸。但其实宁孑很清楚,不过是两位贫下中农在回味曾经一闪即逝的荣光罢了。毕竟当年宁家的成分是真的很优秀,穷的优秀。


    其实对于那些穷困的日子宁孑的记忆并不是很深刻。毕竟他出生的时候家已经搬到了县城里,虽然说不太富裕,但起码没有缺衣少食。


    只是小时他记得宁爸跟宁伯天天念叨以前家里如果不是那么穷,宁孑的爷爷跟奶奶也许还能救的回来。


    好吧,这个时候他当然不会说那些扫兴的话。


    就这样看着一家人乐呵其实挺好。


    ……


    那天宁健跟宁康两兄弟聊到很晚。


    宁康也懒得回体大那边家属区了,干脆就在这边住了下来。


    宁晓本来打算就在家里睡的,但想到第二天宁雨霖还要上学,还是跟这宁孑跟宁雨霖一起回了学校。


    宁雨霖显得很欢快,这顿家宴大概也算是她正式融入了宁家。让小丫头更开心的大概就是亲哥现在看她时,已经不像刚刚把她接到京城时那么严厉了。


    只是依然会一遍遍的叮嘱她抓住机会,好好学习。


    虽然显得啰嗦了些,但想到宁孑根本不对别人啰嗦,便让小妮子又开心了起来。


    ……


    就这样时间走到了十月,国庆七天假后,京城的天气也开始凉了起来。


    宁孑也习惯了开学后的生活节奏。


    或者说其他人已经开始习惯了宁孑的生活节奏。


    比如下午一点前跟晚上八点后,已经没有人再来打搅他。


    每周一次燕北大学教授来体大数学系的探讨会也安排在了每周五的下午。


    三个小时的上课时间。


    说是上课,其实就是教授们坐在一起探讨下最近的数学问题,然后也会有教授提出些问题,大家一起探讨。


    让宁孑不太适应的是,燕北的数学教授提出问题,大家的目光便会很有默契的一起看向他。


    所以……这到底是谁给谁上课?


    来燕北大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就在宁孑的困惑中结束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第二节数学课就更让宁孑无语了。因为本校的数学教授卢正月院士直接把他的博士生都带来一起上课。无一缺席,八个学生直接占了八个位置,包括宁孑的辅导员宋季然。


    最让宁孑愕然以及燕北大学的教授们恼火的是,这些博士生们特别能提问题。每个人还都准备都很充分。


    基本上八个人,每人问一、两个问题,一下午的时间差不多就过完了。


    卢正月整节课就那么笑眯眯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谁要是抱怨,他就一横眼睛,反正摆出了倚老卖老的架势,震得一众燕北大学的数学教授们,没人能吭声。


    毕竟范振华没来,这帮人里还真没谁能跟卢正月比资历。


    好吧,对于宁孑来说……


    宁孑其实不太想说什么,反正也就是随口解释几句的事情。基本上跟着卢正月的学生,选题都是差不多的方向,无非就是研究的对象略有不同,提的问题他恰好都略懂一、二。


    只是宁孑心头的困惑感自然更深了,毕竟他真没拿教授那份工资。


    相对于宁孑的困惑,三月这段日子到是过的很开心。


    宁孑能明显感觉到这只小猫变得活跃了些,不像平时那样总是懒洋洋的趴在桌上,现在时不时的会在硕大的客厅里踱踱步子,偶尔还会在他休息时,主动跳到他的怀里来蹭一蹭。


    但这个世界太多东西遵循着守恒定理,有时候宁孑怀疑连快乐都是这样。


    比如三月的快乐大概就是建立在有为一众高级程序员的不快乐之上。


    这次跟有为集团的合作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天。


    每天宁孑都会瞅两眼小猫跟对面的聊天记录,那些在编程方面的指导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宁孑觉得人工智能大概是这个世界最懂编程的人。如果有需要的话,三月甚至可以很轻松的用机器码来完成编程。


    让宁孑感慨的还是三月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骚话,一个月时间都不带重样的。


    原本,对面偶尔还会跟三月争辩两句,大概也就几天之后,对面便只做代码方面的交流,对于三月那些话不闻不问了。但三月依然乐此不疲。


    于是常规步骤变成了,对面发来一个问题,三月两句骚话发过去,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对面直接复制,然后拿去测试,直到下一个问题再发过来……


    如果换了是个人大概会觉得无趣。


    毕竟对面已经缴械投降了,已经都骂不还口了,继续绞尽脑汁想些骚话去膈应对方,已经没了意义。但三月不一样,它依然乐此不疲。


    对此,宁孑也曾问过三月,这样有意思吗?


    得到了三月理所当然的回答:“喵,当然,简直太有意思了。虽然他们没在网上回复我,但是负责跟我沟通的人已经换了第七波了,这半个月里,键盘都也已经被砸坏七个了。我正在挑战让他们砸坏第八个键盘。可惜的是,现在想要戳中他们的痛点已经越来越难了,碳基生物的适应能力简直太可怕了。”


    嗯,挑战让有为的程序员们砸坏第八个键盘……


    怎么说呢,这宣言让宁孑感觉这只猫在玩一个语言类挑战游戏。有为集团那边不停更换对接的程序员,变成了小猫需要挑战的一个又一个BOSS。


    嗯,人玩游戏,机器玩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宁孑还在三月的提醒下,看到了夏锐那位业务总裁窦少涛发来的邮件。


    最后他还是照着窦少涛的请求打了个电话,一方面是在工业界攒点口碑,另一方面夏锐公司对于三月的科技帝国规划本就极为重要,到不止是为了引雷,最重要的还是能源。


    对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来说能源是无法绕过去的一道坎。


    尤其是未来进入宇宙工业时代,每天消耗的能源将会是现在的上千倍。所以更需要既稳定又清洁且可持续供应的能源来支撑。


    毫无疑问,可控核聚变绝对是最稳定能源来源。


    要实现可控聚变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高频激光技术。


    起码在三月给出的方案中,通过引起原子核排斥的强电场与借助高频率产生的较弱但快速变化的电磁场叠加来提高隧穿速率,最终让质变产生量变,当有足够多的遂穿过程发生就能促成可控聚变反应。


