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再起风波
作者:admin      更新:2022-12-15 19:18      字数:15747
  未名宫不远处的几间地下密室里,尽管为了隔音做了很多手段,可是因为这时代的技术终究有限,依然时不时的隐隐的传出哀求的声音。


  一名年纪并不算太大南洋女孩儿正是第一个下狠手的孩子,至今已经在这陶制的瓮中坚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了。


  “说!你是不是受什么人指示?”负责审讯的一名内情部二三十岁的女子再一次口气严厉的问道。


  “我。。。没有啊。。。我真的不知道那个人就是圣主。我只是一时兴起糊涂。。”


  “还在装?那好。你就在这里呆着吧!你放心,不会轻易的就死掉的。”这名负责刑讯过很多女人的内情部女子觉得已经有了一些门道。如果遇到逼供,大部分心中没有鬼的人经不过几次刑甚至单靠吓就会让说什么说什么,甚至随口为自己捏造罪名,只求速死或者摆脱危险。而能挺这么长时间还似乎很韧的人,那必然是其中有一些蹊跷了。这样的话,她也坦然的对前来看看的柳香等人讲过了。


  柳香似乎觉得这种刑罚似乎看起来完全不怎么吓人,也并不会有太大的剧痛,就问道:“当年武氏当政的时候似乎有请君入翁的典故,可是我却不明白,这种刑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看起来似乎还不如夹棍火链一类的。。。”


  “夫人这就不懂了。用刑,除了威慑性,最重要的是痛苦的可持续性。刑罚的可持续性;比如老虎蹬或一些火刑,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巨大痛苦,但是只要人犯能够挺过这种短时间内的痛苦,其皮肉与肢体的感觉就会遭到破坏,很多都是如此。这‘请君入翁’妙就妙在虽然短时间内的痛苦不如绝大多数刑罚,甚至不如打板子这些。但重要的是可以持续比凌迟更长的时间,还不会给人犯带来短期难以恢复的伤害,掌握好火候就可以。”


  柳香虽然经过这些年来的锻炼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有些内向的少女了,可终归不是一个心肠狠到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感触的人,这些对答,也是有意安排下说的。目的就是让这被审讯的孩子开口。


  因为并不是处于能使人丧失清醒状态的剧痛之中,那个小女孩儿对这些话听的也清清楚楚,心思似乎也活了起来:原来是这个女人这样对我,实话根本不好使。那么是不是她想让我帮助她诬陷什么人?但又不好明说或者让自己徒增嫌疑?这个看起来尊贵的女人一定是后宫中的重要人物吧?听说新朝圣主只有两个可以在宫中行走并且地位上名正言顺的人,那么这个女子八成是想让我构陷另一个人吧?

  想到这里,女孩儿大哭起来:“我。。。我说,我全说。。。求求你们放过我吧!哪怕给我一个痛快也行!”


  “还是那些套话吗?如果你在耍这套。我可要给你点儿好瞧的了!”负责审讯这个南洋女孩儿的内情部女子有些不耐烦起来。


  “不,不。。。我说:是有人安排我这样做的。。。”


  “既然知道,你就说说吧!这不过是温水煮青蛙而已。应该不会干扰你说话的思绪的!”


  “是一个女子安排我这样做的。”


  “你确定吗?如果见到她,你能认的出她吗?”这时候,那名内情部负责讯问的女子也不得不郑重起来。


  而柳香听到这话也似乎感觉到一丝不妥。


  “我。。。”那女孩儿想说认的,但似乎又觉得并不合适,仔细思索片刻后就回道:“她当时带着黑色的面纱,我看不清他的面孔。不过她的说话声,我应该能够听清楚。。。”


  那名南洋女孩儿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不敢保证这必然可以让自己脱离痛苦,却也只能一试了。


  柳香听到这话就开始打算安排些什么,可仔细想想之下又觉得有些不妥。自己来看看已经处于越权的边缘,再组织这种事情显然就有擅权的嫌疑了,一切显然还是应该等到圣主的身子有所好转的时候再做打算吧。而且自己也并不好暗示什么惹人怀疑。


  在柳香的及西院御医的精心护理之下,大概五天的时间张海身上肿伤就开始消了,来自下身的伤痛折磨也不算那么严重了。


  “圣主这次身下的伤会不会落下什么隐疾?”这种话对于柳香来说虽然似乎有些不太好开口,可是事关一些大事,柳香还是鼓起勇气对何文远问道。


  何文远是当初为柳香接生的何九龄的三弟。何九龄在医术中多有涉猎,但最为精通的是妇科。而何文远则对男科最有经验。这些领域都是旧时比较隐讳片门的领域,两人也因此受人耻笑不说,营生还比较惨淡,因此在获得空前的待遇之后也对新朝最为感恩。


