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论汉末教育环境推行科举的可能性!
作者:admin      更新:2023-04-11 17:00      字数:20865
    轘辕关外,青山碧水。


    一叶扁舟顺流而下。


    船舱中。


    刘辨目光扫过正在研读《农耕要略》的枣祗,笑了笑,转而望向门口的荀彧:“文若,你与子敬,好像全都是颍川人,对否?”


    (PS:《说文解字》《广雅》中有解释:祗,敬也!因此取字为子敬,虽然跟鲁肃一样,但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字。)

    “没错。”


    荀彧颔首点头:“子敬是颍川阳翟人,属下是颖阴人。”


    刘辨想到颍川的名字,忍不住称赞:“颍川还真是人杰地灵,奇士辈出啊!文若,你不是答应过为孤举荐人才吗?”


    “不如……”


    刘辨淡然一笑,饶有兴致地道:“趁此机会,先举荐个七八人,如何?你放心吧,孤绝不会亏待他们。”


    “啊,这……”


    荀彧细眉微蹙,略显尴尬:“属下的确答应过殿下,要举荐些人才,不过七八人实在有些多,考虑到咱们行程紧张,莫不如先举荐一人?”


    “好!”


    刘辨爽快答应下来:“一个不嫌少,十个不嫌多,只要是你荀彧举荐的人才,孤必然会重用,先跟孤说说,他的基本情况。”


    此一幕,顿时引起直播间一阵沸腾:

    “卧槽!移动的人才库,终于要发挥作用了?”


    “颍川这么多人才,不带走一两个,实在是太可惜了。”


    “就是!荀彧太小气了,居然只举荐一个?”


    “大家猜猜是郭嘉,还是戏志才?”


    “按照历史,应该是戏志才。”


    “志才不死,奉孝不出,你当是开玩笑的?”


    “……”


    果然。


    涉及到汉末三国的人才时。


    直播间内总是能掀起一股热议。


    沙雕网友的热情,是永远浇不灭的。


    荀彧显然早有准备,揖了一揖,直接开口:“此人名曰戏贤,表字志才,与彧皆颍川人,此人才华横溢,腹有良谋,殿下必会喜欢。”


    “戏志才?”


    刘辨眼神骤亮。


    还真被沙雕网友们给猜中了。


    荀彧率先举荐的人才,不是郭嘉,而是戏志才。


    莫非……


    此人的本事,当真要强过郭嘉?

    刘辨疑惑不解,试探性问:“此人比你如何?”


    荀彧倒也不客气:“胜吾数倍。”


    “呵呵。”


    好熟悉的台词。


    刘辨条件反射般地言道:“不可能。”


    而荀彧则愈加肯定:“数倍,乃至数十倍。”


    刘辨深吸口气,铭记于心:“好,咱们便先去会会这个戏志才。”


    荀彧一揖:“殿下放心,此人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直播间网友再次沸腾,七嘴八舌起来:


    “可以啊!还真是戏志才。”


    “戏志才的名,居然是个贤字?”


    “好吧,这回真相了。”


    “可惜是个短命鬼。”


    “……”


    刘辨倒是不关心戏志才的名是什么,更不关心他是不是短命鬼。


    他只是略微感到惋惜,心念道:“唉,可惜不是郭嘉!”


    话音刚落,军师联盟的声音响起:“辩爷,你放心吧,颍川郡的人才,一个都跑不了,等新朝建立以后,咱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


    “除了现有人员的相互举荐以外,还要效仿曹操,颁布《举贤令》,亦或者让山野之人,毛遂自荐,朝廷统一安排考核,为科举提前打个基础。”


    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察举、征辟。


    它相对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到了东汉后期,举察制便被世家大族垄断,出现了所谓的“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荒唐局面。


    而科举制相对于举察制,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可以吸收大量出身寒门的人士,进入到统治阶级。


    当然!


    对于上位者而言,科举制更是一个平衡世家、寒门之间矛盾的一种手段,一旦科举出来,对于徐荣等人而言,也算是能有个交代。


    “科举?”


    刘辨细眉微蹙:“这能行吗?”


    军师联盟解释道:“只是打个基础而已,肯定没问题,何况汉朝时期,不是没有考试,只是没能流行开而已。”


    “哦?”


    刘辨大感疑惑:“当真?”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自然是的!根据历史系专家介绍,汉末时期,朝廷有太学、鸿都门学、邸弟学、四姓小侯学。”


    “太学自然不必赘言,乃是汉武帝元朔五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在京都长安的西北城郊,正式成立太学。”


    “至于鸿都门学,是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在雒阳的鸿都门而取名,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


    “啊?”


    刘辨惊诧:“文艺专科学院?这里面教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花?”


