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各自的抉择
作者:admin      更新:2022-12-29 19:13      字数:9736
  隋军逐渐逼近长安,并在四周大兴土木,砍伐树林,制造器械。热门关中平原,良田无数,大部分落入隋军之手。来不及撤退进入城中的百姓,杨侑并没有采取高压政策,而是派人安抚。


  天下动乱,吃亏的还是百姓,除了少数作奸犯科之徒,大部分是在大势下,身不由已。杨侑派出了大量的使者,安抚各地的百姓,多数投降大隋的郡县,在杨侑的努力下,没有发生骚动。毕竟本身就是大隋的臣民,杨侑在撤离关中之前,数度布施,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如今大隋天子兴王师而来,重新统一天下之势已成,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这天下,将会是何人的。再说了,对于一般百姓而言,谁坐在金銮殿都没有关系,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谁做皇帝不是一样呢?


  在这种情况下,杨侑的安抚很有效果,武功、郿县等地恢复平静,百姓每日出城务农,有条不紊。


  隋军不紧不慢的动作,一度让李建成疑惑,但很快,他就明白了杨侑的诡计。杨侑这样做,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方面,想要等待李神通或者是李世民的援兵,围城打援。另一方面,则是想要耗尽大唐为数不多的粮食。


  再者,长安毕竟是逆隋旧都,杨侑自小在长安长大,或许不忍心破坏先祖的心血。中原最大的几座城市,长安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血,而洛阳,则是杨广的心血。身为杨氏后人的杨侑,必然不忍心毁坏这两座城市。李建成这么一想,便明白了杨侑心中的想法。


  如今看来,杨侑不会急着攻城,就像攻打洛阳一样,以围困为主。李建成认为,必须要加强长安的防守,可是,大唐兵力捉襟见肘,这援兵,要去哪里请呢?


  李建成想了又想,心中始终没有主意。李世民那边,已经希望不大,而李神通那边,究竟能不能顺利抵达长安,还是未知之数,而且,恐怕对战事没有太大的裨益。


  还是需要寻找外援,可是外援在何处?李建成打破了脑袋,也只想到突厥,但在李建成的内心,引突厥人入中原,又是他不愿意的,毕竟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武德三年时,他曾带兵北上并州,抵御背信弃义的突厥人。


  依靠突厥人,是他不愿更不想的,可是,该怎么办呢?李建成良久,没有思量到良策。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隋军逐渐完成合围,期间,李建成数次派骑兵骚扰隋军,却被杨侑设计,败了几仗。自此之后,李建成成了惊弓之鸟,知道隋军早有准备,不敢在轻易派兵出击。


  在这种态势下,李建成数次暗中派使者,赶往河东,让李世民速度支援长安。李世民接到书信,以李靖正在围攻霍邑,侯君集时常在绛郡出没而拒绝。


  时间迅速过去,九月下旬,天气已经转凉,收获的季节即将来到,杨侑继续围城的同时,派兵帮助百姓收粮。此时,李神通率领轻骑,一路绕过拢山,越过北地郡,踏入京兆郡。进入京兆郡之后,李神通不敢轻进,一天只走三十里,深恐中了杨侑的埋伏。


  在一片金黄的麦浪中,杨侑策马缓缓而行,身后,杜如晦、杨侗、裴行俨、罗士信等人随后而行。杨侑策马登上一处山丘,扬鞭指着前方,道:“前方三十里,便是霸上。李建成屯兵三万,驻扎在霸上。”


  “霸上乃是长安的门户,想要攻打长安,必先拿下霸上。”杜如晦道。


  “不急,等到秋收之后,再进行决战。不然毁了农田,百姓少了粮食,朕还需从巴蜀运粮。”杨侑淡淡的道。


  永丰仓还有粮食,却是军资,而洛阳经历多年战火,百废待兴,河南郡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粮食,只有陇西或者是巴蜀才有足够的粮食,但运输较为不便,尤其是巴蜀,需要翻山越岭。


  与其如此,不如暂停攻城,让百姓先收获粮食,日后就算官府要救济,压力也小的多。


  杨侑看着山丘四周的平地,百姓正在奋力收割粮食。而在农田边缘,隋军骑兵正在巡逻,防止唐军偷袭。不过杨侑的担心并没有发生,李建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给了杨侑足够的时间。


  此时,在河东,李世民也在抢收粮食,他一边派兵堵住绛县的出口,一边派兵收集粮食,为了有足够的粮食对抗隋军,李世民将税率提高了五成,百姓虽然不满,可是在强权之下,也只得将这口怨气吞下肚。