  “怪哉,怪哉。。。”何文远有些疑惑的叹道。


  这样的叹息,也使得柳香的心中一冷,似乎有些紧张起来:“不论是好是坏,先生请直言吧。。。”


  “一般来说,像此重程度的伤患和精力,就是再为精强的人,消肿后某些部位也会大受影响,至少某些地方远远不如以前更为饱满。可是圣主这肿消了之后,却似是完全没有什么事情一般。。。”


  这时宋子悦却笑了:“瞧这话说的,我们圣主从来都是得到上天庇佑的人。你以为这些都是我们为了愚民编造的不成。”


  听到这样的话何文远终于有些敬畏起来:“这真是我新朝之福啊。。。”


  此时的张海在忍受了几天的疼痛之后也终于能够下地活动了,而这时想到和所怀疑的,同样是是否有人捣鬼。而头号的怀疑对象,无疑就是当年负责这件事儿的杨思了。


  “带杨思过来下吧!”张海这时才说道。


  本来张海并没有把杨思押送过来的意思,可是身边的一些亲卫连战士却以为这一切都是杨思那个曾经受到过处罚的人犯下的事情,因此就毫不客气的把杨思五花大绑押送了上来。


  “你对那些女孩儿都说了些什么?”张海却没有在意这点儿,依旧上平静的问道。


  1359.第1359章 风波暂平

  经历了不少事情,杨思虽然是个坚韧的女孩儿,可在这种情况下也惊慌失措的哭了起来:“我。。。我一切都是按照圣主的丰富做的。所以的话都已经做了笔录。哦,当时很多人都在不远处,应该可以做证的!”


  听到这样的话,张海差人找来了当时的笔录,还有不少证人确认的画押,心中的疑惑才稍稍宽了些。


  这也是因为张海相信自己身边的人经历的事情更多,对于自己的一些事情,应该更不怀疑才对。没有理由随随便便就有这么大胆子。想到这里,也觉得自己给身边那些孩子们的压力过大了些。


  “好了,这件事情是我自作自受,确实不管别人的事儿。。。”张海有些懒意的回道。


  “那些刚刚进宫来的女孩儿怎样安排?”这时候宋子悦提醒道。


  想起这些事情,张海还是感觉到一团乱麻。但此时的心绪已经冷静下来,对于后宫的事情也有了一些大致理性的思考:这次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就算想让后宫自由且丰富多彩些也不能净选些这样儿的人进来,而且数量也太多。一个男人的精力就算再旺盛,长期下来可以夜夜笙歌,比过去一些民间大户稍稍过度的一些略强些也就足够了。这次一下让几百名这样儿的人上来,那么以后就少有调整的空间了。因此这些人必定要裁减三分之二以上。顶多只留五十到百人左右。


  除了李千兰以外,再加上其他四十个女孩儿,已经足够了。今后累计最多几百人,大概传统宫廷十分之一左右的规模应该也就可以了。如果再多,那必然在没有太监的情况下于后宫的管理上会出现一些问题。


  “我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张海最终郑重的回道。


  有了之前整整一周的教训,张海再也没有了纵欲的兴趣,重新回到书房处理起一些政务来。新朝十一年春季各地传来的一些消息总还是让张海的心情稍稍有所缓解。农时上还不是收获的季节,也还并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不过自从新朝十年的时候花费巨大投入带来的“新人”在危机情况下投入到各个领域,新朝的工商业并不像以前那样仅仅在苏南浙北一带异常兴盛,不少二三线地方的工商业也开始兴盛起来。


  成熟的农业文明时代,相比原始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大量专门脱产的工匠艺人,新朝每年从义务教育体系新学毕业或进入实习状态的新人约有一百三十万到一百四十万之众,新朝十年那一批当中有至少五十万人增援到西域及更广阔的境外协助刘洪涛等人巩固新占领的地区。而新朝十一年春天只需增加三十多万人补充到西域极其他地方,而其余百万名左右受过文化与劳动技能培训的年轻人投入到行政与工商业经济领域,这就意味着在本就不低的新朝十一年,像去年那种各领域的明显改善至少还能再持续一年。张海当然知道在此时代,这种拓展性的高增长率是不能持续,但无形中还是有些欣慰。