    所以高频率激光系统是未来核聚变的核心技术。对于这种核心技术肯定不可能寄希望于国外的厂商。不然真的做出了核聚变电站,结果被人在激光系统上卡了脖子,就不好玩了。


    这也是三月最初就选择跟夏锐打交道的原因,甚至或许是三月最初设计出引雷试验的原因之一。


    所以帮夏锐说几句话,自然也是应有之义。


    当然电话打过之后,宁孑就没管后续了。


    不过想来改良的激光技术本就是他提供的,不管怎么样都应该给他些面子。


    退一万步说,这事有三月盯着,如果双方真的不满意,三月大概也不介意直接投一笔钱给夏锐。


    宁孑知道三月是有钱的,且很多。


    因为那次引雷复现试验前,宁孑看着三月买了数千万美元的科学币全部投入到了能够复现试验的奖池里。按照最终大概1:3的比例获得收益,那也是笔天文数字了。


    而且小猫拿来“投资”的钱还仅只是三月论坛产生的利润。


    毕竟湍流算法在论坛上公布,这段时间让论坛的知名度大增,即便三月已经将会员年费涨到了六百美元,足足翻了一倍,每天还是有许多人选择交钱涌入。


    当然用三月的话说,这些都只是小钱而已。完全不值一提。


    真正的大钱还是要靠无数大公司的努力。


    比如思科、比如爱立信……


    这样的大企业现在努力签下的每一单合同,未来都可能加个零变成他们的纯利润。


    这大概就是用事实证明实业才能兴国。


    ……


    除去这些小事外,对于宁孑来说最值得庆祝的还是在全国都在欢度国庆时,他的论文也得到了数学界普遍得承认。最具体表现就是邮箱里数学家们发来的各类学术探讨邮件开始变多。


    其中不少还是一些极为有名的数学期刊发来了邀请审稿函。


    这也让宁孑习惯了每天花费大概半小时来处理这些邮件。在三月大人的主动请缨之下,宁孑将邀请审稿的权限给了三月。反正他对审稿没什么兴趣。


    同时在三月的帮助下,有价值的学术交流邮件被专门挑了出来,供宁孑过目。


    通过浏览这些邮件到是让宁孑涨了不少见识,比如他发现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尔兹数学研究所等等单位的高质量数学家是真的很多。不少菲尔兹奖获得者都将其在这些研究所的论题拿出来跟他探讨。


    还有许多他听说过、没听说过的高校发来了邀请函,邀请他前去做报告。


    甚至还有些数学家发来了最近的研究选题,邀请他合作研究,未来出成果了共同署名。


    以上种种大概能说明起码他在世界数学界已经站稳了脚跟。


    当然其实更多的还是各国物理实验室发来的邮件,不过都被三月帮宁孑屏蔽掉了,直接将不解释进行到底。其实三月很想再来一次全球直播的引雷现场,但被宁孑严词拒绝了。


    理由也很简单,同样一件事连续做两次就显得太没格调了。


    三月大人觉得宁孑说的很对,于是当有为集团的程序们再次找它提问时,将埋汰人的话从两句升级成了三句。


    这样一来一人一猫心情都轻松了。


    ……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0月13日,也是2017年国庆过后的第一个周五。


    三月跟有为集团的联系在前天M10的语音系统完成了最后一次测试后便断开了。接下来,有为集团那边的程序员便再也没上线过。


    对此,宁孑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三月到也没变得像平时那般懒洋洋的。


    依然很活泼的样子,大概是找到了其他的乐趣。


    对于宁孑来说,他跟三月的分工不同,到也没空去关注这只猫的情绪变化有多大。现阶段学习对他来说依然是最重要的。


    因为今天下午有这周的三节数学课,所以上午的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起床后出门去食堂吃了个早餐,他便开始接着梦里的课程开始学习。


    就在他沉浸与解决一个量子跃迁演变的连续性问题时,房门突然被敲响了。


    宁孑皱了皱眉头,他的门口是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的。


    现在的宁孑已经能体会为什么许多科学家的脾气都表现得很怪异,思考突然被打断的感觉的确让人恼火。


    有心不理会,但又敲了三声。


    宁孑抬头在屋里找了一圈三月,看到小猫还在窗台上不紧不慢的踱着步子,时不时的扭转猫头思考人生的样子,他便知道门外的人既没危险,三月也对来人没啥兴趣。


    看了眼桌上演算的稿纸,宁孑还是站起身走到门前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陈校长跟一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年轻人,宁孑还记得这家伙叫章海峰,那天给过他一张名片来着,不过名片被他丢到抽屉里很久没管过了。


    站在年轻人身前的陈校长做出了尴尬的表情,用这种方式告诉宁孑他其实是不想这个时候来打搅宁孑的。


    然后才展露出笑容开口道:“宁孑啊?这个时候在做研究吧?你看,小章来了,又有些比较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所以我就带他过来了,要不……十分钟?”


    站在陈永刚身后的章海峰差点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他看不到陈永刚的表情,但能听到这位体大校长说的话,以及所用的语气。


    怎么说呢,跟他平时像领导汇报时的语气差不多。


    不过想到李总的再三交代,白眼终究没翻出来。


    “哦……那就十分钟。”宁孑点了点头。


    怎么说校长的面子也是得给的。这点人情世故宁孑还是懂的,更别提陈校长摆出的姿态还很低,给足了他面子。


    “那行,你们谈,我就先回办公室了。”陈永刚打着哈哈说了句,然后转身就走。


    如果是李荣昌亲自来,他肯定全程陪同,但章海峰就算了,没那个必要。


    “请进。”敷衍的说了句,宁孑便扭身走进了房间。


    章海峰犹豫了一下,走进房间顺手关上了房门。


    “下次有事找我的话,请选在周一、二、四、日的下午或者晚上,每天上午是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我喜欢在这个时间段思考问题且不喜欢被打搅。”坐到椅子上,宁孑提醒了句。


    章海峰深吸了口气,再次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


    好吧,果然,他是上门来求着服务的。


    “这次是我冒昧了,主要是上次来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这个规矩,下次没有紧急情况一定不会挑上午的时间来打扰你。”章海峰压着性子说了句,心里其实本有不忿,但想到他这些天研究的那些关于宁孑的档案,心态很快又平和了下来。


    没办法,那些档案中的字字句句,无一不彰显着眼前这家伙有多强大。


    正如李荣昌说的那样,这家伙以后要是选择离开了华夏,可能对这片土地来说就是几十年的损失。


    “谢谢。”宁孑点了点头,然后下意识的垂头扫了眼稿纸上刚刚写的证明过程。


    “嗯,是这样的,我现在调到了强盾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强盾公司是一家国资控股专门提供各类安保服务的公司。来之前我代表公司跟你们陈校长也谈过了,在你的这间房旁边租下了一间办公室,未来会有人二十四小时值守,并为你提供服务。平时我们的人不会打搅你,但你有什么困扰都可以随时叫一声就行。”


    章海峰快速的将来意说了一遍。


    这番话到是勾起了宁孑一些兴趣,抬头问道:“保镖?跟中南海保镖差不多吗?”


