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相互找事
作者:admin      更新:2023-01-24 18:45      字数:19585
  临沂,张野的办公地内。


  英国驻中华帝国公使朱尔典。领着一群西方列强公使一起围在了这里,今日,他们必须要得到一个准确的回答,否则的话,不排除采取其他的措施。


  他们已经受够了这种日子,再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自从张野的中华帝国崛起之后,英法等欧美强国纷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基本上已经丧失殆尽,这绝不是他们能容忍的事情。


  之前自己有人质在张野的手中,而这段时间人质已经全部被释放。他们的腰杆自然也就硬了起来,找张野来算账,要说法,也不是没一点底气。


  “皇帝先生,要代表大英帝国,要求你必须要撤离使馆周围的军队,并且不再限制在华英籍人员的自由,否则的话,我们将会采取严厉的措施。”刚一开始朱尔典便是一剂猛药,直接将话说死。


  而留给张野的选择,也只有两个。要么听他们的话,撤走军队,不再管这些列强在华的行动自由。要么就是拒绝,等着他们来制裁自己。


  到底是英国人,有强大的海军作为根基,在这里他们也敢硬起来。看法国,他们虽然同样号称强国,但是在英国人面前却乖的跟个什么似的,连话也不敢说,英国人说什么,他们也只有点头的份。


  “我要重申一点,这里是中华帝国。作为我国的军队,我们有权利将军队驻扎在任何我觉得有必要驻扎的地方。这是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主权,你们无权干涉。


  另外我还需要提醒一下诸位,你们现在是非法入境,我没有将你们抓起来当偷渡客就算是给你们面子了。还有其他的事情吗?有的话就赶紧说,没有就哪来的回哪去,我很忙的。”张野同样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朱尔典的提议。


  什么狗屁的强国,你也只是在海上强大而已,你想制裁我,那好啊。你就尽情的制裁吧,看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现在的列强,说白了就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口水就泛滥的主。真要是跟他们真刀真枪的干上了,最终谁哭鼻子还说不定呢。英国?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发展了那么多年,张野也就没有在海上打败英国人的底气,在陆地上,张野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完虐英国人的陆军。


  海军固然很重要,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兵种还是陆军。哪怕你英国海军把我整个中华帝国给包围了又能怎样?我大不了放弃沿海,撤到你大炮的舍城之内。


  你的海军打不着我,陆军又不敢登陆,我这边照样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你能奈何的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只要陆军没有到达的地方,都不算是占领。哪怕你用舰炮把一个小岛炸成了无人区,你的陆军没有登陆,也不算是占领。


  现在张野就是摸准了英国人的脉,所以对他们那是一点也不害怕。现在自己的舰队正跟着美国舰队在菲律宾磨合呢,而且上半年美国有交付了四艘战列舰,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拥有了十二艘战列舰。


  哪怕真的是打起来了,在远东这块地皮上,英国舰队也未必会打的过中华帝国的舰队。英国虽然很强大,但远没有达到可以完全控制全球的地步。


  在远东地区,英国舰队的主力军舰都是在欧洲淘汰下来的军舰。其他国家之所以不敢得罪英国,无非也就是担心打了他这支落后的舰队之后,英国再派更强的舰队过来,到那时候可就打不过了。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担心,但张野却一点也不怕。十二艘战列舰,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歼灭英国的远东舰队。到时候等英国从本土派来更强大的舰队,他这边的舰队也该增加到十六,或者十八艘战列舰了。


  到了那时,英国人照样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英国人也还要考虑到他们在欧洲地区的军事力量,如果抽调了太多的海军,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野心,到时候再来个军事竞赛,一战可就彻底的爆发了。


  所以,张野觉得自己不是应该害怕的那个。而真正应该担心的应该是英国人才对,他们很快就该地位不保了。远东?恐怕早就该无能为力了吧?


