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地球是圆的
作者:admin      更新:2023-02-03 18:39      字数:5255
  “杜大人,你……”袁崇焕一时语噎,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杜大人,陛下有旨,第二军和第三军都受袁某节制,你敢不听军令?


  “袁大人不要随便给别人扣帽子。”杜文焕满不在乎,甚至还挑衅了袁崇焕一眼,“军令也不是你袁大人能一个人下的,最好是大家商量,杜某这次是领了蓟辽总督孙大人的令,不知道是否算得上是军令?”


  “你……”袁崇焕有心要和杜文焕理论,又不愿双方闹得太僵,现在正是打击建奴的最佳时机,“杜大人,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属下没什么意思,属下就是奉了孙大人的军令,来锦州杀建奴而已。”


  “杜大人,你的属下的士兵没有与建奴作战的经验,我将它们放到宁远,也是为他们的安全考虑。”


  “袁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吧?你的第一军是四武营整编的,他们以前也没来过辽东,更别说见过建奴了。”杜文焕调整了语气:“第二军受你节制不假,但袁大人也不能厚此薄彼,第一军在前屯杀敌,第二军只有瞪眼的份,第一军去了宁远,第二军接管前屯,难道第一军打下宁远,第二军就呆在宁远喝西北风———————袁大人,你吃肉,总得让别人喝汤吧?”


  袁崇焕再次说不出话来,他仔细一样,杜文焕说的也有道理,军人都必须上战场历练,再说,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哪来的军功?也许自己太关注建奴,而忽略了友军的感受,他们名义上还是受自己节制。


  “杜大人,你看这样可好,你的第一师已经抵达锦州,就不用回宁远了,免得又是长途奔袭,但你的第五、第六师,暂时在宁远驻扎,如果锦州需要的话,我们再调动?”


  杜文焕想了一会,既然第四师驻扎锦州,那自己这个军长,也可以呆在锦州,“行,我听袁大人的,不过,我请求和第四师一道,呆在锦州。”


  “杜大人,你如此要挟袁某,袁某必上达陛下。”袁崇焕也有些恼火,他的确有些贪功,但为了弥补过失,已经一再退让,而杜文焕却是得寸进尺。


  “袁大人,你不必拿陛下来压杜某,大家都是军长。”杜文焕毫不示弱。


  “杜大人执意如此。袁某也只好让陛下裁决,为了表示袁某的光明磊落,袁某上达陛下的文书,杜大人也可以看一看,如果杜大人不反对,也可以在文书上签上你的名字。”


  辽东前线传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朱由检在朝堂的威信逐渐高涨,因为这些都是他登基后组建的新军所立的战功。


  兵部、户部和工部密切配合,积极给辽东前线的军队运送粮草,补充弹药,发放抚恤和奖励。


  京师军整编已经全部结束,兵部开始整编山西和山东的军队,以登州为母港,卫信为司令的北海舰队正式浮出水面。


  北海舰队再也不用在登州附近偷偷摸摸训练了,现在兵部已经正式承认和接管了北海舰队,所有的舰船上都配备了燧发枪、火炮和开花弹,火器局还改良了成祖年间的图纸,结合朱由检的指,为北海舰队配备了用于近战的热火箭、水底雷、水底龙王炮、混江龙、火龙出水等。


  热火箭并不是丁岚研制的那种用于升天的火箭,而是将普通箭矢的中部挖空,装上火油,平时堵住火油的出口,射击时,拔除塞子,让火油流出来,燃外面的棉布,然后射到敌方船只上,由于火箭中不断有火油漏出,大火烧得很旺,极容易将对方的木制船只烧毁。


  水底雷、水底龙王炮、混江龙都是用于水底作战、炸毁对方船只的水雷,里面都装有火药,不同的是,水地雷需要燃引线,为了防水,引线外面需要用很长的防水纸保护起来,使用极为不便,生产量并不大,主要作为教学和联系时使用。


  水底龙王炮是用牛脬做外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的燃烧时间来引爆水雷,是实际上的定时爆炸水雷。使用这种水雷,必须预先知道敌方船只经过的具体时间,在军事讯息不太畅通的时代,实际上很难预知对方船只经过的时间,所以使用并不广泛。


  真正能广泛使用的水雷,还是混江龙,这是朱由检费尽千辛万苦,结合火器局所有相关工匠研制出来的,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触发式水雷。


  火龙出水并不是朱由检想出来的,而是刘一飞从火器局的故纸堆中找出来,按刘一飞的估计,应该出现在万历年间,因为时代久远,根本找不到具体设计的人员,最后朱由检将发明的功劳记在刘一飞的名下,以奖励他保存文献的功劳和对火器的实际贡献。