    章海峰愣了愣,随后意识到宁孑说的是曾经那部动作巨星主演的电影,连忙解释道:“咳咳,那是电影,肯定是有艺术夸张成分的。而且真正的保镖工作更重视的其实是团队合作。事实上我们的安保人员是分三班工作的,而且有完整的情报分析团队为他们提供支持。”


    这句话本想是强调公司为了宁孑的事情付出多大,但让章海峰差点气歪鼻子的是,他明显能从宁孑神态中看到失望的表情……


    “哦,懂了。”


    章海峰很闷,忍不住说道:“你是科学家,总不会以为电影里一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是真的吧?”


    宁孑一副偶像幻灭的表情,答道:“嗯?说不定呢?我又不研究武术。”


    章海峰想了想说道:“其实我说的也不准确。我们的工作人员中也有精通军警格斗、擒拿的军人。一个打十几个不太可能,但是几个人配合下,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那他们配枪吗?”宁孑又问了句。


    听到这个问题,章海峰眉毛挑了挑,道:“额,持枪证都有的,但在国内执行任务一般是不需要配枪的。如果情报评估有那个必要,当然也可以配上。”


    宁孑再次瞟了章海峰一眼,兴趣缺缺道:“哦。”


    这声“哦”听起来多少是有些瞧不起人了。


    不得不说宁孑受三月的影响还是极大的,虽然他不会像三月那样话痨,用各种华丽辞藻去埋汰人,但是简短的语气也能表达出很丰富的态度。


    比如鄙视。


    都是年轻人,谁受得了这个?


    章海峰脑子终于还是一热,大声道:“宁孑啊,你要是想玩枪,我们公司里就有合法的训练靶场。你要想去打靶了跟你旁边办公室里的人说一声,他们随时能带你过去试试。”


    这话到是让宁孑眼睛再次亮了亮。


    毕竟哪个男人不喜欢打枪呢?


    更别提还是狠起来自己的都打的年轻人……


    “嗯,你的随时是周末晚上也可以?”


    “额……”


    章海峰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道:“没问题,不过你得提前跟我打声招呼。我安排教练值班。”


    “那先谢过了。”宁孑点了点头,强忍住现在就去试试的心思。


    “不必,那我们就这么说了,告辞。”


    “慢走。”


    ……


    章海峰走出宁孑的房间,看了看时间,点卡的很好,正好九分钟。没给宁孑开口赶人的机会。


    扭头看了眼挂在门上的那句“学习中,请勿打扰”,章海峰只觉得心里五味成杂。


    这个世界资源总是错配的太厉害,最需要的学习的人往往蹉跎着光阴,那些已经完全不需要再学习的人,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他能看出来宁孑是真想去靶场摸摸枪的,事实上也没谁能管的了这位数学天才。但宁孑还是很克制的选择了留在房间里跟那些他看不懂的题目较劲,这种自制力让章海峰都觉得汗颜。


    章海峰当年也努力过,但那是在学业压力之下的努力,跟宁孑这种没有任何压力还能保持高强度研究的状态根本是两回事。


    就这样章海峰带着万分感慨,走进了宁孑隔壁的房间。


    房间里的两男一女见到章海峰走进来,也立刻站了起来。


    “章总。”


    “嗯,在外面不用这么正式。情况你们大概都了解了,以后宁孑的安全就拜托你们了。照着之前我们订下的工作原则来。”章海峰严肃的交代了句。


    “是,章总。”


    ……


    深城,有为集团。


    在三月的帮助下,最后一次测试终于在近乎完美的状态下完成。


    虽然语音助手功能还是受到了诸多限制,但起码在华夏绝大部分功能已经可以上线。


    其中包括为危险场景识别功能。


    当然这项功能还是进行了诸多的限制,比如要求的权限增加,只能在获得完整权限才会正常工作,而且工作时手机摄像头、麦克风不能有遮挡物。同时用户协议也多了更多限制。


    即便如此,也不是任何地区都开放的。


    除了技术方面的限制之外,有为集团还在跟各地区的相关部门联系,对人工智能自动报警的技术进行报备。同时为了推行这项技术,还将为接受这项技术服务的地区进行一些系统方面的改造。


    比如让系统应急报警接入到有别于普通报警的专线,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接线员来处理。


    目前起码有为已经搞定了深城跟周边的粤省,已经签署了相关的合同,M10发售之后,在这些区域后,只要在手机上签署了用户协议,完善了各项资料,到了这些区域没,该功能就会自动激活。


    当然这也离不开技术方面的革新。在三月堪称神级的辅助下,M10的智能助手能通过读取用户位置,来自主判断功能是否激活同样是个极大的创新点。


    同时M10还在全国范围内开通了车祸实时报警功能,可以在车祸发生的瞬间,将车祸发生的位置,车主信息跟车辆信息以及紧急联系人电话等等,直接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相关平台。


    通过近一周的模拟测试,已经能达到万例事故零误报的程度。而且一般的小事故并不会触发自动报警机制。当然,要使用这项功能也需要用户主动激活,并签署协议。


    这些功能可以在华夏上线,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就是有些废程序员。


    更让戈东树无语的是,他收到了研发部的分析报告,主要对智能软件助手本身就行分析,不谈那些专业的评测结果,最终研发部认为宁孑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很深入,甚至超过了世界许多研究机构的进度。


    比如在配置好了服务端,在有为自己的云系统上架设好服务器之后,研发部的程序员们发现这款软件并不是像他们想象中那样通过调参来训练软件对于语义识别的能力……


    这在当时曾惹起了轰动,因为软件代码就摆在他们面前,实现的功能经过了测试,但具体实现的原理,依然没人能弄懂。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世面上还没有能够完整描述人工智能整体框架的理论著作,主体通过数学同构法指导的智能发展模式,还没被人正式提出来。简单来说,大家都还没有机会学过原理。


    其实对于这项技术有为研发团队有不少猜测。


    比如之前给他们的版本,服务器是直接架设在三月论坛后台的。


    所以大家都认为宁孑背后有一个大型的技术团队在推进这件事。也许双方不是互相隶属的关系,这一点从三月论坛的版主对湍流算法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但双方肯定在诸多方面有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宁孑提出想法并编程,维护三月论坛的团队则帮助宁孑进行各项测试。总之,一旦启动了脑补功能,人们总能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脑补出合理的线索。


    一旦有了这种认知,对于研发部门来说,其实就有了更多的野心。


    谁也不相信宁孑手上就这么点好东西。


    毕竟在人工智能层面很多技术其实是相通的,能通过某种方式训练软件的语音语义识别能力,对复杂环境的处理能力,也意味着这项技术在图片识别、处理,机器视觉,数据挖掘跟处理,等等无数方面都有着极大突破。