  “你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应该出现在你这个皇帝的身上,你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朱尔典愤怒的咆哮着。


  英国国内已经给了他很大的压力,香港那边的发展很快,英国也尝到了很多的甜头。可是在大陆地区,整个发展基本上陷入了倒退,一天不如一天。


  而英国现在正在进行着战争,所需要的资金是庞大的,他必须要想尽办法从远东得到利益,否则的话,英国根本就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舰队。如果没了舰队,大不列颠也就没了。


  “我负不负责任你说的不算。而且你觉得我有必要听一个非法入境的人来跟我提意见吗?朱尔典先生,请摆正你的位置。”张野再次提醒道。


  “那好,我不跟你说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谈一谈合约的事情吧。合约签订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而你却一直未曾按照合约内容来做,对此,大英帝国感到很失望。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将会派遣更多的兵力过来保护我们的资产。”朱尔典似乎是被气疯了,以往的朱尔典,可是从来都不会发这么大火的,哪怕是在生气,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发火。


  一方面被英国本土逼的走投无路,而另一方面,却被张野逼的没办法跟国内交代。如果朱尔典可以做主的话,他恨不得立刻派兵荡平了中华帝国。


  “我就是在按照合约在办事,不然的话,你以为你英国,还有你们法国,能坚持到现在吗?特别是英国,如果我不按照合约,你觉得现在你们还能掌握着香港吗?朱尔典先生,说话之前请动动脑子好吗?你这么做,会很容易让我觉得你是在向我下战书,万一我要是误以为真,派兵把香港也给收复了该怎么办?”张野微笑着说。


  话外之意也很明确,就是警告你英国,现在你没资本跟我谈。你唯一的资本就是海军,可我不怕,大不了将制海权给你,我损失的顶多就是沿海附近几十公里的领土而已。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就凭英国陆军的那点战斗力,好意思出来丢人现眼吗?


  “你……”朱尔典浑身颤抖的指着张野,气的简直说不出话。


  当了一辈子的外交官,却从未见过这样厚脸皮,甚至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人。一点也不考虑后果,做起事来更是随心所欲。


  如果将朱尔典放在后世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很惊讶。因为在那里他能看到张野的影子,或者说跟张野做事方法一模一样的人。


  那就是朝鲜的三胖同志,做起事来不经考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可若是真的仔细一分析,就能得出其中到底哪里不同。


  三胖同志本身就属于弱国,他基本上没有跟其他国家抗衡的能力,唯一的底牌便是站在他身后的两个国家。可三胖却以此来要挟老大哥,而老大哥也有自己的顾虑,虽然小弟不听话了,但也还的继续支持,否则的话,损失将会更严重。


  两人虽然做事的方法大同小异,但张野的地位和实力却远远的超过了三胖同志。若是非要说出个一二三四,那么也很简单。三胖同志属于意yin类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是要这么做,不服你来打我?

  而张野的做法虽然也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服你来打我的类型。可是将两者背后的实力拿出来一对比,就能分出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中华帝国现在的海军虽然很弱,但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至于陆军,虽不敢说站在世界之巅,但也是世界之最的几个国家中的其中之一。联军虽然很厉害,但是在中华帝国,你也照样不是我的对手。


  而我目前的战略就是战略防御,只管本土,不往外扩张。这时候你若是不服,就只能攻进来,可攻进来的话,谁也不敢保证可以打败张野。这,就是张野的底牌,同时还有装甲部队,一旦装甲部队被投入战场,列强将败的更加体无完肤。


  “对了,有件事情我得跟你说道说道。东莞那边的英军你们还要不要了?如果不要的话,我这就让人去收了。”张野再次开口道。


  之前是因为他不想找英国人,也没打算立即就收复东莞。之前中华帝国没有统一南方的时候,英国趁乱派兵占领了东莞,打算将东莞强行纳入控制范围。


  底下的部队已经好几次提出申请想要拿下东莞,甚至是香港。而张野担心事态扩大化,所以命令他们暂时监视东莞地区的英军。


  现在朱尔典既然找上门了,那就不能便宜了他。张野就是要告诉朱尔典,不是只有你能来找我麻烦的,我也能随时的去找你的麻烦。rs

  第二百章:办学


  面对着张野的威胁,朱尔典一脸的无奈,但内心中却充满了愤怒。从来都没有人敢这么跟英国人讲话的,哪怕是法国人也不敢。


  朱尔典只觉得英国的尊严受到了侮辱,而做出这一切的,只不过是一个刚成立一年多的国家。这是他无法接受的结果,也是所有英国人都无法接受的结果。


  “我想你应该明白的,一个优秀的领袖,是不会为自己的国家树立太多敌人的。”朱尔典再次开口道。


  张野的做法让他感到束手无策,同时又很无奈,但更多的,他还是希望可以让英国人的利益得到保障。英国人已经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可现如今却到了这种地步,他不甘心,整个英国都不甘心。