    军师联盟解释道:“辞赋、小说、尺牍、书法、字画等。”


    “原来是这样。”


    刘辨暗松口气,转而又问:“那四姓小侯学呢?这名字有点意思。”


    军师联盟:“四姓小侯学是外戚创办的贵族学校,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所谓四姓,即樊、郭、阴、马四大氏族,他们都不是列侯,故名小侯。”


    “至于邸弟学……”


    军师联盟简单给出解释:“它跟四姓小侯学差不多,全都是贵族学校,招收的是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与河间王的子女。”


    “其中,年龄在5岁以上的40余人,又招收邓家近亲子孙30余人,在宫廷中开办,专设教师和保姆,教以经书。”


    “据说邓太后每天早晚,都要亲自到邸第对孩子们抚育教导,恩宠到了极点,这是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的学校。”


    刘辨倍感震惊:“受教了!”


    军师联盟则继续介绍汉朝的教育体系:“此外,汉朝还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官学,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乡设‘庠’,聚(村)设‘序’。”


    “所以,汉朝的教育体系还算是比较完善的,只是它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在朝廷的教育机构称太常,是兼管教育的,地方学校则由各级行政长官兼管。”


    “专家猜测!”


    军师联盟强调道:“可能正是因为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教育工程由太常及各地官员兼管,才导致它没有最终成长起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汉朝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倒是给辩爷推行科举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难度系数骤降。”


    纯粹的新鲜事物,不管它再好,想要让人接受,总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才可能真正被人接纳。


    如果大汉没有从中枢到地方,甚至深入到村落的教学环境,专家想要推行科举制,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它相当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最为重要的是,教育体系虽然容易搭建,但能否被百姓、士族接纳,却是一个非常严肃,且不容忽略的过程。


    “没错。”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军师联盟则继续道:“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为‘诸生’,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知识青年为‘特别生’。”


    “只是在出身方面,太学生中贵族子弟居多,但也有家境较为贫寒的子弟,‘正式生’为公费,朝廷给俸禄;‘特别生’为私费,食宿需自理。”


    “……”


    “这还仅仅只是官学而已,东汉的私学之风更盛,其在组织形式上,可分为两种:一为蒙学,二是精舍。”


    “蒙学即童蒙学习的地方,也称为书馆,教师称之为书师,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习字,专注于孩童启蒙。”


    “书馆所用的字书,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急就篇》,相传是西汉史游编撰的。”


    “《急就篇》共1244字,内容包括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方面的应用字。”


    “其全文押韵,没有重复字,句子有七言、四言、三言等,既便于记诵,又切合实用,流传非常广,是自汉到唐的主要识字课本。”


    “……”


    “至于精舍,相当于民间的太学,是由经师大儒教授,比如说郑玄,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精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


    “精舍弟子分为两种:一为及门弟子,是亲身来受教的;二为著录弟子,是把学生名字登录在有名望的大师门下,不亲自听教师讲授,是属挂名求学。”


    “……”


    刘辨实在是没有想到。


    在汉朝的教育体系与环境中,居然可以找到现代的踪影。


    而且,在专家介绍过以后,刘辨甚至感觉,所谓的知识被世家豪族垄断,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毕竟私学盛行,不少贫寒人士是有机会学习的。


    这的确让刘辨大开眼界!


    “当然!”


    紧跟着,军师联盟强调道:“太学的教学制度,虽然并不严密,也没有规定学习年限,更不注意考勤。”


    “但有一点,对咱们推举科举制,却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它非常注重考试,用考试来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太学创建之初,汉武帝便规定,用‘设科射策’的方法,每年组织一次考试,史称之为‘岁试’。”


    “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而所谓的设科,则是按照试题的难易,分成甲乙两科,学生可抽签应试,签上写有试题。”


    “按照考试后的成绩,甲乙两科各择优录取数名或十数名,授以不同的官职,如郎中或太子舍人等,至于那些不合格,或者不能通一经的学生,即令退学。”


    “……”


    “而到了汉桓帝时期。”


    军师联盟的声音,略微有了一丝遗憾:“改甲乙两科为上、中、下三等,后又改为两年考试一次,不限制录取名额,根据通经的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


    “或许是因为考试次数变少,再加上其余各种原因,这种教育体制,最终也没能孵化出科举制,却被陈群搞出了个九品中正制!”


    “辩爷!”


    军师联盟朗声道:“专家一致认为,凭汉朝的教学环境,是完全有可能成功推行科举的,咱们一点点打基础,再加入现代的一些元素,对于辩爷培养人才,大有裨益。”


    “包括但不限于经学、医学、格物、算术、几何、历法等等,内容会比较复杂,专家同样在尽可能的编纂材料。”


    尼玛!