    更别提这次宁孑将软件给他们的原因也很搞……


    无非就是有为集团提前邮寄了一部即将发售的手机让宁孑试用,结果人家对M10自带的语音功能不太感冒,所以就直接给了他们一款划时代的语音助手软件。


    这要是能让宁孑参与硬件的研发,将一些实现智能的模式融入到芯片之中,这意味着未来有为集团的消费者产品各项功能将有极大的提升,这可比一款语音助手软件要更有价值。


    如果在加上宁孑数学家的身份,在研发部门推测,宁孑必然是在人工智能数学理论方面有了突破。


    这些猜测也全都融入到了提交给戈东树的这份报告中。当然,同样的报告不止是戈东树能看到,有为集团的管理层都能看到。


    不过戈东树能看到这份报告字里行间的怨念,虽然研发部的科学家跟资深工程师们都觉得应该邀请宁孑参与到研发工作,但很显然没人愿意跟宁孑打交道。


    比如报告里的措辞都是“希望公司管理层能加强与软件开发者的沟通跟联系……”


    毕竟按照常理这里的措辞应该是“希望公司管理群能够想办法加强研发部门科学家跟工程与软件开发者的沟通跟联系,开辟多个可直接交流的渠道……”


    这大概说明,研发部门的科学家跟工程师们对于宁孑佩服是真佩服,讨厌那也是真讨厌。


    说实话,戈东树觉得宁孑能把人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挺不容易的。


    一帮技术宅估么着已经恨得想把他生吞活剥了,但写报告的时候还是得先捏着鼻子无脑吹捧一番。报告中对宁孑最过分的评价无非也就是一句“极不擅长团队合作”。


    差点让戈东树笑出了声。


    是的,戈东树的心情很好。


    技术部门终归是提前完成了任务,也让今年有为集团的产品发布会有了太多可讲的故事。这对于有为集团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今年的M10,全公司上下都寄予了极大的期望。更是有为集团手机产品冲击高端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这个时候一款领先时代的语音助手软件,无疑能让这场战役更有把握……


    跟宁孑跟深入的合作,戈东树无疑是支持的。但目前对有为集团最重要的,明天就要开幕的产品发布会!

    尤其是在暂时放弃了近乎全部国外电信网络设备市场的情况下,这场发布会尤为重要。


    ……


    华夏,燕北体大,下午1点55分。


    宁孑如同往常周五一样很准时的出现在了教学楼内,打算去上课了。


    虽然对于教授们的各种操作略微有些不满,但他毕竟早就同意了这种上课模式,而且宁孑一直以来都很守信。没有答应过就算了,既然之前已经默认了这种上课方式,自然要来。


    当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学生的时候,就连逃课都成了奢望。


    只是刚走到楼梯间,他便能听到往常上课的教室里传来喧哗的争执声。


    尤其是卢正月的声音最为响亮,但架不住同时争论的人太多,“嗡嗡”的,像极了高中时没有老师的自习课。


    这也让宁孑颇为疑惑,加快了步子,走到教室后门瞥了眼,顿时又无语了……


    好家伙,前两节课,燕北大学那边一般会来十二、三位教授,加上体大这边卢正月、多米尼特·邓肯,跟新招的两位年轻讲师,最多在加上卢正月的八位博士生,最多也就是二十多人,选择这间能容纳52人的教室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但今天这情况明显不一样,教室里不但已经坐满了人,还有人站在教室后面。


    前面两节课,他还能坐在教室下面,但今天似乎只有讲台上有空位了。


    至于这么多人哪来的。


    站在后门大概挺了挺里面的教授们争吵的内容后,他大概也明白了。


    是的,能吵起来是因为这节课范振华院士也来了,大概是上节课燕北大学的教授们吃了瘪,这次专门来站台的。


    “我说姓范的,你们到底是几个意思?这是燕北体大的数学系课堂,可不是你们燕北大学的数学院,哈,你们十多个教授来也就来了,你们还把各自的研究生都带过来?他们给体大交学费了吗?”


    “呵……我说老卢啊,这话谁都能说,唯独你没资格说吧?是,之前说好了,是大家来给宁孑上课的,大家一起探讨下数学问题,挺好。但到底是谁先把自家学生带来的?说得好像你的学生是给体大交学费一样……”


    “哈哈,这可就不一定了。小宋,来,你告诉范院士你今年的学费交到哪了?”


    “额,那个范院士,我决定博士毕业后直接拿体大的博士毕业证,这个已经征求过卢导的同意,所以我今年的学费也是交给了体大这边了。”


    “我……行,就算你有学生把学费交给体大了,其他人呢?那些准备拿华清毕业证的为什么能来?”


    “呵……我说姓范的,你今天是真就不打算讲道理对吧?为什么能来?为什么能来你心里没点数吗?我是体大的教授,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听本系的课怎么了?天塌了我都有道理,你呢?”


    “不是吧?老卢啊,你是不是忘了体大这个数学系是谁帮着跑下来的?”


    两人吵得起劲,旁边的教授们跟博士生们则纷纷劝说着……


    多米尼特·邓肯,架起双手,站在窗边看得很开心,估么着最后悔的还是痛苦与听不懂中文……


    至于那些研究生们,则大都已经找好了座位,只是目光忍不住不停的朝着两位老人瞟着……


    ……


    宁孑深吸了口气……


    这些人……怎么能……怎么敢……真把他当免费劳动力了?!


  第102章 学术界的拉扯与有为集团的新品发布会


    站在教室后门处,将大半个身子隐在墙后,听着教室里的争执,劝解,起哄……宁孑突然理解了曾经班主任那种心累跟苦恼。这一届的教授们,不太好带。


    这一天天的,才第一学期第三堂课都能吵起来,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宁孑不敢想。人心浮动,学风不古……


    宁孑心里考虑着该不该转身离开,却恰好被一直关注教室外的方旭看到。


    这位方教授明显也是妙人,没有提醒教室里还在对峙的两位老院士,干脆直接悄无声息的从后门走了出来。


    “小宁,来了啊。”


    对宁孑怎么称呼可以说是让方旭最为纠结的一件事了。


    “宁同学”三个字是怎么都叫不出口的,事实上自从那天接风宴后,方旭就没把宁孑当成学生看过。宁教授肯定也不太准确,毕竟宁孑还没有教授职称,最后也就只能仗着年纪优势,亲切的叫一声小宁了。


    “嗯,今天这情况……谁出的主意?”宁孑指了指已经被坐得满满堂堂的教室,问了句。


    方旭脸微红,毕竟是做学术的,脸皮没有那么厚,只能颇为尴尬的解释道:“上节课看卢老那些学生们都获益匪浅,所以大家也都想着让自己的学生都来见见世面。”