  “我接受一切公平的交易,也会尽全力保护那些合法的交易。对于一些我认为不公平的交易,对不起,我无法做出这样的承诺。”张野强行忍着心中的愤怒,低声道。


  现在还是实力不太行,若是自己的实力能跟上的话,他现在早就拍桌子骂娘了,甚至只要朱尔典等人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立即就会派军队去灭了他们。


  只是现在自己的实力还达不到那种程度,国家刚刚统一一大半,目前西北和西南两片区域的领土还没有收复。各地的新兵正在训练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跟英法列强叫板。而现阶段中华帝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工业,收复领土。


  在这两项任务没有完成之前,张野必须要忍着,哪怕他们打到家门口了也得忍着。小不忍则乱大谋,张野很清楚这个道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会来见这些列强的公使,否则的话,随随便便的派一个人打发走他们便是了。


  这次张野也是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是要告诉他们,我中华帝国可不是任由你们随意欺负的,我们不是清帝国,我们虽然再忍,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反抗的能力。


  “我想你对我们有些误解,首先,我再次声明大英帝国的意思。我们绝对会按照中华帝国的规矩来办事,我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而我们所要求的,就是免税以及中华帝国方面的支持。其他的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接受你们的要求。”朱尔典继续说着,丝毫没有任何的放弃。


  想要英国恢复以往的微风那是不太可能了,至少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到的。朱尔典只是希望可以先通过商业方面,让张野做出妥协,然后在慢慢的向其他方面靠拢。只要英国人掌握了中华帝国得一些命脉,就不怕他们不乖乖就范。


  “哼,还真是做的一手好梦。如果换做是你们英国,你觉得你会同意这样的要求吗?如果同意的话,那好,我们签订相互免税的协约如何?”张野愤怒的一拍桌子,指着朱尔典的鼻子说道。


  免税?想的美,一个国家就靠税收在支撑着,给你英国人免税了,那其他国家呢?是不是也要跟着免税?我国产的商品该怎么办?难不成让国产商品一直走廉价低端商品不成?


  今天要是同意了朱尔典的要求,那么明天就会有其他的国家找上门来也这么要求。税收,是一个国家主权完整的一部分,前清末年不就是把税收交给洋人来抵押战争赔款了吗?所有的数字都是那些洋人统计出来的,至于他们有没有在这中间搞一些事情,谁也不知道。


  英国人的口气越来越大,张野也不是什么善茬,对于公平交易的事情,张野拍手欢迎,但若是有一些不公平的,那就很抱歉了,他绝不会这么干的。


  就好像跟美国人的交易,张野能从美国那边得到利益,而美国人也从张野这边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所以两个国家才能合作的那么愉快,中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矛盾。


  张野直接起身甩门而去,跟这帮人谈话也谈不出个什么结果,暂时就让他们先嘚瑟着吧,等到中华帝国真正的强大了起来以后,看他们还怎么嘚瑟。


  办公室内,张野与徐世昌二人正激烈的争吵着。显然,两人不知道又在哪一方面产生了分歧。虽然徐世昌从来都没有胜利过,但却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据理力争。这倒是让徐世昌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魏征的感觉,总是能不惧怕皇权,只要自己认为是错误的,就要去辩论一番。


  哪怕最终不能制止,也能让张野在完善一些他的方案,确保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而刚开始的时候,徐世昌还有些不太满意,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检验,张野所做出的决定正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也就让徐世昌渐渐放下了心,所以很多时候两人尽管是在争吵,但最终很多时候也都还是在按照张野的意思来办的。


  只是今日,两人因为学校的事情争论不休,谁也没有让步的打算。


  “皇上啊,不是我说你。帝国现在根本就承担不起这么重的财政负担,单是发展工业,修路就能拖死财政,哪来的那么多钱来办学?”徐世昌一脸的茫然,想象张野的计划就觉得可怕,要是真这么办了,还不把国家给拖死?