  就在河东、关中都抢收粮食的时候,李神通率领的三万铁骑终于赶来,李神通在泾阳驻扎下来。此时,关中各郡各县,除了泾阳、云阳等少数县城,余下大部分都投靠了大隋。


  杨侑之所以不招降泾阳,也是给李神通一条可以通往长安的路。


  李神通在泾阳驻扎下来之后,将临时大营安置在泾阳县衙,再也不敢前进,而是派兵四处打探军情,了解情况再进兵。泾阳县附近,斥候如同南归大雁,进进出出,颇为热闹,军情不断传入李神通耳中,让他忧心忡忡。


  他怎么也想不到,局势居然发展到这个地步,大唐连战连败,如今连命脉粮仓都丢掉了,长安是大城,每日需要的粮食数以万计,丢掉了永丰仓,这仗还怎么打?

  更让李神通想不通的是,秦王居然还在河东,而不是在长安。河东固然重要,但长安才是大唐的国都,是大唐的根本所在!难道传言是真的,秦王有自立之心?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立只会加剧大唐的内耗。两兄弟争斗,只会亲者痛,仇者快。


  李神通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率兵南下长安,李氏家族的荣耀,就在这一战了。李神通收拾一番之后,带足粮草,缓缓南下。


  有了隋兵的帮助,关中各县收割粮食的速度大大增加,而杨侑也实现了他的许诺,关中百姓发现,他们得到的粮食更多了,这让百姓们喜笑颜开,只要能吃饱喝足,生活无忧,管他谁做皇帝呢?

  河东城,李世民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快要被收割完的小麦,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河东各郡,初步估计,上缴的粮食足有三十万石,让他可以度过冬季,李世民相信,一旦冬季来临,隋军很有可能退出关中,届时,关中各郡,便会回到大唐的怀抱。


  长安发生的事情,李世民通过细作了解的十分清楚,而冯智戣、沈光两人镇守龙门渡,虽然令他无法顺利进入关中,但冬季来临之后,大河便会结冰,李世民可以从河面顺利进入关中,或支援长安,或追击隋军,天下还有谁能挡住他?

  就在李世民思考着的时候,房玄龄匆匆走了过来,道:“秦王,王妃来了。”


  是尉迟恭将王妃接回来了!李世民心中一喜,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后方,长孙无臻正在侍卫的陪同下,碎步走了过来。长孙无臻担心李世民的安危,当看见李世民的第一眼,心中放下心来。夫君虽然瘦了,但精神看起来还不错。


  李世民快步走到长孙无臻的身边,上下打量了一番妻子,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脸,道:“无臻,你能安全到来,我就放心了。”


  长孙无臻摇摇头,道:“夫君征战在外,异常危险,夫君安然无恙,臣妾才会放心。”说着,长孙无臻转身,将侍女抱着的孩子递给了李世民。


  孩子已经睡着,李世民瞧着孩子那张粉嫩的脸,心情复杂,他想给妻儿稳定的生活,但如今看来,恐怕很难实现。当然了,李世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但想要对付逆隋,可谓长路漫漫。


  李世民见儿子睡的香甜,将他递给了长孙无臻,道:“无臻,你一路辛苦,还是早些回去休息。”


  长孙无臻脸色一红,点点头,丈夫这话,对她倒有几分体贴之意,让她十分开心。她接过孩子,就要转身,这时,李世民又发话了。


  李世民这时才发现了一丝不同,刚才他只顾高兴,竟然忘记了一个人,尉迟敬德!作为他帐下仅剩的大将,李世民对他是十分倚重,可是,为什么没有看见他?


  “无臻,尉迟将军哪里去了?”李世民叫住了长孙无臻,问道。


  长孙无臻奇怪地看着李世民,道:“夫君,不是你下令让他去办事吗?”


  李世民显得更加奇怪了,他并没有让他去办事情啊,长孙无臻怎么会如此说?李世民奇怪之际,长孙无臻又道:“尉迟将军将臣妾送到蒲坂,便折身回到关中,说是奉夫君之命,还有要事。”


  长孙无臻简单地说着,忽然,她响起了什么,将孩子递给侍女,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世民,道:“夫君,这是尉迟将军临别之时,让臣妾转交给你的。”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声,觉得有些不秒,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他急忙从长孙无臻手中接过书信。书信上写着的几个大字,刺得李世民眼睛生疼,他三两下撕掉火漆,将书信取出一看,脸色顿时大变,手指一松,书信飘落在地。


  房玄龄心中惊讶万分,他弯腰拾起书信,只是瞟了两眼,也不由愣住了。余光扫过李世民,他知道,尉迟恭的决定,对李世民来说,打击极大。


  第一百一十章忠心名利与前程


  秋高气爽,夏日的炎热已经远离,站在新丰城头,感受着即将来到的寒意,杨侑目光看向了西方。。wщ好快。虽然在这里看不见长安的城头,但在杨侑的心中,长安至始至终存在,收复长安,并且不使长安有太大的损失,才是杨侑的终极目标。