    专家不愧是专家。


    居然已经开始准备科举制方面的东西了。


    杂交水稻、钢铁、兵器革新、科举……


    刘辨脑袋都快大了。


    如果不是背靠军师联盟,单凭个人力量,别说匡扶汉室了,能不能活下来,都不一定呢。


    “殿下!”


    “殿下?”


    刘辨正沉寂在专家的内容中时,荀彧的声音,一把将自己拽了回来:“恩?文若,可有何事吗?”


    荀彧轻声道:“再往前不远,咱们便可以下船了,如果我记得不错,志才应该就在那里,前段时间,我们还有过书信往来。”


    “好。”


    刘辨顿时来了干劲儿:“不管怎样,孤一定要把此人带走,便是绑也得绑走。”


    呃……


    荀彧脸色略显尴尬。


    想当初,弘农王跟自己说过同样的话:“殿下放心,志才有心报效国家,想来他是不会拒绝殿下的邀请的。”


    刘辨淡笑:“如此最好,也省得孤动粗了。”


    ……


    通往南阳的官道上。


    一支悠长的队伍,正迤逦慢行。


    队伍中。


    一匹赤红色的骏马上。


    相貌身材与弘农王一般无二的男子,神色悠悠,显得有些紧张。


    “兄弟,别紧张。”


    一旁朱彤压低声音,双目却时刻不停的左右忽闪,警惕着来自四周的凶险:“当初殿下的易容术,可是能骗过牛辅的,绝对不会露馅。”


    “没错。”


    对面的史阿极其肯定地道:“如果不是我们知道你是假冒的,乍一眼看过去,绝对分辨不出来,何况他们人还不知在哪。”


    假刘辨深吸口气,尽可能让自己保持镇定:“朱司马,正是因为不可能被识破才危险,到时候你们可一定要护着我。”


    “放心吧。”


    朱彤咧嘴淡笑,保证道:“不过是些蟊贼而已,我都怀疑他敢不敢过来,要知道,咱们这支兵马,可足足有三千人。”


    虽然,刘辨把绝大多数兵力留给了张辽,但依旧带回了三千人,而且尽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力量,以一当十的超级悍卒。


    面对这样一股强悍的力量,朱彤实在是想不到任何被截杀的理由。


    这不是来截杀的,而是来送死的。


    虽然,在弘农王离开之前,曾经给出个三个刺杀方案,但即便合乎情理,朱彤依旧不敢相信,对方真有胆量,敢截杀弘农王!

    “没错。”


    一旁史阿也跟着附和道:“说不定孔家压根就不敢过来,咱们只要过了堵阳,就彻底安全了,你小子白当一次弘农王,骏马得骑,高官得做,还有赏钱拿,简直赚大了。”


    “这可不行啊。”


    史阿故意调侃道:“等咱回了南阳宛城以后,你小子可得请客喝酒,就去邓家的鸿宾楼,那里最有排面。”


    朱彤补充道:“关键是花钱多!”


    呃……


    假刘辨只能呵呵了:“只要我能活下来,请咱全队吃都行。”


    朱彤眼神放亮:“行!这可是你说的,待会儿就算拼了命,我也护你周全。”


    史阿提了提手中宝剑:“算我一个。”


    忽然。


    前方队伍缓缓停下。


    史阿、朱彤向前凝望,心下好奇。


    假刘辨下意识紧张起来:“朱司马,快去瞧瞧,到底发生了何事?”


    朱彤瞥了眼假刘辨:“嘿,你小子居然敢指挥我?”


    假刘辨嘿嘿一声:“过过嘴瘾而已,别当真。”


    “行了。”


    一旁史阿轻声道:“朱司马,快去吧,别耽误时间。”


    朱彤这才恩了一声:“那你小心护着。”


    驾—!

    朱彤策马上前:“殿下,怎么回事,队伍怎么停了?”


    陈王刘宠皱眉打量着前方:“孤有种感觉,伏兵应该就在前方,而且兵力不少。”


    朱彤淡笑:“那正好,一切按照计划行事,记得抓活口。”


    “恩。”


    刘宠颔首点头:“放心吧,孤记着呢!倒是你们,可千万要顶住才行。”


    朱彤拍着胸脯保证道:“殿下放心,别说一个小小的孔家,就算是董卓亲自来了,我们也照样顶得住。”


    “何况……”


    朱彤微笑着提醒道:“殿下是假冒的,莫非您忘了?”


    刘宠皱了皱眉:“这……孤是真忘了!”


    “呃……”


    “那便没事了,走吧。”


    跟着,刘宠把手一招,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朱彤怏怏退去,返回原位。


    “怎么回事?”


    “没事儿。”


    “没事?”