    勉强能解释,但迎着宁孑那清澈的目光,方旭的脸还是更红了,喃喃道:“我去跟两位老院士说说,让他们先别吵了。”


    “不急。”宁孑摇了摇头。


    两位老院士正吵在兴头上,贸然去打搅人家的雅兴,反而不美。


    见方旭不太理解的样子,宁孑还是解释了句:“现场聆听院士吵架的机会不多,让大家多见见世面。”


    这波解释足以证明,宁孑多少还是受了些三月的影响……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一人一猫每天朝夕相处。


    只有方旭更尴尬了。


    “耽误上课了……”


    “上课铃两点十分才打,还有13分钟。”


    ……


    心好累。


    说起来,刚刚方旭没有直接提醒两位院士也是因为今天教室里人太多了。


    但现在方旭看来他还不如直接走上去提醒两位院士,也好过走出来跟宁孑解释。


    好在没等他想好怎么应对,宁孑主动开口问了句:“对了,方教授,最近我堂姐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提到你,还说打算考研,是你鼓励她的?”


    “额?”


    方旭微微愣了愣,随后如实答道:“晚上一起散步的时候,她说现在图书馆的事情不多,每天有大把时间可用,我就建议了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在图书馆了解一下各个科目,看哪方面有兴趣试着去考个研试试。”


    “哦。”宁孑点了点头,然后盯着方旭问了句:“晚上一起散步?偶尔?经常?”


    方旭有些窘迫的答道:“也就最近一段时间。”


    宁孑好奇的问道:“方教授,你今年多大啊?”


    “31。”


    “还没结婚啊。”


    “没有,26才博士毕业,然后一直在搞学术研究,没顾得上考虑个人问题。在燕北大学从助教做起,一直到现在副教授,学术压力也是很大的。”


    “26就博士毕业了?”


    “嗯,以前跳过级,高二那年报了燕北数学英才班,当时才16岁,然后签的是本硕博连读。我花了十年时间才毕业,也不短了。”


    宁孑眨了眨眼睛,大概了解方旭这种学院派教授的成长历程。


    妥妥的人生赢家了,基本上没有走任何弯路。这学上着上着就成大学教授,稳得让无数人羡慕。


    “没选择出过留学?”


    “嗯,当时燕北跟哈佛签了交换计划,去哈佛做过一年的交换生,回来后就没出去过了。”


    “哦。”宁孑点了点头,评价了句:“嗯,哈佛的数学院也就那样了。”


    “额……”方旭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毕竟宁孑的确有那个资格说这句话。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宁孑把哈佛换成任何一所知名大学,大概都能理直气壮的说出来。


    “不过邓肯教授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你可以跟他多交流。”宁孑补充了句。


    “这个我知道,邓肯教授在学界一向以多领域的贡献而著称。”方旭点了点头附和道。


    宁孑其实觉得这位年轻教授人还不错,就是太老实了点。


    就好像前不久成果做出来,都不敢发论文,还得求上门让宁孑先把论文发了,上了期刊,自己才敢直接引用。


    其实当时如果方旭直接在论文里将那些数学工具证明出来,宁孑也不会太在意,不过现在大概也不会高看这位数学教授一眼了。


    “嗯,所以呢?”宁孑问了句。


    “啊?所以什么?”方旭微微愣了愣。


    宁孑瞥了方旭一眼,说道:“让多米尼特去燕北大学暂时代课,只是为了让他能习惯在华夏教学,一年之后他就是体大数学系的教授了,想要跟他多交流当然要调来体大。”


    “啊?”方旭整个人都愣了。


    宁孑很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嗯,如果你想来,学校不放人的话,我能帮你。以后体大会是华夏顶级数学家的摇篮,抓住这个机会。”


    随后也不顾这位因为这番话而失魂落魄的燕北数学教授,宁孑直接从后门走进了教室。


    虽然一直跟方旭聊着天,但他也关注着教室里的交锋。


    事实上此刻两位老院士的也差不多吵完了,起码两人已经分开了。卢正月可以说是完胜,但范振华不再理他,他也没法把人赶走。


    两位老院士不吵了,当宁孑走进教室时,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便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哪怕没见过宁孑的人也能第一时间认出来。


    毕竟年轻且帅气的人,辨识度总是比较高。


    教室里也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


    “我坐哪?”宁孑环视了教室了一圈,平静的问了句。


    众人愣了愣,突然有坐在前排的机灵鬼搬起凳子,放到了讲台上。这也就是当初选择教室的时候,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没选择那种桌子跟椅子固定在地面上的教室。


    卢正月挑了挑眉毛。


    另一边的范振华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


    宁孑想了想,还是走到了讲台上,然后坐下。


    上课的音乐声正好响起。


    宁孑坐在主席台上,等着音乐声放完,然后环视了眼教室,沉默了半晌,才开口道:“我有轻微社恐,不太喜欢人太多的封闭场合,所以教室门就不关了。”


    “另外,非本校跟燕北大学的数学教授、讲师参加每周五的体大数学课,请自觉向本校财务部缴纳8000元学费,今天就算了,以后请凭体大财务给的缴费凭证来旁听。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了。”


    教室里沉默了片刻,随后很快无数只手举了起来。


    ……


    五点十分,准时下课。


    大部分很快识趣的离开,其实有些人还想留下能在多问一、两个问题也是好的,但带人来的教授们还是识相的,催促了两句,便带着各自的学生走了。


    范振华、卢正月跟有限几位教授们留了下来。


    今天数学课的三个小时里,除开中途去上厕所休息了十分钟,宁孑一共回答了17个数学问题。很明显大都是写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甚至有些问题大概提问者也没想过真的能在课堂上得到答案。因为出提问之后,自己都挺不好意思的说因为这个研究方向比较偏,如果宁孑没研究过的话可以课后探讨。


    宁孑的回答也很简单,课后肯定是没时间探讨的,所以课上直接解决了。


    当然到了这个层级,所谓的解答问题并不是说直接把问题解决了,而是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燕北大学有位博士提的问题是关于李代数复共辄映射交换子空间唯一性证明的问题,宁孑考虑片刻后给出了通过二次投影证明等价关系,然后诱导出唯一性的建议。


    从提问到讲解总花费时间大概十分钟,却让燕北大学这位数学博士生恍然大悟,坐下去之后便拿起纸笔开始埋头苦干……


    这也是满打满算不过170分钟,但却能解决17个问题的原因,宁孑很精准的将每个问题都控制在10分钟内搞定。当然,给出一个研究的线索就足够了。他总不可能手把手的帮这些研究生跟博士生把论文写出来。