  虽然他知道张野的做法很好,而他内心深处也是支持张野的。可是考虑到现实的情况,这么做显然是不行的。有多大的缸,就装多少的水,这才是徐世昌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他看来,张野的这个决定显然是有些草率,未经思考的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我们的人才已经是断档阶段,若是再不抓紧,在不广撒网的话,以后该怎么办?我们这一批人总有老的时候,而且也就这么点人,根本不可嫩支撑起全国的需求。现在苦点没什么,我们还能撑下去,可到了以后,当欧美列强逐渐的将差距越拉越大,我们不是又要回到晚清时期了吗?”


  张野一脸忧心的说着。


  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也是有过考虑的,而且以政府目前的经济能力,也并非完全做不到。他们完全可以削减一些其他方面的支出,将这一部分用在办学上。


  而张野的意思是,由国家出面负责建立几所大学,并负责他们的开销。其余的小学,中学以及高中,则由各地政府来负责。同时,国家按照每个地区学校的数量,每年为各地拨付一定的教育专款,以此来减轻地方上的财政压力。


  但是这个决议却被徐世昌给否定了,徐世昌的意思是,办学可以,这是好事。但所有的支出并不能让政府全部承担,因为他们承担不起。所以,学生入学必须要交纳学费,不求盈利,只求可以养活学校就行了。


  可按照现在的工资水平,教师的工资也一点都不低,甚至比一些工人还高一些,虽然平均到个人,并不需要缴纳多少的学费,但张野还是觉得由政府出钱比较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留在国内,不会像后世那样,让很多优秀的人才流失。


  “你的想法我个人很支持,但是我现在代表政府正式的回应你,政府没有这个能力,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暂时都没有这个能力。”徐世昌老脸一横,管你怎么样,反正就是死活不同意。


  “要么这样吧,学校由政府负责出资建设,至于学费方面,每个学生每年两块钱吧。一块钱是学费以及书费,剩下的一块钱是全年午餐的费用,如果需要住宿,则需要补交早晚两餐的费用,也就是每年四块钱的学费。剩下的亏空,则由政府来填补。”张野想了下,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


  他知道,现在政府的确没有这么多的精力来办学,大量的资金都要用于工业发展以及基本建设,维持一所学校虽然要不了多少钱,但长久下去也会让政府吃不消的。


  以万人规模的学校为例,五十人为一班,那么全校就有二百个班,小学所设科目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四科。其中语文与数学为主科,每两个班就要配备一名代课教师,这就是两百个教师。思想品德以及自然为辅科,每四个班配备一名代课教师,则需要一百名教师。


  总共算下来代课教师为三百人,加上政教处,教务处,后勤等等杂七杂八的部门,教职工至少需要四百人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


  而现在工人的平均工资在三块到五块之间,公务员基本工资为四块。所以教师的基本工资也得是四块,但需要根据职称慢慢的上调。暂且按四块一人来算,一个月单单是学费就要支出一千六百块,一年下来就是一万九千二百块。如果在加上一些领导的薪资差额,平均每年单单是工资支出就需要至少两万块。


  加上维护,消耗,等等,平均一年下来至少需要三万块的消耗。就这还不算建造学校呢,只是维持就这么多的钱。而且一座城市拥有一所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起码要有两所以上,中学一至两所,高中一所。若是按照这个配置,每年则需要投入几十万的资金来办学。


  这越往上,耗费就越多。特别是初中和高中,又增设了一些科目,这代表着教师的数量要增加很多。rs

  第二百零一章:我出全资

  徐世昌不停的在心中算计着王林的话,但最终还是只能摇头否定。既便是如此,规模也太庞大了。


  全国有那么多地方,别的不说,单单只是一个省,少则十多个市,多则二十。这么多加在一起,单单是每年的教育经费就要几百万,如果全国加在一起的话,恐怕得上亿吧?