  按照设计者的图纸,龙身是一个一六长的薄竹筒,前段装一个木制龙头,后端装一个木制龙尾,龙身内装有火箭,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在龙身的下方,前后共装有四个火药筒,分别用引线连接起来。


  发射的时候,先燃龙身下方的四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火药桶烧完后,龙身内的火箭被燃飞出,射向敌人。由于有了龙身的支持,火龙出水可以在水面上飞行五千米。


  火龙出水已经运用了两级火箭的理论,朱由检从来没听说过同时期欧洲有这种火箭,他估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很可能就是反舰导弹的祖先。


  朱由检没有时间从事具体的工作,他只是提供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思路,表示一下对先进科技的支持。


  具体的工作自有别人去做,火器局负责研发、生产,兵部负责部署到北海舰队,而北海舰队负责训练士兵的使用。


  八月八日,朱由检利用不上朝会的时间,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亲自给大明科学院的学生授课。


  第一节,朱由检给地理班的学生授课。


  听说朱由检亲自授课,不仅地理班的学生爆满,没有一个请假,还有很多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是挤到地理班,甚至很多教师也是挤到学生的座位上,班级后排临时增加了许多课桌,还是不够用。


  看到教室有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侍卫长付小剑非常紧张,从头至尾,他就像模特似的,站在讲台上,朱由检的侧后方,随时防范有刺客藏在人群中。


  朱由检准备了一张大大的地图,还有十个订制的地球仪。


  “同学们,现在我不是大明的皇帝,而是你们的老师,如果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可以提问。”朱由检将地图挂到黑板上,他发现学生太安静,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还像小学生似的,难道因为自己是大明的皇帝?


  下面依然很安静,朱由检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要想活跃课堂气氛,必须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大明,认识世界’,你们谁能从这幅地图上找到大明的位置吗?”


  地图很大,又是用毛笔做了标注,至少前排的学生看得很清楚。


  前排终于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了:“陛下,我找到了……”


  朱由检微笑着摆摆手:“叫老师。”


  下面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朱由检也不阻止:“这位同学,你说说,大明在什么地方?”


  “在地图是中心,那一片大海的边缘。”


  “对,你说得很好,这儿的确是大明所在的位置。”朱由检用教鞭在大明的边界上画了一个圈。


  “啊?这就是大明?”


  “怎么这么小?”


  “我们是住在海边吗?”


  ……


  发现朱由检不反对他们在下面议论,学生仗着人多,胆子渐渐大起来。


  “我听见了你们的议论,不过,我希望你们说话的声音大一点,让全班的人都能听到,现在我解答你们的疑问。”


  “刚才有谁说,大明这么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觉得大明太大了。那就要看你们跟谁比,大明是一个领土非常广阔的国家,但在整个世界上,大明所占的土地还是很小,你们看,这整张地图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大明,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老师,除了大明,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吗?”


  “当然有,所有的大块陆地上,都有人类居住。”朱由检在地图依次指:“这儿,是大明的藩属国,朝鲜;这儿是东瀛,他们现在的国名叫日本;这儿是南洋,有很多汉人在这儿谋生。”


  “朝鲜这么小,难怪要依靠大明。”


  “日本人全部居住在岛上。”


  “南洋和我们隔着大海,汉人是怎么过去的?”


  ……


  “当然坐船过去的,难道他们会飞吗?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说道飞,朱由检马上想到《西游记》,《西游记》已经成书多年,朱由检估计,这些学生大都看过。


  “看过,看过。”学生们显得相当骄傲。


  “那你们能说说唐僧取经的路线吗?”


  “……”


  “《西游记》上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当然往西走。”朱由检在地图上找出西安,也就是唐朝时的国都长安,然后一路向西指引,学生们以为朱由检会一直指引下去,但朱由检的教鞭却向南一转,又缓缓指向东方,“最后是天竺的大雷音寺。”


  “这不是向南吗?怎么叫西天取经?”一名学生鼓起勇气,向朱由检发问。


  “对,天竺的确是在大明的南方,他们现在叫莫卧儿王朝,但是它和大明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中间无路可通,所以唐僧才借道西方,经过无数的小国,最后才千辛万苦到达天竺。”


  朱由检又将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和成祖年间郑三宝下西洋的路线在地图上画出来,这两条线路的终交汇在一起,“这就是欧洲,我们通常叫西夷,他们有很多传教士到达大明,大明科学院就有来自欧洲的老师,他们能来大明,但大明的人却去不了欧洲。”


  “这是为什么?既然他们能来大明,说明欧洲和大明之间有路可通。”


  “你说的很对,的确有路,但大明找不到,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