    “恩。”


    朱彤点点头:“殿下忘记咱这位是假的。”


    史阿一脸黑线:“呃……这都能忘。”


    朱彤瞥了眼假刘辨,轻声道:“没事,走吧,早点结束早回家,出来这么久,我都快忘记回家的路长什么样了。”


    史阿淡笑道:“是啊,你原本便是南阳宛城人。”


    朱彤点头:“对,等结束以后,趁着殿下没回来,带你认认门。”


    “好啊,求之不得。”


    “那咱们说定了。”


    “没问题。”


    “……”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行不多久。


    队伍便踏入了林间小路。


    朱彤、史阿下意识警惕起来。


    因为按照弘农王给的方案,在这里遭遇伏兵的可能性最大。


    哒!哒!哒!

    队伍整齐的脚步声,回荡在林子里。


    忽然。


    史阿眼前晃过一道金属的耀芒。


    他下意识扭头望去。


    但见……


    密林的蒿草丛中,伸出一排宽头弩机,一支支闪烁着冰冷锋芒的弩箭,正瞄准着正中的队伍,随时可能发起进攻。


    苍啷!


    史阿毫不犹豫地拔剑出鞘,厉声嘶喊:“林中有埋伏,保护殿下!”


    刹那间,亲卫军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最外层的刀盾兵,以最快的速度组成盾阵,将假刘辨及史阿等人,保护在内。


    与此同时。


    嗖!嗖!嗖!

    一波强劲的箭矢攒射,从林中呼啸而出,犹如滂沱大雨般,砸在亲卫们筑起的盾墙之上,发出了密集的笃笃声。


    虽然是仓促之间遇伏,不过幸好,队伍早有准备,而且史阿提前察觉到了异样,这才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陈王刘宠快速做出反应,长剑怒指密林,发出一声雷霆之吼:“弓弩手反击!”


    队伍中的弓弩手,迅速捻弓搭箭,冲着密林,便是一波精准的箭矢反射。


    对方不过数百支强弩,但刘宠帐下确有近千张强弓。


    这一波箭矢反击,瞬间令蒿草震颤,凄惨的哀嚎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陈王刘宠生怕将对方全部杀死,当即厉声喝道:“别打了,冲进去,抓活口,抓住一人,赏钱一吊。”


    “冲—!”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当下。


    乌泱泱的兵马,拎着盾牌、长剑,冲着林子便奔了进去。


    陈王刘宠赶忙招手:“殿下速走,此处不安全。”


    朱彤把手一招,铿锵下令:“快!加速出林,到安全的地方。”


    众将士疾步向外奔走。


    可是……


    就在他们即将奔出密林时。


    “杀—!”


    震天彻地的喊杀声骤然响起。


    刹那间,一支队伍从密林中冒出来,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器,冲着史阿、朱彤冲了上去。


    “弟兄们,骑红马的是谋逆者,诛杀骑红马者,赏千金!”


    “杀—!”


    刘宠震惊!


    这支兵马可不一般。


    他们身披铁甲,头戴铁盔,手中长枪的尺寸也不同寻常,足足有一丈八左右,单纯一个枪头,便有一尺余长,夺目刺眼,一看即知是上好的精铁打造。


    单论装备,这支兵马甚至要比刘辨的亲卫军,还要强上数倍。


    刘宠先是一愣,跟着一喜,双眸闪烁着贪婪的精芒。


    这哪里是来刺杀的,分明是来送装备的。


    南阳孔氏真不愧是靠打铁起家的,不入流的部队,也能穿戴超一流的装备。


    “杀—!”


    刘宠一声令下。


    旋即。


    捻弓搭箭,加入战斗。


  第250章 孔家可真够狠的!自杀式进攻,以破阵法?


    吱—!

    刘宠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冲着提枪奔来的敌人,嗖的便是一箭。


    箭矢呼啸,宛如流星般直扑心口,分毫不差。


    铛!

    然而……


    却是一声清脆,当场摔落在地。


    不仅没能诛杀敌人,甚至连滞缓冲锋,都没能办到。


    刘宠震惊!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


    自己双臂百十斤的力量,居然没能射穿这铁甲?


    与此同时,他粗略扫过战场,自家士兵的长矛直扑敌人,出手时机不可谓不妙,力道不可谓不狠,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是!