  虽然日后维护起来的费用不会这么多,可到那时还是要建新的学校的。因为按照王林的计划,适龄儿童是都要进入学校去上课的。只是这一条规定,就足以让每一个市都至少需要几十所学校才能满足需求。


  “不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还得严格控制学校的数量。这建设学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徐世昌说。


  “我说老徐啊,这规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咱不会想点别的办法吗?例如工业园区,那里有几十万的工人,这就是几十万个家庭。我们完全可以让每一个工厂拿出一部分钱来,然后由政府出地皮来建设学校。这样的话,工人们等于一家人都可以待在这边,对工厂的发展以及扩建是很有利的。”张野笑着说道。


  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但却可以利用那些工厂来办事。那些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现在一个个的可是富的流油。


  而且现在工厂高层的工作任务也早就改变了,以前是想尽了办法的提高产量,然后去拉订单。现在的情况完全转变了,他们已经不需要再去想办法提高产量,更不需要去为订单发愁。而是不断的在基层跑着,对工人们驱寒温暖,生怕这些工人被别人给抢走。


  对于他们来说,工人就是他们的财富,只要这些熟练的工人还在,他们就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货物产出,利润也能源源不断的进入工厂。


  别以为张野什么也不管不问的就非要这么干。其实在此之前,张野还是做过调查的。也正是在得知了这种情况之后,他才会这么决定。


  工业园区无非也就是建设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以及一所高中一共三所学校。这对于数百家工厂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一个工厂拿出来一千块就能解决了,而且后续又不让他们负责维持运转。


  其实按照现在的物价,建一所学校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钱。地皮由政府来出,他们只不过需要买些建材,然后雇佣一些工人来建房子就是了。现在一间普通的民房,所有成本加在一起大约需要十多块钱。如果是现在最流行的红砖楼板房,一间大约需要三十两银子。


  而修建教室的话,一间大约需要七十两银子,两间需要一百二十两银子,三间则只需要一百六十两银子。这个是因为中间有一道墙是可以两间共用的,不用在单独砌墙,中间也没有那么多的墙,只需要加上一道房梁就可以了,最贵的还是钢筋。


  当然了,价格是按实际情况来决定的。例如民用,不管是百姓个人,还是工厂使用,这些东西都是按照市场价来买的。可如果你能得到政府的批文,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从国营工厂拿到成本价的价格,另外在加上运费。


  如果这么搞的话,三间教室只需要一百四十两银子左右就能建起来。而三间教室就能容纳一百五十个学生上课。


  台儿庄工业区,作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个大型工业区,这里的地位被凸显的特别的重要。目前中华帝国几乎所有热销的产品,几乎全部来自于这里,而且还是供不应求。同时为了保证工业区的正常运转,政府甚至申请了派遣部队进驻这里,负责拱卫工业区的安全。


  在其他省份的工业区内,政府在建设的时候也有过考虑。基本上都是大家商量好的,比如说,我生产布匹,哪一片是我的销售区,那么这一片你的货就不能进来。当然,如果我的产量不足,不足以供应这一片区域,那么你可以把货放进来。


  同样的一个道理,如果某一个产业的市场已经饱和,那么其他地方在修建工业区的时候,也就不会再考虑这个产业。


  当然,这只是大家商议后的决定。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个决定还没有实施。别的不说,就拿徐氏纱厂来说吧,它是目前整个中华帝国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的纱厂。可如今他的销售区域也只在山东而已。


  每个月平均有百分之十的货出给外省,连山东本地的市场都不能填满。而徐老也更是急的不得了,要不是厂子周围实在是没地了,他都想直接贷款去再将工厂扩建一倍。


  现在的徐氏纱厂基本上已经算是中华帝国的品牌货了,质量好,颜色好,价格还便宜,深受百姓的喜欢。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人也都能买的起这些。


  原本布匹基本上算是半奢侈品,可现在已经慢慢的沦为快速消费品了,谁家一年不添个三四身衣服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徐老,晚辈又来打扰您了!”徐老的厂长办公室内,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一脸笑容的打着招呼。


  “原来是陈副区长啊,什么打扰不打扰的,要是没有你们这些人的帮助,我这徐氏纱厂恐怕还没影呢。”徐老哈哈一笑,直接拉着陈副区长坐了下来。


  以前他们这些人简直就是恨透了官府,因为他们从来都是见礼办事,否则的话,哪怕你哭破了天他们也不会搭理你。


  现在的政府更是一改前态,只要你没违法,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他们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办。当然了,如果你非要送礼什么的,那就请直接送到救贫扶助站去,官员们本身谁要是敢收礼,那等着他的可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同时也连带着送礼人,两人是要一起被处理的。


