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612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
作者:admin      更新:2023-02-02 18:25      字数:8504
  在世界越来越向战争的边缘滑落时,齐一鸣不仅仅关心着国境之外的事情,本国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理论上,中国不需要一场大战来抵定自己的世界领导权,或者夺取更多资源和生存空间,通过齐一鸣这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掌握了上合内的全部资源,如果要彻底消化,至少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而中国也远远没有到发展成熟的阶段,虽然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个国家从贫穷落后,成为了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说,仍有一些差距。


  中国的经济在齐一鸣计划的蓝图下发展,不存在另一个位面中“市场换技术”、“低附加值中低档产业为主”、“沿海先富,内地等着”等情况。因为齐一鸣可以提供大量技术甚至高端的技术人才,所以中国用了数年时间吃透吸收,最终转化成了一个技术性大国。


  十几年的时间,也创造了比另一位面多出数倍的人才和高技术劳动力。这主要归功于在本位面,齐一鸣从开始就特别重视教育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国家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同时民间教育产业的发展也是蓬勃。齐一鸣一面利用红警基地提供的人才作为种子培养新的人才,一面也花重金在全世界搜罗师资力量,即便不能常驻中国,做上一段时间访问学者也可以。这就促成了中国在十几年中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几千所高等院校。


  更多的大学自然批量生产出了更多的大学生,曾经齐一鸣听人说中国大学生像呆头鹅,没有创造力,缺乏交际力,性格也不好,竞争力缺乏,大学扩招属于粗制滥造。不过后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齐一鸣觉得,即便中国大学可能比起外国名牌院校确实差,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大比例的优秀学生,还是使得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库。中国能够培养100个软件工程师,美国可能只能培养个位数,即便是这一百个工程师平均来说不如美国工程师,但是里面拔尖的几个也不比他们差,而且水平一般些的却能胜任一些基础工作,而美国没有足够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事。


  所以,人才的培养不单纯在于人才的优秀程度,而很多时候在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其实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社会继续教育也是齐一鸣打造中国教育产业的一大部分。有相当一批已经工作的人,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感觉越来越跟不上形势了,所以公司和企业一般会公费为本公司员工提供这样的再教育机会,而这些教育就被外包给一些教育机构,有些可能是高等院校,有些则是专门的培训机构。


  这些培训机构可能涉及各个领域,不过大都是比较偏实用类和技术类的,有些教师甚至直接是一些企业里的高级工程师之类。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也有一些比较通用的课程,比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外语之类地科目。


  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因为上面有政策,所以都需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而政策上如果通过学习取得新技能的员工是有奖励和晋升机会的,所以很多员工也对此比较认真。


  再有就是一些针对青少年的课外教育机构,另一位面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新东方外语培训,而本位面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除了学校内课业的辅导班,还有各种兴趣爱好,如音乐、美术、武术、舞蹈等,基本都已经形成了正规的产业化,一些比较大的培训机构在全国有几百家分校。


  这样一来,中国的教育产业自然成为了相当重要的一个产业,特别是居民收入不断攀升的时期,中国家长都比较舍得给孩子的教育上花钱,故而教育产业的扩张相当迅速,同时也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进入这个行业。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劳动人口,而且这劳动人口的素质和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初时,齐一鸣还可以不挑,什么样的产业都搞,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化中国庞大劳动人口的重要产业。轻纺、玩具、皮革等产业在中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发展,也不断地接纳了一批批走出农村的农民工成为工业劳动力,并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改革和城镇化。


  如果是正常发展,中国大约还有十多年时间慢慢地遇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的瓶颈,然后逐渐地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转移成高新技术产业。不过由于中国发展的均衡又迅速,人民币也在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到如今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是很好做了,竞争力比较差的企业大量被淘汰,而又出现了失业人口,使得中国面临比较大的劳动力转型问题。


  除了国家搞了一些扶助计划之外,提升这些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的劳动能力外,有序将其引导进入其他服务产业也是比较靠谱的。而不管怎样,他们都需要职业技能的提高,教育机构和教育产业就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了。可以说,在很多国家,金融、地产是比较典型的服务业,而在中国教育产业的壮大倒是让人没想到的。


  另外一个十分冲击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则是齐一鸣在红警基地升入lv3后为中国产业界引入的几乎不需要劳动力,而且能够进行复杂生产任务的机器人生产线。红警基地的机器人技术在lv3之后迈入了全面成熟期,其实能够生产战斗用的恐怖机器人,生产工业用机器人自然不成问题。基地升级后,工业用机器人的生产价格大幅降低,而且齐一鸣也富余大量的产能可以投入生产这些东西。