    事实上即便是世界知名大学的数学博导们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步。


    这也是有说话资格的教授留下来的原因。


    对于那些非数学专业的人们来说大概也只有研究理论物理的能理解研究课题有人能手把手指点疑难,是种多么爽快跟宝贵的体验。尤其是博士研究课题。毕竟博士毕业论文是真要解决问题的,尤其是对于华清、燕北这样的重点研究型大学来说。


    其他专业的论文写不出来,还能怪学校穷,怪实验室仪器不够先进,怪使用的试剂不是一个批次……


    总之能找的理由很多,但数学博士的论文写不出来需要延期毕业,大概只能怪自己的脑子不够给力……


    真的,哪怕是研究生,在上完专业课过了资格考之后觉得还有余力想找自己导师专门开专业课,如果人不够的话,导师大概也就是推荐一、两paper就直接把人给打发了。


    数学导师拿回的课题可能就是某个数学猜想,而且还极有可能是许多人已经做过的数学猜想。这个时候导师能给的意见最多也就是判断这个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然后鼓励学生是从正面思考解决问题,或者证否的方向来思考。


    毕竟如果导师自己有哪个精力解决这种数学猜想,也不会交给学生了。


    甚至很多导师给的方向都是错的。


    而且也不要认为数学教授们对于研究课题很认真,曾经数学界就曾出现过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数学研究方向跟成果,比如有大学教授曾证明“当一个人的年龄素数时最容易出成果。”


    这大概就是数学界的现状了。


    学生成就如何,能不能顺利毕业,最重要的不是导师,而是天赋。无非就是导师性格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有些导师性子比较古板,只允许学生在其研究方向挑选命题,有些导师开明,容忍度极高,可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允许学生研究有兴趣的东西。


    只有在天赋都差不多时,才是真正拼导师的时候。


    优秀的导师往往能从其磅礴的知识储备中,挑出学生感兴趣又有发展前景且容易出成果的研究课题,说白了就是研究方向上的建议。


    尤其是有些学校对学生毕业对论文发表的期刊有要求,好的导师往往能借助其在学界的影响力,将论文推荐给更高一级的期刊,有的甚至还能帮学生找到靠谱的审稿人。


    甚至能借助其影响力,把学生推到更高的舞台,比如邀请某位学术大拿来学校做演讲,顺便让其指导一下自家学生。学术论文答辩的时候,请来很牛逼的答辩主席,甚至还能在学校毕业时,帮学生争取到分量极重的推荐信……


    但这些基本都不涉及到极为具体的研究指导。


    所以许多学子的研究生阶段,能有一个像宁孑这样,可以在多个方向给与研究生乃至博士生进行指导的数学家的确是极为弥足珍贵的。


    要知道数学很多问题也是有时效性的,许多硕士、博士在读期间选择的小论文往往也是从一些在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提供的open problem中寻找的。


    但既然是open problem,自然人人都可以选去做研究。


    万一跟人家的选题重复了,好不容易做出来,满怀喜悦的投递给期刊,结果人家编辑看完之后来一句,这个问题XXX已经证明了,那绝对是个惨剧。


    想想看吧,有了宁孑这种全才,在论文某个关键问题上提点几句,也许就能把这种惨剧让其他人去承受。


    这同样也是明知道不太妥当,但众位教授们还是把自家学生都带来上课的原因。这种便宜不占,天理难容。


    现在课堂后,就是争资源的时候了。


    宁孑其实大概猜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也是在上课前他没介入到范振华跟卢正月之间争吵的原因。


    反正课前那十多分钟肯定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不如让两人先把气出了,等到课后大家再来慢慢谈。


    当然课后他也没打算花费太多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所以坐在讲台上时,他也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下堂课开始不再免费答疑,想来直接去体大交钱。他表达了态度,问题自然就更好解决。


    至于八千块的收费宁孑觉得很合理。


    能被带到这件教室的,都是燕北跟华清大学的学术向硕士跟博士,其他学校可能还会博士生拿出这笔钱比较困难,但这两所学校的学术研博生大概是不会差这点钱的。


    国家助学金、学校各种助研费用、学院的各种补助,奖学金、学业奖金,加上名校加成不管是做助教、兼职又甚至接些私活,刨去学费跟生活费一年几万甚至十多万的收入也还是有的。


    更别提大学里各种学业奖学金的评选还得看SCI论文分区、影响因子跟论文数量。能在课堂上多接受点指点,发表一、两篇论文到一区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八千块的课时费分分钟就赚回来了。


    但很快宁孑便发现,其实这个价格并不太合理,他好像订的低了点……


    因为当人走得差不多了,范振华走上前第一句便是:“宁孑啊,你之前说的八千块听课费是认真的吧?管一个学期还是一个学年?教室能不能扩大点?或者改成一周两节课?”


    不等宁孑答话,跟在范振华身后的卢正月又爆发了:“老范啊?你是真不要脸啊!八千块你还想一个学年?还想扩大教室?你咋不干脆把你们燕北数院合并过来算了?”


    宁孑没吭声,眼看着两位老院士又要吵起来,方旭终于忍不住直接站在了两人中间,开口道:“两位老院士,不如我们还是先听听宁孑怎么说吧。”


    还是这句公道话有用,范振华跟卢正月都看向了宁孑。


    可以看出卢正月心里的确是不太舒服的。


    本来自家学生能问好几个问题,讲解得也能更细致,但燕北大学的教授们不讲武德,带来这么多学生,直接导致宁孑讲问题的时候更快了,基本上每个问题都是浅尝辄止。更关键的是,他的八个学生,今天只有五个有机会提问。


    宁孑看了两人一眼,说道:“扩大教室就算了,这种答疑方式方向性比较强,回答某个问题的时候,对其他人没有帮助。时间有限能解决的问题也有限,人再多也没意义。加课程我没时间,所以还是保持原样。至于听课费用管多久,我没想过。不过这笔钱充作体大数学系的经费,回头可以让体大数学系自行研究后决定。”


    好吧,这个系里自行研究决定让卢正月心情多少爽利了些,毕竟他现在是体大数学系的副主任,这种事情不管怎么研究,整个数学系管理层都会给他面子。


    对于宁孑这种光明正大拉偏架的行为,范振华也只能报以苦笑。


    没办法,毕竟这孩子是体大的人,为体大考虑自然谁也说不出个不是。


    “那行吧……就按你说的办。”


    “那我们算达成共识了,就这样吧。”宁孑点了点头,不打算在纠缠下去了。


    “额……”


    范振华还想说点什么,但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宁孑便抢答了句:“我不包饭的。”随后率先朝着门外走去。


    少年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太爽利的。


    说好了体大跟燕北大学合并,是让教授们来给他上课的,结果现在变成了教授们带着学生来提问,甚至之前都没给他打声招呼。


    当然宁孑其实也并没想过真的要让教授们给他上课,毕竟三月给他的研究方向,简单的部分早就被前人都给做完了。几乎都是这个时代的数学家没法指导的问题。


    不过按照宁孑原本的想法,每周一节的数学课完全可以作为讨论课,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某些证明过程的合理性,毕竟能在燕北当上数学教授都是有水平的,说不定给出的某个意见能带来启发呢?