  “徐老说哪的话,我等食君俸禄,奉命为民,只要奉公守法,我等就要尽心尽力。”陈副区长没有坐下,继续说道。


  向他们这些工业园区的官员,平时只要闲下来就要到各个工厂里去转转,一是检查一下工厂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以及其他的问题。二是促进一下工厂与园区之间的关系,方便以后政令的实施。


  陈副区长虽然不是徐氏纱厂的常客,但也来这里检查过好几次,徐老对他的印象也还不错。哪怕中午在厂里的食堂吃饭,他也是留下了钱才吃的。


  所以,这一次徐老也认为陈副区长是下来检查的。“陈副区长,先歇一会儿在下去吧,大热天的你们也不容易。”


  “徐老,不瞒您说,这次我可不是来检查的。”陈副区长呵呵一笑,坦言道。


  “哦?”徐老疑惑的看向陈副区长,不来检查?要知道平时这些官员们不检查的时候可是从不下来的,难道他有什么事要让自己办不成?

  “是这样的,前段日子陛下签署了一条命令。规定各地人口足五千则需建立一所小学,规模大小,按就读学生人数来定。至少五所小学区域内,要建立一所中学。五所中学以上区域内要建立一所高中。


  想必徐老也知道,目前帝国财政有些困难,难以支撑起这么大的计划,而且还有日后的运作费用。根据陛下的旨意,我们工业区要建设两所万人规模的小学,一所中学与高中同校的学校。所以……”


  说到这里,陈副区长停了下来。其实他也挺不好意思的,这指令上面是下来了,但却没钱。工业园区每月收税的确不少,可大多数都要上缴,而且这笔钱他们也不能动。所以,早上的时候园区开了个会,一个领导负责一片区域,分别上门去游说,希望这些企业能够拿出一部分分钱来建设学校。


  “这样啊?敢问陈副区长,这一所学校所需多少钱财?”徐老想了下,问道。


  至于建学校给谁上,这还用问吗?学校既然建在了工业区,那就肯定是给工人子女上学的。而且他的纱厂也有两千多千工人,是这个园区内最大的企业。无论是从企业方面考虑,还是从其他的方面,这个钱他都必须要出,对于这一点,徐老并没有异议。


  “按照陛下的规划,一所小学大概需要五万块左右,到时候中央政府会给批文的,所以下来估计会在三万多不到四万块。”陈副区长说着。


  这点他倒是没有胡说,一所万人学校,至少需要两百间教室,再加上其他的办公室,仓库,宿舍等等,至少需要四百间以上的房子。而且有些还是要分开建的,还有操场,围墙,等等。算下来的话,单是建设费就得五万左右,即便是拿到了批文,下来也得四万块。


  这都是上面计算好的数字发下来的,所有地区也都要严格按照这个规定去办,建成之后,上面是要验收的,不合格的话,领导们是要受罚的。当然,这也仅仅只是针对万人学校而已。


  “我可以出全资建立一所学校,这没问题。但是陈副区长,我也有事想要麻烦你。”徐老想了一刻钟,最终决定道。


  “徐老尽管说,只要不违反规矩,园区一定会尽全力的。”陈副区长见徐老竟然要出全资,心中顿时一阵兴奋,因为这些学校不仅只是给工人孩子上的,像他们这些园区公务员的孩子也能上。


  “最近我打算将工厂在扩建一下,本来这些钱是用来购置地皮和设备的。可如果建了学校,我的钱就不够了。我希望园区方面可以协调一下,看能不能在建学校的同时,也让我的工厂可以按时扩建?”徐老说道。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我回去跟区里说下,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尽力说服区长,让他同意先批给您地皮,款项可以拖延半年或者一年。购置机器方面,园区会为你做担保的,保证可以从银行拿到低息贷款。”陈副区长想了下,说道。反正这也不违纪,人家拿钱出来建了学校,政府就应该给与一定的支持。


  “那好,徐某就静候佳音了。只要区长同意,我这边立即拨款。”徐老哈哈一笑,说道。rs

  s

  第二百零二章:广州风云(1)