  特别是新一代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更加简单,而且能力更加强大,故障也更加少,这种新技术已经逐渐开始显露出取代正常人工的能力了。特别是在一定的规模上采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能够产生更大的效应。


  如果中国是一个人口不算很多,劳动力匮乏的国家,有了这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估计都会乐开了花,但是中国有着数亿劳动人口,本身的就业问题就是个庞大的负担,结果现在还有机器人来抢走就业,只能是让情况更加乱套。


  所以即便齐一鸣拥有了大规模生产机器人生产线的能力,但是也不敢轻易将其推广,还是主要在比较缺乏生产能力的产业中试行。比较高端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对一些制作工艺复杂、要求比较高的产品进行加工和生产制造,而采用人力进行,可能成效就不如工业机器人,所以在一些大型精密工业上,有其类似军工业、光学制造、精密机械生产上,齐一鸣增添了大量的产业机器人,用来增强他们的产能。


  保守估计,在采用大规模工业机器人之前,成飞能够年产歼击机120-160架,而在采用大规模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之后,其产能瞬间扩大至了年产300架以上,翻了产不多一倍。而且这还是同等单位上计算的,如果成飞扩大规模,其产能有可能比得上欧美数家飞机制造厂加起来的数字。


  不过在齐一鸣的蓝图中,未来大量进行简单重复劳动的产业,都将被转移给这些不会累也更精确的工业机器人身上,而更多的人类劳动力可以被解放出来从事更多有创造力的工作。齐一鸣也从来不觉得文科或者艺术类行业对于强国百无一用,反而工业能够强壮一个国家的筋骨,但文艺类的东西可以充实一个国家的思想和灵魂。如果是灵魂空洞身体强壮的人,是不可能健康的生活和发展下去的,早晚是会出问题的。


  更多的人投身文艺工作,不管是做音乐、拍电影还是搞动漫,都是为中国进行文化输出,并且发扬本国的文明文化,有的时候能够形成的力量,比一些比较刻板的产品更加巨大。


  现今中国还是在努力平衡国内的就业问题,并且慢慢将国内庞大的农业人口转化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第三产业。在这方面,广大的中国人腰包鼓了之后,消费力十分强大,这就给了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扩张壮大的一个条件,人们越来越对餐饮、文娱、物流、教育等方面需求增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中国有了更好的地方来消化自己庞大的劳动力。


  当然,齐一鸣也不着急一口气全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不远的将来,面临一场大战的中国必然开启战时状态,那时候不管什么市场不市场,经济不经济了,一切都以完成国家战争需求为转移,大量的劳动力会在这个过程中被立即吸收。而战后的重新调整,显然能够回旋的余地就变得更大了。


  613新电气时代


  红警基地本身就能够建造聚变电厂,虽然建造周期长,投入巨大,但是能够产生的电能,一座就能抵得上数十座普通核电站,效益上来说就很划算。齐一鸣长久以来都是建造富余的红警电厂,并将其接入国家电网,供给国内民用。而且他之前也打造了众多的泰斯拉磁电厂,更有大量的新能源电厂,如风电、地热、潮汐能电厂等。十几年时间的发展,中国的发电量也早已超过美国,并且能够充分地供应城市和乡村居民,就算是比较偏远的地区,只要有人就有电。


  而聚变电厂的上马,必然会给中国提供更充足的能源,这就意味着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也能够进展更加大型和先进的项目。有的时候电力和交通一样,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环,严重限制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当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高,利用效率好时,自然能够促进本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自然有利于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除了齐一鸣自己打造的红警聚变电厂,国家在掌握了聚变反应堆技术之后,也开始尝试着打造自产的核聚变发电站。经过多年筹建,终于在这个时候,第一座纯自产的核聚变发电站成功建立起来。而多位中央大佬也拨冗前来,象征了这座电站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齐一鸣也很有兴趣来看一看这座由中科院牵头,国家电力筹建的大型聚变电厂,其规模十分的大,一点都不逊于齐一鸣的红警聚变电厂,自然在外型上不可能有红警建筑那么科幻,但是庞大的占地面积和极富现代主义粗犷风的建筑,还是更容易让人家感受到这背后蕴含着的国家力量。


  他例行的装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混在参观的队伍里,身边的人要么是高官,要么是科学牛人,也没有多少人注意他。旁边有一个貌似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在感叹道:“……研究科学技术真的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咱们说了好多年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还有多少年用完之类之类的话,要是人类的科学技术没有突破,找到新的能源,可能人类文明的发展就陷入冬天了啊。现在我们搞出了核聚变,等于朝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呢!”