  另一件好消息无疑就是新军主力部队大部队的逐步回师了。已经有消息传来,自己来到河洲近两个月之后,新军归师的主力部队大部队也已经抵达到了旧疆境内,而回师的先锋部队已经逼近到嘉峪关。当这些人马完全回抵南京一带之后,新朝的各项事物毫无疑问就会走上正轨。


  这些事情当然都会对新朝十一年的农业状况构成一些影响,但在掌握全国基干少年男性人力的情况下具备了各地人口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方面带来的压力实际上并不大。


  春季的一个个喜讯也让张海有了心情回头再看看影卫们送来关于一周之前那些事情的一些报告和描述。


  拜新朝“正规化”的习惯所赐予,这种事情上也没有忘记对那些女孩儿们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观察和记录。除了对自己下狠手的几个孩子以外,也有一些似乎比直爽的外族女孩儿更为积极,选择明哲保身的人无疑以汉地的女子占了多数。


  细细算来,比较慎重,没有打算轻动的女子大概约有百余人之多。张海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些人至少精简至少一半。


  就在一整天下来觉得一些重要的事情都要处理完毕的时候,那几个还在审讯中的女孩儿们的审讯报告终于送了过来,这些却让张海在看完之后重新阴沉下来:柳香这事在干什么?刑讯逼供玩那三流宫斗闲书中都不会玩的幼稚把戏?李千兰是什么样儿的人?自己虽然曾经怀疑过,但终究还是有所了解的。刚刚摆脱监禁的她就会去想做这件事情?那根本不太可能。


  而另一种情况就是:这个女孩儿在受审之前就心术不正,想要栽赃嫁祸。这幼稚的行为也很像孩子的手笔


  张海心中的一丝疑虑最终还是平息下来:他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柳香与李千兰等人。


  身体恢复之后的第一个夜晚,张海还是觉得应该陪柳香在一次,顺便也应该把这些宫内杂事的一些想法说一说,这些事情就没必要追查下去了,因为它也很有可能是自己的误会还有那些孩子们在受刑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而已。


  柳香在得知了张海的想法之后也不由的自责起来,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真是有些昏头,如果不是多年来的信任,很可能就铸成了让自己走向万劫不复的大错。


  不过也就在那一夜,柳香却总感觉到有些不对,身体刚刚恢复的张海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精力?似乎依旧如回师之后两个人第一次同房一般,而且还更有甚之。


  “海儿?你是不是。。。是不是用了什么药了?这样做可太伤身体了。”柳香在高潮过后有些不安的说道。


  张海也没有隐瞒什么:“你我的年纪还算是年轻,但也不算太小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只有一个女儿,这可怎么性?我也只能这样一搏了。而且我发誓:如果不能让香儿怀上一个男孩儿,我就。。。”


  1360.第1360章 主力回师

  新朝十一年的天气渐渐转暖的阳春时节,在张海等人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回到京城四个月的时间之后,新军主力部队经过半年左右的漫漫归途,终于陆续抵达了中原一带,此时黄河以南的雨水也渐渐多了起来,新朝以来黄河以南还算依旧畅通的航运乃至越来越发达的内河造船,也让十余万主力部队的回师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如果说张海等人回师的时候对于新朝有没有取得大胜很多人还大多有所怀疑,可是这十多万人马携带着几万辆大车的货物以及不少持手空拳如奴隶一般的异族人满载而归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多少人怀疑新朝的西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了。


  回师的队伍除了所必须的少量军用给养之外,几乎把所有的载重空间都放在能够带回国内的各种资源上了。


  首先是从环地中海一带价值九千多万两,足足装了六千辆马车的金银财货。


  以前的时候,张海曾经有一种认识:金银通货并不是国力的根本,掌握了全球一半上下金银产出的西班牙帝国并没有通过掠夺那些金银换取真正的财富。日本也比没有通过产银而成为怎样的强国。


  不过执政这么多年,对于一些事物,张海也早就有了更深的理解:金银当然不能直接换来国力,可它也是国力发展中的一种所需与必需。旧时的王朝工商业经济规模的发展有限,有个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的年均进步,一二百年的时间恢复为开国时的几倍,那就算了不得了,而且工商业盘子大下也有限。