  广东东莞北部,步兵第一集团军第四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在这里集结了一月有余,英印联军以及部分的华人士兵,就在东莞城内与步兵第一集团军形成了对峙。


  双方谁也不敢抢先开火,谁都怕担负责任。但是不同的是,此时中华帝国与英国之间的心态是不同的。因为中华帝国有打败过英军的记录,而英军却从未在交锋中占到过任何便宜。


  英军的强大,也只是在某些方面而已,其实陆地上的英军,还真就不怎么样。否则的话,一个英布战争又怎么会拖延那么久的时间?而且英国人在战争中可是占尽了优势的,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英军都不吃亏。


  甚至可以说,离开了海军的英军,其战斗力也就那样,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甚至在很多时候,英军都还活在虚幻之中。只有将他们打怕了之后,他们才会认识到自己原来已经落后了。


  英国人的高傲,是他们堕落的源泉。


  广州城内,第四军的军部所在地。第四军只有两个师的兵力,这点与其他的部队都一样。仅仅只是一个广州,便占据了整整一个旅的部队。


  这里的情况之复杂,远远的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甚至在来到广州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想到,这里竟然会这么难管。


  或许是因为广东靠近香港,英国人也在这里有一定的势力,通过一些宣传,或者其他的方式,让这里的民众思想更加开化,更加活跃。加上现在收复广东,很多一部分人就不乐意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无政府状态要比现在好的多。


  商人不用纳税,很多事情都是他们说的算,百姓不用去担心政府会像以前那样不可靠。虽然成为了无政府状态,但他们却发现列强们对这里的人好多了,从来都不会表现的比人更高一等,甚至很多时候,列强还会放粮出来救济贫苦百姓。


  这倒是让许多广东的百姓对英法葡等列强有了一些好感,甚至在某些人的怂恿下,这些百姓竟然想着要脱离中华帝国,要求加入英法葡等国,成为这些列强的海外领土。


  “军座,今天的传单。”一名少将拿着一沓传单,走进了位于广州城内的第四军军部,脸色有些难堪的递给第四军军长黄建斌中将。


  黄建斌接过了这一沓传单,大概的扫了一眼,心中不由的啐了一声。传单上的内容无非就是在宣告,中华帝国如何不重视他们等等,而中华帝国为了彰显他们的威严,竟然强行将列强的救济点取消,导致广州百姓无饭可食,现某某国家在某个地方从开救济点,贫苦百姓可就近接受救济等等。


  “找到人了吗?”黄建斌看向少将,冷言道。


  “还没有,这群人并不发放传单,而且人数也不少。每天每人只携带几十张传单,然后在人多的地方趁人不注意留下,等我们的士兵赶到的时候,这些人早就不见了踪影。”少将摇了摇头,脸色同样很严谨的回复着。


  “妈的,怎么会这么难找?传令下去,从今天开始实行宵禁,夜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出门,否则即以通敌罪判处。”黄建斌暗骂一声,旋即命令道。


  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广州城内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传单。在他们来之前,这里大多都是布告,在第四军入驻广东之后,贴布告的人不敢了。可却出现了大量的传单,而且传单出现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


  有时大清早的一出门,便能看到门口处丢着几张传单,有时候买份报纸都能掉出来一份传单。而且更要命的是,有些传单上的内容,更是被印在了报纸上刊登出来。虽然取缔了几家小报社,可一些西方列强主办的报社他们却无可奈何,警告他们也不听,自己没有接到命令,也不敢直接做的太过。


  这一个月以来黄建斌的脑袋都快大了,但却没有任何的办法。虽然他知道,这些传单就是列强们找人发的。甚至很多人都这么以为,而本来他是打算直接干掉这些列强的。可谁知道一封请示电报发到临沂之后,却得到了主谋另有其人,列强只是其一的答复。


  “军座,现在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麻烦的方法就是赶紧放粮,设置官方施粥点,否则的话,城内民心不稳呐。”少将一脸难办的劝着,虽然他也知道这事根本就办不到,可他还是要说,看能不能多想点办法。