  科学人员们不太会考虑什么国际竞合的问题,更多的是在技术本身或者全体人类的角度上思考。不过齐一鸣却很清楚核聚变的出现和应用对于中国在争取未来世界领导权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现代社会发展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动力,也就是能源。谁掌握了能源,谁就等于掐住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命脉,特别是一些国家小、能源匮乏的国家,更是将能源安全作为自己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


  另一位面中美国掌控世界霸权的一大因素就是因为将石油跟美元挂钩,同时对世界几大产油国都享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同时遍及世界的海外美军控制着能源输送的航道,卡住了中国等一批国家的生命线。再比如,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希望欧洲盟友对俄罗斯进行强力制裁,但是欧洲天然气基本指着俄罗斯供应,如果俄罗斯掐断了供应欧洲的天然气,对于欧洲诸国的经济损失是重大的,所以欧洲国家顶着压力不敢对俄罗斯出手过大。


  本位面中,中国提前布局,在印度洋沿岸打造了众多的海外基地和军事据点,就中东石油而言,中国才是掐住世界其他国家石油命脉的主,而美国的石油-美元链条在中国的调戏下显得越来越淡薄,而人民币也因为跟石油的交易结算而变得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在千禧年上合组织内部的新人民币发行之后,恐怕对于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打击更加的大。不过石油这东西还有着一些不好的地方,首先它不是无限的,而且供应本国的话需要大量从外进口,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单纯从自给的角度来看,核聚变电厂能够提供比石油更加安全的能源供应。齐一鸣打算一手继续抓石油,一手猛扩聚变电力,从根本上掌握世界能源,从而来决定世界的主宰。想到这些,齐一鸣再看这座发电厂,更加心情澎湃,它不再仅仅是国力的象征了,而且国运的寄托。Lv3基地解锁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超导体材料,比如用于聚变反应等离子约束的金属氢就是一种,另外还有被称为“黑金”石墨烯,以及其他一系列类似产品,这些都是可以提高输电效率的材料,未来输电网络也会更加清洁、高效和便利。


  而且利用电网,中国还可以将大量的富余电力输送到上合盟国,或者输送给其他国家作为一种营收,就像是出口石油一样,不过相对来说出口电力比出口石油更加干净,对本国生态的破坏也更小。


  除了从能源本身上有较大的提升,在能源具体的利用上,中国更是有一大批方兴未艾的新技术产品正在慢慢推出并走入市场。它们的出现和使用,更多是在面貌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国内一些大型的汽车生产厂商,都纷纷看好了电动汽车的新领域。其中主要的两大电动汽车类别是燃料电池汽车和石墨烯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的技术利用非常广泛,绝气推进的常规潜艇就是使用这种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可以直接冲入氢气,然后在车内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汽车用电动机行驶,其效率比普通燃油发动机汽车高10%以上,而且将会更加清洁,有利于打造环境友好社会。


  而石墨烯电池汽车在成本上比起燃料电池汽车高不止数倍,即便是齐一鸣现在掌握了石墨烯的生产技术,不过成本还是相当高而且供不应求。石墨烯电池有着电储量极大,充放电速度极快等让人惊艳的特性,量产型的石墨烯电池汽车能够一口气跑上千公里,而充电仅需要数分钟时间。可以说石墨烯电池汽车就预示着未来。当然,这种汽车暂时还没有上市,即便是上市,恐怕也会是天价,主要还是打拼奢侈汽车市场。


  石墨烯电池的特性让其在军用领域更加受宠,不过其要求也变得更高。军方有数十个重大项目,都是在测试使用石墨烯电池为动力,或者具有石墨烯材料的武器组件的可靠性和先进性的。军方热切希望出现能够具有更强机动性的电动坦克、装甲车,甚至希望有能够具备更远航程和作战半径的飞行器,虽然这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实现,但是方向是明确的。另一项电力上的重大应用,则是齐一鸣提出的“城际超高速快轨计划”。该计划将采用时速20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列车,在全国各大城市兴建,沟通城市及城市周边乡镇、县市,让人力、物流等以更加快的速度流通。这是扩展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京师这十几年发展中已经明显出现了拥堵和住房困难的情况,不少人为了上班需要起早贪黑,乘坐数小时的公交车。而如果城际超高速快轨兴建完成,可能居住在河北某地的职工可以七点钟乘快轨出门,八点钟就能到达工作地点,疏散了拥堵的特大城市,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