    敌人只是稍侧其身,森冷的矛头便擦着铁甲片,哧愣愣滑出一段距离,闪出万千星火,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却没能夺走敌人的性命。


    趁此机会,敌人一枪猛刺,其动作虽然很简单,甚至在刘宠的眼里,颇有些外行,明显的属于新手级别。


    可令人惊诧的是。


    这一枪猛刺,竟然直接洞穿了自家士兵的身体,染血的枪锋散发着森冷的煞气,毫不遮掩对自家士兵的鄙夷与嘲讽。


    这其中固然有自家士兵因震惊而导致的片刻分神,但同样可以从侧面窥测出,对方手中的兵器,是何等的锐利。


    虽然,弘农王已经提前给自己打过预防针,孔家曾在讨伐黄巾期间,有过惊艳的表现,不是在于他麾下的队伍,而是其手中的兵器。


    但是……


    当刘宠真正见识到这一幕时,还是不由地为之惊叹。


    虽然,这支队伍的刺杀动作比较外行,作战经验没那么丰富,明显是一支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队伍,却硬生生装备成了重装步兵。


    有点意思!

    刘宠脸上没有恐惧,反倒闪烁出淡淡的兴奋。


    装备固然是战斗力的一种体现形式,但也仅仅只是一方面而已,这支兵马在其余方面的表现,当真是不值得一提。


    刘宠的目光粗略扫过敌人。


    对方的战甲依旧是札甲,只是甲片材质是铁而已,其防御能力虽强,但为了灵活的操作空间,依旧没能全面覆盖。


    其面部、双下臂,以及双下肢,尽皆防御的薄弱点,虽然可攻击面小,而且全是能灵活活动处,但对于刘宠这支精兵而言,依旧不是什么难事。


    “将士们!”


    刘宠扯着嗓子呼喊,声如洪钟,传遍战场:“贼子身穿铁甲,我等须攻其面、断其肢,方可大破之。”


    身经百战的将士自然清楚,攻其面,须以刺、点、扎等招式,而要断其肢,则需要劈、斩、削等招式。


    而这是两种不同的兵器!


    对于手持长矛的士兵而言,自然是要扎其面;


    而对于手持寰首刀的士兵来说,则需强入枪圈,近距离劈砍。


    史阿闻言,扭头招呼一声:“朱司马,护好殿下。”


    朱彤明白史阿的意思,颔首点头:“你且小心。”


    “放心。”


    史阿自信满满,飞身下马:“这点杂兵,都不够我一个人杀的!”


    言罢。


    史阿拔剑出鞘,脚踏诡异步伐,一个侧身,便轻易避过对方刺来的枪锋,寒芒飞速掠过,溅起一抔鲜红的汁液,敌人应声倒下,甚至没有半分感觉。


    许久没有出手的史阿,很快便进入状态。


    只见他身影漂浮,动作极为迅速,一柄长剑好似追命绳索,仅仅一下,那对敌之人便瞪眼倒下,着实厉害。


    “诛杀骑红马者!”


    贼子疯狂涌来,其中有十多人朝着史阿方向杀来。


    然而……


    史阿却是不动声色,长剑在手,步伐灵动迅捷,在地上留下了一道道追风似的残影。


    片刻后,那群冲在最前头的敌军,或是眉间、或是喉咙、或是手臂,多出一道剑痕!

    史阿这一出手,将王氏快剑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对方甚至没来得及出招,便已经纷纷到底,一命呜呼。


    一剑十杀,潇洒到不行。


    而他麾下的将士,大都是游侠出身,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在史阿的带领下,更是对这些贼子,展开了近乎碾压式的强攻。


    毫无悬念,摧枯拉朽!

    刘宠原本还想指挥自家士兵,以长矛远距离点刺,来诛杀敌人,不曾想弘农王亲卫军的战斗力,居然如此的强悍。


    “咱们不是对手,快撤入山林!”


    林子里有人发号施令,敌军纷纷退却,留下满地的尸首。


    刘宠眼热之极,岂能放过这帮披着铁甲,却不入流的队伍。


    他忙不迭一声令下:“快!冲进去,抓活口,休要漏掉一人。”


    同时,他还不忘提醒朱彤:“朱司马,他们身上穿的,可全都是铁甲,速派你的人一起,抓活口,休要漏掉一人。”


    “放心!”


    刘宠眼热,朱彤同样贪图:“史阿,带人入林,抓活口。”


    如果这些铁甲可以给亲卫军装备,战力岂不更强?

    史阿隔空回应:“交给我便是,尔等带殿下,速速离开此地。”


    朱彤大喊:“好!”


    旋即。


    他忙一招手,铿锵下令:“快走,出林子。”


    刘宠在前带队:“保护殿下。”


    不多时。


    队伍出了林子,直朝宛县方向奔去。


    但行不多远,忽见前方烟尘滚滚,如洪流般,弥漫而来。


    “这是……”


    刘宠大吃一惊,眼瞪如铃:“还……还真有骑兵啊?”


    他似乎不敢相信。


    孔家居然还可以派出一支骑兵?