  而新朝一统天下七年多时间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及进一步的发展,还有工商业经济的规模扩充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至新朝十年左右的时候开始,币制改革与建国初期内外掠夺之后重新进入流通领域的硬通货仅仅是导致物价在新朝四年到八年的时候曾经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而恰恰在西征展开这两年,随着新朝工商业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即便是大量的白银和黄金已经开始货币化,依然满足不了工商业经济体迅猛扩张的要求。新朝的工商业经济在一统全国以来的不过七八年时间里,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之下实现了过去整整一个朝代以王朝腐化战斗力削弱都带来不了的发展。货币物价竟然在很多地方都开始有了通缩的显现。而这批西征带来的硬通货无疑可以继续满足两三年左右随着西征成果和新朝义务教育体系成果的落实而带来的经济膨胀的需求。


  而基于中国近代贸易剪刀差问题的深入思考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地区硬通货物价高,而另一个地区硬通货物价低,在贸易当中前者就可以用相对价值比较少的财富换取不少的实际物资。而只要经济体系上占有优势,卖出的货物却不一定赔多少。这种因素实际上也是近代时的西方国家一种非殖民的隐性掠夺因素。


  当然,新朝对于经济要素最为关键的看法还是人才,除了价值七千万两的硬通货之外,还有四万名左右从欧洲到西域的造纸印刷、金属加工、造船、建筑、钟表玻璃制品等方面有一定水准的人才也被押送了过来。按照柳香的算法:几万名有相当水准的工匠,考虑到学徒和传播,几十年间的总体价值就可以达到上亿两以上。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有关马政去方面的人才。


  而在这些工商业资源之外,新朝西征部队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马匹了。在征服了几乎整个中东的情况下,获得优良的马匹资源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每年以大量财富冒着一定的危险和贪墨成本进行贸易,因此这一次仅仅从西域带来的专门的种马就足有两万匹之多。受元朝的影响,明以来民间马政的状况虽然说比起两宋的时候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是同那些境外最为优良的一些马匹相比,能够符合要求的母马还是太少。因此这一次从西域除了带来两万余匹种马之外还带来了五万余匹母马。也只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让新朝的马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根本性的进步,而不是像明治到昭和时代的近代日本一样需要花费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实现根本性的进步。


  最初的时候,这些没有去过势的马匹可没有少让队伍头疼。经常发生马匹发情而引起的各种混乱,这也使得大军不得不把那些种马匹专门安排在后队看管才没有闹出太大的问题。


  此时归途中的官兵们所感受到的比不仅仅是回到故土之后的喜悦乃至胜利带来的荣耀,还有进入到中原汉地之后非贵重辎重都可以有专门的动员力量来帮忙而大幅度的减轻了大军的疲劳,更有封赏之后对于新的生活的憧憬。


  不同于旧时出征的军队,能在战场取得功勋的人往往只有很少比例的人,这一次出征的十万大军几百万规模的斩首歼敌还有伤亡立功人员的抚恤,就是按明时的规矩也是逼近亿两规模成本。


  因此不少人在之前就听说到一种说法:除了战死抚恤和英勇勋章获得之外,一般战功人员的封赏将按照秦汉时与宋明时结合起来的办法,不仅仅是资财,还有特殊的地位与土地方面的赏赐。


  同时,除了志愿留在军队里的人,大部分经历了三年以上战备训练与战争的人都有权选择离开部队。所有参加西征归来的人都会被安排好幸福家庭的一切要素。包括女人防御还有土地,每人至少五十亩以上的标准。


  关于这点儿张海也听到过一些质疑:如果让大量主力部队中的精锐力量退伍,有没有可能对新军的战斗力是一种损害?当然,这种质疑并非主流的声音。张海也没有忌讳的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备战时期,当然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满足国防需求。可是当天下真正一统的情况下,脱离社会基础的精兵悍将其实也是集权政权的一种不稳定因素。


  1361.第1361章 万人宴席

  当归来的大军来到南京城外的时候,张海也没有闲下来,而是准备为归来的官兵们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为此,也不介意忙碌了多日。宋子悦不知怎的,似乎觉得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因此也没有对张海隐瞒这种忧虑:“是不是可以让替身参加这种事情?我总觉得还是以防万一比较好。”


  张海此时笑道:“你又忘记我是上天眷顾之人了。不会有这种事情的。而且大军里的不少人我都已经认识,那么认识我的人就更多。那样做,反而会引起一些人的不安。”