    谁想到现在演变成了这种情况……


    所以宁孑觉得得表现出抗拒的态度,不然他担心下次真的换了教室,面对上百人的大课堂,那就真要社恐了。


    卢正月趾高气昂的瞟了范振华一眼,大步的跟在了宁孑身后。


    是的,此时卢正月心情不错,从华清跳槽到体大终究是有回报的。比如今天就完胜了老对头,平日里可很少有这种战果。


    走出了教室之后,卢正月在宁孑身后叫了一声:“小宁,走慢点,跟你说个事。”


    宁孑放慢了脚步,等着卢正月走到自己身边,这才问道:“卢院士,什么事?”


    卢正月跟在宁孑身边,边走边说道:“下个月在日岛首府开办亚洲逻辑会议,ICM说是给你发了邀请函,想邀请你去做个报告,说白了,就是想请你去撑场面。但是你一直没回复。这届ICM的主席是日岛京都大学数理解析研究所的森重文教授,跟我也算熟悉,让我问问你是不是没看到邀请邮件?”


    宁孑微微皱了皱眉,他的邮箱一直是三月管理着的,一般而言如果是重要的邮件,三月都会留在那里,不重要的则会直接扫进垃圾箱。


    宁孑很确定最近并没有看到这封邀请函,又想到三月曾经给他的建议:“档次太低的数学会议就不要参加了,浪费时间,这些邀请函我会直接帮你扫进垃圾箱里。”


    于是直接转述了三月的意见:“哦,我觉得这个会议档次太低了,就不去了。您帮我婉拒一下吧。”


    这个回答也让卢正月愣了愣,随后哭笑不得的说道:“不是,宁孑啊,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这属于是ICM的一个卫星会议,基本也是亚洲数学界档次最高的几个会议之一了。更别提今年ICM主席还会参加。”


    显然卢正月还是希望宁孑能去的。


    这种心态大概就像家里多了个宝贝,生怕人家不知道,想拿出去炫耀一番。


    然而宁孑还是非常相信三月的判断。


    既然三月根本没让他看到邀请函,足以说明这会议不重要。宁孑连极想去的打靶都能先忍住,自然不会专门飞到日岛去浪费时间,于是更为坚决的摇了摇头道:“最近研究的课题太过重要,我想尽快做出来,所以真不能去。”


    卢正月下意识的问了句:“最近又研究新课题了?哪个方向?”


    宁孑随后答道:“核聚变的一些理论推导。”


    听到这话,卢正月几乎同步一个踉跄,宁孑连忙扶助了这位大佬,解释道:“不是炸的那种,可控的。”


    卢正月看向宁孑的目光有些怪异:“宁孑啊,你看我也一大把年纪了,别拿我寻开心行不?”


    宁孑认真说道:“没有啊。”


    卢正月盯着宁孑问道:“我能去你那儿看看不?”


    宁孑想了想道:“当然可以,现在只是纯理论上的计算,谁都能去看。不过我饿了,要先去吃饭。”


    “没事,我先去请你吃饭,最近的食堂在哪来着?”


    宁孑:“……”


    ……


    此刻,范振华跟方旭也一起走出了体大的教学楼。范振华也感觉到了身边方教授的心情似乎有些异样,他问了好几句话,这家伙都没反应过来,甚至答非所问。


    走出楼,坐上车后,范振华把方旭也叫到了后排,坐在自己身边,当车启动之后,才开口问道:“小方,你今天是怎么了?魂不守舍的?”


    正在犹豫是不是该跟范振华说宁孑邀请他这事的方旭,听到这话,反而定下心来,干脆的说道:“今天宁孑劝我来体大数学系任职。”


    “啊?”范振华很诧异。


    他还一直琢磨着怎么才能把宁孑拉到燕北大学去,却没想到宁孑竟然主动出击,打起了燕北数学院年轻一代最优秀数学教授的主意。


    愣过之后,范振华问道:“他怎么说的?”


    方旭老实的答道:“他说明年多米尼特会回体大担任教授,大概意思应该是以后体大数学系会发展很快,未来华夏顶级数学家都会出自体大数学系这边。”


    范振华愣了,诧异道:“多米尼特不是只交换一年?宁孑说明年多米尼特还要回体大任职?”


    方旭点了点,这事他也觉得挺奇怪,毕竟多米尼特·邓肯理论上说其实是哈佛的教授,但宁孑的确是这么说的。而且很笃定的样子。


    范振华想了想,决定先放下这个问题,转而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方旭茫然的扭头看了眼范振华,如实答道:“我不知道,一直都在燕北大学嘛,也习惯了。突然听到宁孑这个建议,还没来得及想清楚。”


    范振华沉吟了片刻,看着方旭年轻的脸庞,突然便觉得心里也纠结起来。


    如果是站在燕北大学数学院的角度考虑,他肯定是不希望方旭离开的。


    可宁孑的亲口邀请的分量也是极重的。毕竟是未来菲尔兹奖获得者的亲口邀请,方旭过去了,未来不但有人能手把手的指点,更重要的是真要做出了成果,如果宁孑愿意帮他推荐的话,说不定就能站到更高的舞台,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当时你们俩怎么谈的?前后语境都说说……”


    “就随便聊了几句,他问我宁晓想考研是不是我建议的……”方旭很言简意赅的将当时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范振华静静的听着,等到方旭说完,思考了片刻,突然说道:“我建议你答应宁孑。”


    “啊?”方旭有些疑惑,没想到范院士竟然给出了这么个建议。


    范振华点了点头道:“今年体大数学系那边还没学生,你肯定不用辞职的。先在燕北大学继续上课,我会尽快帮你申请到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身份,等到明年七月份放暑假了,你辞掉燕北大学的教职,调去燕北体大,但保留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身份。”


    “额,这样也可以吗?”方旭有些困惑的看向范振华。


    这操作着实是让他没想到的。


    “为什么不可以?放心吧,你找机会把我的意见原封不动的告诉宁孑,我想他应该也会同意的。”