    回头轻瞥。


    自家队伍的兵马,大都杀入林子里抓活口去了,而今只剩四五百人,依旧守护着假刘辨,幸亏有弘农王提醒,务必要防止孔家与董卓勾结。


    否则……


    这茫茫旷野,一马平川。


    在这个时候遇到对方的骑兵,简直就是活靶子。


    朱彤喉头滚动,不禁感慨:“殿下真乃神人也,果然如他所料。”


    前方刘宠更是铿锵下令:“布阵迎敌。”


    朱彤跟着呼喊:“换装备。”


    亲卫军收起长剑,换上随身携带的强弩,复位弩弦,填装弩箭,抬手瞄准前方,随时准备展开一轮精准的攒射。


    与此同时,刘宠的兵马已经将亲卫军护在中间,森冷的长矛齐刷刷冲向外方,简易的防御性圆阵,顷刻间完成。


    众将士将随身携带的铁蒺藜,胡乱的丢在面前,在外围组成一个宽幅约有一丈,密度不是很高的铁蒺藜阵。


    刘宠换上一石弱弓,马鞍下左右各一壶箭,加起来足足有四十支之多,若是在平常时候,他充其量只配一壶箭,但在今日,他刻意增加了一壶。


    果然!


    真派上用场了。


    刘宠把箭搁在了弦上,两只手指夹住箭的末尾,随时准备张拉,而他的目光却一直凝视着前方的烟尘洪流,不断地由远及近。


    近一点。


    又近一点。


    更近一点。


    ……


    伴随着距离拉近,刘宠才真正看清楚。


    对方尽皆单手正手持矛,将身子伏在战马上,展开冲锋。


    莫非不是混入南阳的西凉骁骑?

    刘宠正疑惑时,那股迎面袭来的劲风,刮过自己的面颊。


    敌骑已然踏入了弓弩的射程。


    刘宠的眸光陡然间迸射出两道凶芒,他顾不得多想,同时猛地张拉弓弦,瞄准前方奔来的骑兵。


    眼到。


    心到。


    手到。


    刘宠轻轻松开勾住弓弦的双指,虽是一石弱弓,但箭矢依旧如同流星般,呼啸而出,迎面奔来的骑兵,应声落马,顷刻间被踏成了肉泥。


    “放箭!”


    与此同时,刘宠一声令下。


    在下一个瞬间,几百支弩箭自圆阵内部,破空而发,发出尖锐的啸声。


    前方骑兵早有准备,因此站位相对比较分散,一波箭雨打过来,他们更是纷纷拐向两侧,试图迂回包抄这一小股兵马。


    不过……


    他们的应对措施虽然得当,但阵中兵马亦是精锐,各个单兵作战能力极强,这一波箭雨打过去,同样有不少骑兵连人带马摔了个狗啃泥。


    “自由猎杀,等待援兵。”


    此一幕早已在弘农王的预料之中,刘宠自然镇定自若。


    他换上一石弱弓,更是想要提高射箭频率,趁着最后的机会,再过把手瘾。


    嗖!嗖!嗖!

    刘宠飞速捻弓搭箭,娴熟的箭术动作,令人目不暇接,一支支箭矢呼啸而出,眨眼间的功夫,便倒下了五、六个骑兵。


    与之相对的,亲卫军的弩箭方才射出去两波,杀死敌军数量,也不过二十余骑,刘宠的射箭频率,是亲卫军的两倍,命中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本就不过只有百十骑的敌军,方才冲到跟前,便死了三十余骑,迎面刺来的长矛,以及地上散落的铁蒺藜,本该让他们不敢轻易突袭。


    但是……


    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敌军骑兵猛一拽缰绳,坐下战马前蹄骤起,昂首一声嘶鸣,想要越过铁蒺藜阵,可迎面刺来的长矛,却是正中战马的胸腹。


    噗!噗!

    鲜血飞溅,马鸣萧萧。


    痛苦的嘶鸣声,宛如惊雷般,在众将士耳畔炸响。


    敌军坐下的战马,明显是一匹良驹,身中两矛,却没能躺倒,而是前蹄落地,昂首摆尾,不断释放,以缓解身体上的疼痛。


    显然!


    战马已经发飙,不管不顾,便要冲着前方凶猛冲锋。


    但阵中士兵反应更快,七、八支战矛猛地刺过来,六支抵挡住马身,阻其因发疯而破阵,其余直扑主将,企图杀敌建功。


    希吁吁—!

    战马发疯一般剧烈地晃动身体,面前的士兵却是拼劲全力,抵挡战马的冲刺,他们手中的矛杆,顷刻间弯出个肉眼可见的弧度,彷佛随时可能绷断。


    马背上的骑兵既要躲避战矛的刺杀,又要承受战马的不规则晃动,即便他的骑术精湛,此刻也支撑不住,侧身翻倒在地,被追之而来的战马,踏成了肉泥。


    嗖!嗖!嗖!