  “我也想啊,可现在咱们是什么情况?有钱都买不到粮食。妈的,那帮可恶的奸商,别让老子抓到他们的把柄,否则见一个杀一个。”一提到粮食,黄建斌便满脸的愤怒。


  每到一处之后开仓放粮,这是必须要做的,否则不利于快速的稳定地区。像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都还好,因为下手比较快,所以当地的官府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可这些南方地区的省份可就跟北方不同了。整个南方地区,除了四川已经安定之外,其他各个地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因为统一北方与南方之间有半年的时间差,而这半年内也属于无政府状态。当然,这个只是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其实各地还是有政府的。


  这些前清官僚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些事情,所以在这半年之内,他们拼尽全力的去搞一些让人抓狂的事情。例如,打开官仓,将粮食全部低价出售折成现金,一些其他值钱的东西也全部低价抛售。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地皮,这些官僚们甚至直接找上了列强,只要拿钱,他们可以代表当地政府将地皮租借给列强九十九年的时间。虽然从法律上来说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具备法律效益的。可人家才不管呢,东莞以南的地区就是英国人这么来的。


  而英国人也没有拿钱,他们给当时的两广总督陶模开出的价码是保证他全族的安全,并且给他英国国籍,限时将其送到英国定居。


  所以,陶模在贱卖了资产之后,最终在临走之前又与英国人签订了这份租借协议。当然了,英国人的野心可不止这么一点,他们希望得到更大的土地。但是他们也知道,广州一时半会他们是拿不到的,而且他们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准备。


  除了这一份协约之外,他们之间还秘密签订了另一份协约,是广州的租借协约。英国人现在只不过是没有拿出来而已。但上面却印着两广总督的大印,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广州现在也属于英国。


  除了那些官府之外,跟中华帝国作对的人还有不少。特别是一些粮商,之前官府将官仓内的粮食低价卖给他们,现在他们却说没有粮食,并且一一打开仓库让第四军的战士检查。战士们也的确没有发现粮食,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粮食,肯定是被这些粮商藏了起来,但却没有足够的证据。


  距离广州最近的湖北,那里的粮食也不是太多,至于湖南,那里也不太稳定,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所以,以现在的运力,只能保证军队的需求,还远远达不到供应百姓。除非湖南能够立刻安定下来,把湖南的粮食运过来。


  可即便这样,能运过来的数量也非常少,现在一亩地就产那么点粮食,大多都是留着自己吃,要么就拿出来卖,政府也没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收购粮食,也就能保证在山东境内可以百分百的余粮收购,其他地区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就算是不错的了。


  “军座,陛下急电!”两人正头疼着呢,电报兵手中拿着一份翻译过的电报与电报原文一起递了上来。


  黄建斌拿过了电报,先看了眼电报原文,上面只是接听电报的电报员记录的一些代码,如果要自己去翻译的话,也必须要自己拿着电报本才行。黄建斌自觉没那个时间,所以直接看向了翻译文。


  黄建斌看了眼电报上的内容,旋即倒吸一口冷气。不经意间看了眼送电报的电报兵,低声道:“回去告诉所有知道电报内容的人,保密!胆敢泄露一个字的,严惩不贷!”


  “是,军座!”电报兵应了声,旋即转头离去。


  “军座,电报上说什么了?用得着这么大阵仗吗?”少将参谋长黄皮皮紧皱着眉头,一封电报就要动这么大的劲儿,那电报上的内容该有多重要啊?


  “自己看吧!”黄建斌想也不想的便将电报递给了黄皮皮。他是自己的参谋长,这事瞒谁也不能瞒他,对下面的人要保密,那是为了防止泄密,可对上面的一些人还是不能保密的,否则大家都没个心理准备,万一真到了这一步该怎么办?

  ‘如遇**,尽心劝阻,队伍若是离去,自可不必处置。若遇抵抗与对峙,格杀勿论!背后掌控者,疑为孙文,速速找到此人,或杀,或押至临沂,其党羽定要铲除。’


  看着电报上的内容,黄皮皮也是为之一惊,这张野远在千里之外,却对着广州的事情了如指掌?而且还猜到了背后指使的人是谁?还有,他怎么就知道广州要发生游行?难道除了第四军以外,帝国还有情报机关潜伏在这里?


  也不对啊,如果有情报机关潜伏在这里,完全没必要对他们也隐瞒啊,这完全不合规矩,也不符合现实。r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