  就这样,经过不少天的筹备,隆重的欢迎仪式就在新朝十一年四月十八日的清晨展开了。此时的南京城还没有进入梅雨季节,挑选的天气也算晴好。在新朝十一年的时候,经过八九年新朝治下的生活,城内居民们从气色到面貌乃至组织动员能力还有对新朝的信仰,军队的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专门的排练和训练,除了一些学府的学生以外没有太过严格的队形。但是十多万各地赶来的家属代表还有上百万南京城区内外赶来的市民们那真切的欢呼声与热情,却不由的让所有归来的官兵们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归来的人中有不少的伤残人员,如果不是伴随队伍更多的俘获者及马匹这些直观的证据。恐怕又会有不少人误会吧?”比起当初张海等人返回南京的情况,此时的宋子悦却多少有些感慨。


  “那确实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人们看到大多数出征的人能够安然归来,也同样会为之兴奋的。我们用了数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军人,特别是参加过大战的军人在如今新朝的地位。”张海此时也并不以这些事情为意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觉到直观的亲切,张海也派遣了专门的人员去队伍中联络一些曾经获得功勋的官兵们以及排及排以上的主要军官们,这些人足足有上万人之多,整个南京皇城前院内外广大的面积摆出了规模不小的宴席,宴席足有上千桌,方圆足足有一箭之地。


  “这些宴席要破费不少吧?”


  “是啊,从国内到国外,我军都吃过不少的大户。这种山珍海味层次的宴席从未在一般的场合下出现过,就是那高官显贵也只有在寿诞上才用的。”


  “我们。。。哎。。。圣主给予我们的东西已经不少了,我们怎么怎么好意思。。。”


  听到这些议论,张海则亲自讲话并差人向更远处的一些地方传话笑道:“办宴席,在过去的传统中不论婚礼还是寿宴都向来是个捞好处的事情。听说前朝宫内连一些零碎物件都按两,可是你们知道:我是不会做这个怨大头,也不会从诸位手上赚钱的。山珍海味又如何?除了一些抄上去的市价,真按正常的劳动成本算下来。一坛名酒几百文,最多不超过一两;足够一个人吃一天的饭菜也就这个层次了。这万人大宴总共的花费不过两万两而已。比起按规矩的封赏和这次西征带来的功勋,那真是九牛一毛而已。。。”


  传统社会自古以来,士人阶层不爱拼酒也不爱烈酒。烈酒和拼酒本质上是一种“兵文化”“底层文化”,军队具有重要地位的王朝在中国带来的产物,不过张海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只要不过度或者形成某些潜规则,这套确实符合士兵、水手、还有其他下层人士的喜爱。


  在巡回各桌的时候,高高在上的圣主似乎回到了去年远征的时候,悬殊的地位带来的隔阂一时间也少了很多。新军的基层官兵们并不善于客套,大部分人都比较沉默寡言,有一部分相对开朗的,讲的也是没有多少顾及的有实质内容的东西。


  “听说五日之后还有群体新婚要安排,其中还有不少是西域异族的女子?我听说那些西域异族女子可是没有几个瞧的上汉人的。。。”一名暂编第三师的排长在张海来到近前的时候有些随意的说道。


  张海有些无奈的说道:“不能说是安排,如果有人已经有合适的青梅竹马,那当然也可以拒绝这样的安排,或者仅仅给予次要的名份。”


  “我们新朝不是不允许纳妾么?”


  张海思索片刻后郑重回道:“平妻是允许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是传统士大夫的一种苛求,但我也不能不这样做。我们汉地长久以来的局面是重男轻女而男多女少,这种情况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之内也很难真正的改变。我们多占一个女子,就等于其他的底层多了一件悲剧。我们中原的男子虽然有一些陋习者,但从本性上来说相比那些不开化的地方却大多算是良人,本不应该有这样的悲剧。我希望诸位今后就算事业上有所成,也千万不要像前朝的大户们那样忘乎所以,忘记我们的根本。否则,建朝初年的风暴你们参与过,也当以此谨记。因此云麾勋章以下的广大官兵可能被安排外族的女子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过请大家放心,经过这一两年以来的准备和遴选,这数万名女子在新朝白话上不能算是精通也算是开始入门的。而且品貌也大多经过认真的遴选。。。”