    刘宠依旧在火速射箭,不断地收割着对方骑兵的性命。


    但是……


    他忽然意识到不对劲儿。


    敌骑居然毫不畏惧铁蒺藜、长矛组成的防御阵,而是冒着必死的信念,不断向前猛冲,企图硬生生破开条血路。


    “不好!”


    刘宠暗自嚼碎一声,恍然大悟:“他们是死士,不是普通骑兵,大家一定要顶住,千万要顶住啊!”


    “弓弩手!”


    一念至此,刘宠声嘶力竭:“速速放箭,消灭这支骑兵!”


    很明显!

    这是自杀式的进攻。


    而只有死士,才会以生命为代价,只为完成刺杀。


    对方不计牺牲,更不计成本,除了死士,再无第二种可能。


    这意味着……


    对方必有第二轮,乃至第三轮的强攻。


    他们要利用战马强大的冲击力,硬生生撕开个口子。


    疯了!


    这帮家伙彻底疯了!


    即便,他们已经做好了被截杀的准备,但却不敢想象,对方竟然疯狂到了这种程度。


    噗!噗!噗!

    刘宠不断抽箭,不断放箭。


    眨眼间,死在他手上的骑兵,竟多达二十余骑。


    幸亏他早有准备,否则这一波强悍的自杀式进攻,他们压根支持不住。


    但饶是如此……


    砰!

    身侧不远。


    两支矛杆断裂,敌骑纵马狂飙,闯入了阵中。


    虽然,这个骑兵被朱彤的游侠斩杀,但随之而来的骑兵,再一次猛扑过来。


    咯吱—


    刘宠毫不犹豫,捻弓搭箭,张拉满月。


    嗖的一声,箭矢如星,呼啸而出,敌骑应声落马,但战马却奋力前奔,脚踏铁蒺藜的那一刹,昂首摆尾,最终被战矛逼退,拐向旁处。


    不能射马,只能射人!

    否则……


    这帮死士可以驾驭发疯的战马,继续冲击这羸弱的小阵。


    而想要射人,同样不是那么容易。


    对方将身子伏在战马上,正面射杀,断无可能,只能从旁侧出手,命中率小不说,马身若是中箭,将更加的疯狂。


    可没办法!


    刘宠只能以此法应对,否则本方圆阵,必将承受更大的冲击,一旦彻底被冲开,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一轮疯狂的碾压。


    刘宠懊悔不已。


    他不该为了一些铁甲,便派出大量兵马入林抓人,由此导致自己兵力大减,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


    不是弘农王的策略不严密,而是自己太过贪心,太过小觑对手,这才导致原本毫无悬念的战斗,发展成了现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局势。


    更要命的是……


    与此同时,前方响起一阵浓郁的嘶喊声,正有一支兵马,冲着这里火速奔来。


    他们虽然尽皆是步兵,但很明显,这帮人才是真正的杀招!

    “该死!”


    刘宠暗自嚼碎一声,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操起弓箭,继续凶猛攒射:“一定会有援兵!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坚持住—!”


    嗖!嗖!嗖!

    刘宠将心头的懊恼,转化成力量,竭尽全力,射杀飞奔而来的骑兵。


    他出手速度极快,甚至无需太长时间瞄准,一箭呼啸,必杀一人,即便双臂肌肉不断地收缩、舒张,但依旧不肯松懈分毫。


    希吁吁—!

    战马凶猛冲阵,不少士兵惨死,被撕开的口子越来越大,即便是亲卫军,也不得不换下强弓,提刀鏖战。


    千钧一发之际。


    忽然。


    朱彤凝望着前方,眼神骤亮:“殿下快瞧,咱们的援兵到了!”


    刘宠一箭射杀个骑兵,顺着朱彤目光的方向望去。


    但见……


    一员骁将健步如飞,拎着柄战矛,从旁侧如疾风般狂飙而来,而在其身后,乌泱泱的兵马一路飞奔,与之拉开了至少百步的距离。


    “这人是……”


    刘宠眼瞪如铃,骇然到了极点。


    他简直不敢相信。


    一个人的脚力,居然恐怖到这种程度,甚至不输战马。


    对方持矛冲入敌阵,霎时间,人仰马翻,烟尘激荡,惨叫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此人竟以一人之力,拖住了随之而来的步兵。


    “莫非是虞翻?”


    刘宠虽不知此人,但朱彤又岂能不知。


    当初,正是他冒死替孙坚求情,弘农王方才绕过孙坚一命,将其收为大将。


    可是……


    朱彤怎么也没有想到。


    留在后方帮助唐瑁催粮的虞翻,居然如此的神勇。


    “陈王勿忧,唐翔来也!”