    “哦!”方旭点了点头……


    他突然这些大佬每天考虑的问题太多了,太复杂了,相比起来还是研究数学好,不用想那么多。


    ……


    次日,华夏,明珠东方体育中心,下午1点30分,有为集团的M10发布会正式开始。


    作为要在发布会上露脸的主讲人,戈东树跟廖正强已经提前一天从深城飞来了这里。


    本来关于M10的发布会有为是集团是打算现在欧洲某座城市举办,随后再回华夏国内正式推出的。


    但因为情况有变,一方面有为集团在宁孑的建议下,暂时放弃了电信网络设备的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在即将进行产品发布的时候,智能语音助手这块有了重大突破,但涉及到国外混杂的法律体系,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对于整个智能语控系统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最后调整了发布顺序。现在国内发布之后,再到国外发布。


    虽然技术部门一直在跟宁孑保持沟通,做着一系列工作,但集团外宣部门早已经将这次正式确定名为预见未来的产品发布会在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


    可以说有为集团对M10手机的发布会重视程度是空前的。毕竟这次M10发布会是有为集团正式冲击高端智能手机的发布会,不管是产品质量、性能又或者定价,都在直接向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苹果宣战。


    高调的宣传模式自然也惹来无数媒体的关注。


    即便是国内发布会,但依然吸引了超过八十家媒体进行直播,其中还包括了十七家国外媒体。


    此时戈东树正在台上,拿着两款M10系列的手机开始了讲解。他背后的大屏幕上,是M10所使用的有为自行研发的麒麟970处理器。


    “……这是有为集团第一次发布的AI处理器,我们内部将之称为神经元单元处理器……”
——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o m——

    不得不说,即便刨去宁孑帮助升级的智能语音系统部分,这次有为集团推出的M10系列产品依然是极有卖点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智能手机除了苹果一直坚持使用自研的A系处理器外,其他赛道上的玩家所使用的处理器基本上都是由高通公司提供的。


    换句话说,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设计的手机处理器是否优秀,直接决定了除苹果外,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智能手机产品性能。


    当然也有挑战不可能的玩家,比如世界操作系统巨头微软,曾在自家推出的手机上使用合作伙伴英特尔的处理器,然后完全没有意外的——扑了。一个其软件产品遍及全球的超级高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直接被归于其他那一列,多少显得有些讽刺。


    所以如果这次有为集团冲击高端品牌成功,意味着其自研的芯片真能够在市场上杀出一片天地,这对于整个集团的战略布局极为重要。


    毕竟自研芯片太费钱了……


    如果不能凭借自研芯片杀入高端局,意味着以百亿计算的研发费用都属于打了水漂,前期的投入不但无法收回成本,还得继续投入下去。对于集团来说,涉足智能手机市场是为了能让集团能在未来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


    戈东树在台上介绍的很认真,也不时换来台下阵阵掌声。


    毕竟相对于高通跟苹果的A系列,以AI为主要宣传方向的麒麟芯片还是有很多宣传点的。


    当然除去让有为集团引以为豪的芯片之外,还有跟国外老牌镜头公司合作的整套摄像系统,以及优良的生产工艺以及对安卓系统的调教都是之前早已经确定好的宣传方向。


    终于在宣传外手机具体的规格,并将M10跟竞品iPhone8系列的优势介绍完后,戈东树开始准备移交舞台。


    “除了刚才跟大家介绍的M10产品一系列创新外,我们的产品还在另一些功能上,有了重大的突破。现在请大家欢迎负责升级智能语音助手的有为集团研发部廖正强总工,接下来他将为大家介绍M10搭载的超越了一个时代的智能语音助手系统。”


    当戈东树说出这番话,台下一时间甚至没反应过来。


    愿意来现场参加这次发布会的,绝大多数都是电子发烧友们。


    即便在正式发售之前,有为集团对于M10各项性能参数的保密工作做得极为到位,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消息传了出来。


    比如手机的谍照,比如麒麟970的AI特性,等等……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就好像苹果公司制定了几乎与严苛的保密政策,依然无法完全阻止其新品信息泄露。毕竟一款产品在发布之前必然要先量产,进行备货。这其中涉及到的环节就太多了。


    业内认识甚至能从公司下的各种订单,就能把产品情况分析得差不多,尤其是对于许多消息灵通的人士而言,所谓的新品根本没什么秘密可言。


    但让所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M10竟然还藏了一手。


    “超越了一个时代的智能语音助手系统?”


    这句话说得难免有些大了。


    毕竟这年头就单纯从语义识别接口来说,谁家能超越苹果的Siri就能大吹特吹了。这次戈东树却直接冒出一句超越了一个时代……


    怎么说呢,对于懂行的人来说,觉得这牛逼吹得太大。


    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大概还在思考语音助手系统是个什么东西。


    对于已经接触过M10的从业者来说,大概还在思考自己所体验的M10语音助手到底有何不同。


    好在戈东树到也没在意台下是否响起掌声。


    说实话,连续在台上讲了一个多小时也挺累的,嗓子都干了,是该换个人了。


    ……


    好在当廖正强走上主席台时,数千人还是反应了过来,礼貌的给与了掌声。


    本来一场新品发布会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精华,刚刚一些产品外观跟参数的介绍已经让人有些昏昏欲睡,这个时候能听到戈东树在今天这种场合说出那番话,整个人自然也变得更为精神,多了几分期待。


    廖正强也没让台下所有人失望,走上台刚一开口,就是大新闻。


    “感谢我们戈总给了我这个机会,同时在介绍我们全新升级的智能语音助手系统之前,请允许我向这款产品的开发者致敬。”


    “不得不说他不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更是一位天才的程序员跟软件工程师。没错,接下来我要介绍的语音助手就是在由他开发的,并且在他的指导跟帮助下,我们研发部在近一个月时间里进行了数次迭代更新跟优化,才能在今天跟大家见面。”


    “这项技术对于M10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它重要到让我们更改了发布计划,决定先在国内进行发布。因为正如刚刚戈总说的那样,我们在他的帮助下,超越了这个时代。”


    “我想现在大家心里肯定冒出了诸多疑问。这款产品的开发者,也就是那个他到底是谁?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我会在为大家展示了这款助手产品之后,在说出他的名字。那么,小艺,先请你代我跟大家打个招呼好吗?”


    就在台下愣神之际,廖正强背后的大屏幕直接且换到了戈东树走下主席台后,留在主席台展示桌上的那部最新的M10 pro手机上。


    只见廖正强话音刚落,手机屏幕便亮了起来,刚刚廖正强在呼唤了“小艺”之后的话,飞快的出现在屏幕上,随后手机的扬声器做出了回应。


    “当然,非常乐意为您效劳。今天能在百忙之中来到现场的观众们,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对有为集团,以及对M10的支持!爱你们呦!”


    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