  此时,李神通在长安外围的北方驻扎,东、南、西,均为大隋的雄兵所占据,围三缺一之势已成,杨侑在等待,李神通上钩。而李建成被打怕了之后,一直龟缩在城中,李神通同样也不敢出兵,深恐中计。


  杨侑凝视着天空,再有半个月,天气就会转冷,西北苦寒,天气冷的特别快,恐怕再有一个月,就会下雪。即使是那个时候,杨侑依旧不会退兵。有了永丰仓的粮食,杨侑暂时不需要从洛阳以及巴蜀等地运输粮食,这是杨侑的优势,兵精粮足。


  李建成实际上耗不起,不仅粮食不足,而且兵力不足,李建成也是没有办法,想要出击,打隋军不过,不出击吧,多半是等死。这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令李建成无法选择。


  杨侑猜想,李建成还在打着另一个注意,那就是等到下雪,隋军运输军粮不便,自然会退却。但杨侑却深深知道,这一战,一定要收复关中,如此,大隋才能提前休养生息。


  就在杨侑想着的时候,独孤千山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古怪的笑意,到了杨侑跟前,独孤千山施礼,道:“陛下。”


  “千山,武师那边,可有消息?”杨侑淡淡的问道。


  “暂时还没有。据悉,李建成对长安城控制非常严密,戌时不到,便要进行宵禁,为了配合陛下攻势,武师、方德一致认为。此时还不是时候。”独孤千山说道。


  的确还不是时候,长安城中,应该还有三十万石左右的粮食,百姓也有不少的存粮,伪唐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李建成更不是轻易放弃之人,独孤武师、方德此时贸然动手。不仅对杨侑攻城毫无帮助,反而会暴露出锦衣卫的所在。影响杨侑的计划。


  杨侑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发现独孤千山的表情不同,不由有些奇怪。


  独孤千山却是笑了笑,道:“有一个人,陛下一定感兴趣。”


  杨侑颔首问道:“是何人?”


  独孤千山却是笑了笑,后退两步,摆摆手,很快。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在几名隋兵的拥簇下,一名被捆绑的结结实实的大汉被押送到杨侑跟前。此人穿着布衣却难掩一股杀气。仔细看着,眸子明亮有神。


  杨侑忍不住笑了,道:“尉迟敬德,想不到在这里,朕又看见你了。”


  尉迟敬德虽然被捆绑着。身子却站的笔直,他定定地看着杨侑,目光一点都不畏惧。事实上,经历了永丰仓的战事,尉迟敬德已经想通了,秦王能在关键时刻抛弃他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让一心想要为大唐效力的尉迟敬德太伤心了,而他又认为,空有一身武艺,决不能就此浪费,所以他决定投靠大隋。


  如今的局势已经非常清晰,大隋统一天下已经不可阻挡。尉迟敬德虽然不能成为元从之臣,但他知道,大隋就算统一,北方仍然有突厥人的存在,西边,同样有西突厥、吐蕃各部存在。日后还会有大战,只要把握好机会,仍然有建功立业的良机。


  尉迟敬德正是如此想着,才会在为李世民做了最后一件事情之后,立刻赶往杨侑暂时驻扎的信丰县。尉迟敬德名声在外,独孤千山得到消息,自然不敢怠慢,便将尉迟敬德绑了起来。


  尉迟敬德也知道一时之间,是得到隋人信任的,于是便老老实实,被捆绑起来。此时看见杨侑一脸笑意,后退一步,屈膝正要跪下:“罪臣尉迟敬德见过陛下。”


  杨侑上前一步,扶起尉迟敬德,道:“尉迟将军,不必多礼。”说着,摇头示意。


  独孤千山拔出横刀,将尉迟敬德身上的绳子割断,自己退到一旁。


  尉迟敬德被杨侑扶着,心中纠结万分,当初秦王也是如此的礼贤下士,可是后来呢?在关键时候,还不是抛弃了属下?这个念头在尉迟敬德脑海中一晃而过,他也十分清楚,大隋天下绝非薄情之人。


  杨善会、阴世师、张季徇、薛世雄等隋将,都是为国捐躯,除却阴世师,其他人的骸骨,大隋天子均有厚葬。而阴世师算起来是大隋天子的岳父,等到收复了长安,更不会受到亏待。


  从一点来看,大隋天子是念情谊之人,绝非那个殴打妻子,抛弃部下的李世民。当初长孙无垢的事情,尉迟敬德认为只是私德,无关大业,更无关尉迟敬德建功立业的决心。但此时看来,私德,也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决定投靠大隋,尉迟敬德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尉迟敬德拱拱手,道:“多谢陛下饶恕之恩。”刚才陛下呼他是“尉迟将军”,这个称呼十分微妙。


  杨侑笑道:“朕早在巴蜀之时,就听闻尉迟将军之名,如今尉迟将军弃暗投明,实乃大隋之福。朕能得到尉迟将军,何惧突厥人?”