    不远处,飞来一匹快马。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弘农王的内兄唐翔。


    朱彤大喜,举刀嘶喊:“弟兄们,援兵已到,速速反击。”


    众亲卫军齐声爆喝:“杀—!”


    局势瞬间扭转。


    刘宠策马狂飙,掌中长弓不停飞射,收割着残存的敌军骑兵,彷佛只是一眨眼,便只剩数骑,负隅顽抗。


    “士羽,弘农王有令,抓活口!”


    “放心吧,交给我!”


    “……”


    噗!噗!噗!

    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不多时。


    战斗终于结束。


    刘宠策马走上前来,面带微笑:“幸亏你们来得及时,否则我们未必能坚持得下来。”


    唐翔四下张望:“敢问陈王,殿下……”


    刘宠摆手打断道:“放心,殿下不在队中,他还在颍川,孤会派人通知的,倒是你们,孔家可控制住了吗?”


    “恩。”


    唐翔点点头:“家父亲自带人去抓的,想来现在已经缉拿归案,只要等弘农王回来,便可审理治罪。”


    刘宠暗松口气:“好啊,终于告一段落了。”


    唐翔招手道:“回宛城吧,家父已经备下酒宴,只待咱们凯旋了。”


    刘宠大喜:“走,这回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


    此刻。


    颍川郡。


    某处茅庐。


    一个身穿翠绿色襦裙的女子,推门而出,招手呼喊道:“志才,你的背囊没带,里面有妾身为你准备的换洗衣裳,还有住店的盘缠。”


    “阿瑶~~”


    戏贤停下脚步,回首望向疾步上前的女子,面带微笑地道:“弘农王是何等样的人物,莫非还能短得了我衣裳穿?”


    司马瑶恋恋不舍地把背囊塞给戏贤:“你怎么知道弘农王一定会来找你?难不成单凭一个荀文若吗?若是他没来,这些日子你莫非不换衣裳了?”


    “怎么?”


    戏贤自信满满地道:“阿瑶莫非不信?”


    司马瑶随口道:“不信。”


    “放心吧。”


    戏贤绽出一抹淡笑:“弘农王故意拖延这么久,才决定返回南阳,必定是要对南阳士族动手,而且动静绝不会小,我料定他不会随军。”


    司马瑶帮戏贤正正衣冠:“人家不随军回南阳,莫非专程来找你不成?文若是颍川荀氏出身,可跟你不一样。”


    “你……”


    司马瑶面色微变,赶忙道歉:“对不起夫君,妾身……”


    戏贤却是浑不在意,淡笑着宽慰道:“没关系,不就是寒门出身吗?我相信弘农王与旁人不同,这一点文若在信里说过了,他不可能骗我。”


    “阿瑶!”


    戏贤伸手抓住司马瑶的柔荑:“你放心吧,夫君一定会在弘农王帐下,建立一番功业,然后带你回温县,证明给所有人看,你当年的决定是何等的正确。”


    司马瑶出身河内司马家,乃是正经八百的世家豪族。


    当年,上门提亲者都快把他们家门槛踢平了,但偏偏,司马瑶却与寒门出身的戏贤私奔,一同逃到了颍川求学,拜在司马徽的门下。


    约莫半年前,司马徽料定天下即将大乱,便启程离开了颍川,戏贤本要追随,却被司马徽拒绝,言已无学可授,自当趁此乱世,建功立业,戏贤遂留于颍川。


    “志才~~~”


    可是,司马瑶却是峨眉微蹙,脉脉含情地摇了摇头:“你别为妾身背负这么大的包袱,当初妾身与你私奔,也并非是要你出人头地,给谁证明什么!”


    “这么多年,你刻苦读书,熬心费力,妾身真的很是心疼,咱不必为了怄气,伤了自己的身体,哪怕你我一辈子躬耕于此,妾身亦不觉有亏。”


    “其实……”


    司马瑶将臻首伏在戏贤胸前,柔声细语道:“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哪怕是吃糠咽菜,粗茶淡饭,一辈子平平无奇,妾身也心甘情愿。”


    “阿瑶~~”


    戏贤紧紧地环住妻子,浅尝青丝,感动不已:“夫君如此刻苦读书,不单单是为了你,更是为我自己正名。”


    “弘农王不计出身,唯才是举,如今即将建立新朝,正是我辈志士仁人,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夫君又岂能错过。”


    “你放心。”


    戏贤推开妻子,双目炯炯地凝视着对方,极其肯定地道:“待我在南阳立住脚跟,便会派人把你接过来,咱们这辈子都不分开。”


    司马瑶泪眼婆娑,轻轻颔首:“妾身会一直等你的。”


    正在这时,后方响起个不和谐的声音:“嫂夫人不必等了,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