  杨侑的话让尉迟敬德放下了一颗心,虽然决定投靠大隋,但他还是不想面对旧主,尤其是李世民。如今大隋天子说何惧突厥人,便是打算不让他与大唐为敌,避免了尴尬。


  君者,固然要有霸气,也要有宽广的胸怀,天子的善解人意让尉迟敬德更加坚定了为大隋效力的决心,他不由深深施礼,道:“微臣尉迟敬德敢不从命。日后定当为大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杨侑哈哈一笑,为将者,马革裹尸,这是荣耀,尉迟敬德如此说着,杨侑也不便打击他的积极性。


  当夜,杨侑在军中设宴,款待尉迟敬德,席间,介绍越王杨侗、裴行俨、罗士信、高甑生等诸将与尉迟敬德认识。裴行俨、罗士信与尉迟敬德说起秦叔宝,不免唏嘘万分,为一场喜宴添加了一点伤感。


  杨侑并没有给尉迟敬德高位,在他看来,所有人,无论能力有多强,都需要一步一步做起,是金子总是会发光,所以杨侑给尉迟敬德的职位,不过是一名校尉。


  尉迟敬德也很清楚,他刚投靠大隋,又是敌人,贸然高位,必然有人不服,因此也接受了陛下的任命,心中却憋着一口气,暗暗发誓,不能比别人差。


  一场酒宴,最终欢乐散去,诸将都喝的醉醺醺的,杨侑只是微醉,作为君主,他的头脑时刻保持着清醒。尉迟敬德将家人都带来了,所以诈降的可能性很小。


  关中战役,杨侑也不会让尉迟敬德带兵。大隋猛将如云,还不需要一个新降的将领出力,多一手总是好的,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过,尉迟敬德毕竟在长安生活多年,对李建成、李世民的兵力部署应该有一定了解。在必要时刻,杨侑需要尉迟敬德提供信息。


  关中粮食收割完毕之后,隋军做好了准备,将新丰到永丰仓的官道修葺一新之后,十月中旬,大隋主力在杨侑的带领下,朝着长安逼近,与此同时,屈突通、尧君素也带兵逼近长安,形成夹击之势。


  隋军的速度很慢,因为攻城器械非常之多,临车、投石器、云梯、冲车等物,运输的速度比较慢。


  大隋的动向,很快被传回长安,落入了李建成的耳中,李建成接到消息,心中仿佛被压了一块巨石。连日来,隋军停驻在新丰,不进不退,让李建成有些摸不透,费尽了心思。此时,杨侑再度进兵,李建成不需要再猜测,但压力却更大了起来。


  作为老对手,李建成对杨侑甚有研究,杨侑每次进兵,都是思虑过后,有着极大的把握。有时候看起来颇为冒险,但从过程及结果来看,几乎都在杨侑的掌握。所以这一次杨侑再度进兵,会不会有更大的阴谋?

  此时隋军想要攻城,却偏偏不是时候,因为李建成认为,隋军再英勇,也不可能在半个月内拿下长安城,而一旦关中下起了大雪,攻城便不利,难道说,杨侑真的想要像攻打偃师一般,使用诡计?


  长安又不是偃师,那点诡计岂能成功?再说了,诡计使用一次可以,使用两次,便没有了太大的效果,隋军攻打洛阳,便几乎被破了计谋。


  李建成想了又想,觉得唯一的变数,便是长安城粮食不足,恐怕会有兵变。这一点,李建成会牢牢控制,为此,掌管长安各城门的都是心腹,尤其是皇城,更是忠心可靠。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李建成还是决定下令,调李神通的数万铁骑南下,与长安形成掎角之势,巩固长安的防守,只要等到冬季,或许还有机会。李建成如此想着,立刻修书一封,让人赶紧送给李神通,同时,加大巡逻力度,尤其是宵禁之后,更要特别注意。


  看着部下离开书房,李建成慢慢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只见屋外,天色阴沉,乌云已经压到了城头,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李建成默默看了半响,咬着嘴唇,不管怎样,他会奋力拼搏,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担心的是,父皇一旦得到真实的消息,恐怕身体会支撑不住,那个时候,外有强敌,内有更迭之忧,大唐恐怕真的难以支撑了。


  唉,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李建成如此想着,眉头依旧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