  就这样,人们酒中交流的话题,更多也放在了未来的生活方面。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张海接着有些歉意的说道并命人传话:“我差点儿都忘记了:我新朝从不会做那些虚的,不久就是整个大军归乡按家和领赏的时候了。为了防止某些弊端,所有的赏赐我都会组织人手在宫城内当面发放,然后不论是打算继续在军中服役的还是归市归田的,都会安排一段时间的短假期,使每一个官兵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这些封赏不会被侵占。也为了方便监管,准备赐予的土地在数年前就已经筹备好了,就是南京附近那些上等的官田。。。”


  1362第1362章新军新兵


  其实早在新朝八年全国的工商业及其税收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之后,曾经在建朝初期还算是比较重要一项的官田收入就没有太大的权重了。官田集中于京畿一带及其周边,也是从在东南一带落户不久就有所考虑的。


  新朝对于西征归来官兵的田地封赏也很早就有了大致的规划:二十万主要参战人员抚恤者排除志愿留守西域和泰西一带的几万官兵外,大致有十七万户授田在距离南京并不算太远的东南一带。在田地的分配上也大致比较平均,按照田地好坏产出为基本,三十亩或约新朝百石的常年产出为基本。这是此时代一个壮劳力按照上等田的耕作标准所能负责的极限。在配备了改进后的生产工具及一些畜力之后也只能说全家人的农活不再像过去那样辛苦了而已。当然,东南一带的田地也有好有坏,较差一点儿的常年亩产大概在二百五十斤折算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好一点儿的亩产在四百多斤二百五十公斤,折合宋时四五石左右的标准。三石三四斗是官田状况的一个平均数。这些稻田的产量还是按照成品的米而不是未脱壳的稻谷来评价。


  东南一带优良的土地资源,重要在必要的劳动力投入之下,几乎就能抵消掉21世纪“劳动力外出流失严重下的懒汉式水稻农业”所拥有的一切现代化加成。平均亩产逼近现代水稻亩产平均数。这也是时代的不同给农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这样算下来,按一户五口人计算,排除一些生产成本投入乃至并在考虑两成左右的“重赋”,在不进行太多副业的情况下,这样富庶的土地上也能保证平均每人口十三四两,折合现代四五千rb年人均水准的收入。看起来虽然不怎么高,但仅仅是从数石到十几石的农业经济状况改变,已经能让农村的生活发生不小的变化了。


  每户人均折合十几石成品米上下的粮食显然吃不完的,大部分都可以转化为现钱上的收入。每户算起来一年的现钱财富收入就可以达到四十两左右,按照此时代三四十年左右的长周期来看,几乎不比上千两的伤残抚恤少太多了。


  当然,新军主力部队中大概三四万人左右的西征阵亡及永久伤残人员在土地方面的所获则至少按照二百石左右的产出来分配;几十年内的土地剩余收入也可以相当于现钱收入。为了解除一些人的后顾之忧。在农业雇佣政策上新朝也做出了一些比较宽松的安排。只要土地石高标准不超过一定现额,就不在对农业雇佣进行太多的政策限制。


  张洋做为英勇勋章获得者,同时也是一个身无多少牵挂在新朝比较典型的“单身少年”,成婚后也不过是“崭新家庭”,每年上百石的收入加上几千两硬通货的财富已经可以让人在这个年代过上超越一般小康意义上的生活,在乡里也不会比在城里那些吃皇粮的人差多少。更可以只在城里落户而不忙着农活,最多年关的时候回去看看,甚至如此都没必要。关于西征人员租佃方面的管理,也可以向政府申请必要的帮助。


  />

  可是即便能够过上足够富庶的生活,张洋似乎还是感觉到一丝寂落和不知所措,不知道未来配偶会是什么样儿的人,是否真的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张洋的战友高成年纪还算稍稍大一些,心智也稍稍成熟些,对此并不以为意:“放心吧,我们是什么身份的人圣主又是什么样儿的人不管是本族还是外族,我们的配偶不会有多差的。新朝依旧不是最近那本流行闲书中所说的女权当道的时代,我们又都是有地位的人,一切不还都是我们说了算哪个敢闹别扭或者不敬要说事业,新朝的规矩也比较完善。就是拿出千两上下的本钱来参与一些新式钱庄,那也是稳赚不陪的买卖。如果不像做这些事业,只想活的丰富些,那去京学或省学教课也是一样的。”


  张洋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我还是觉得军队更适合我。加上算起来我参军的时间也不算久,我想我还是留在部队吧。”


  不知道为什么,高成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却是有些无语,过了许久才说道:“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前天的时候我去六合那里看了看情况。因为排干以上才允许婚配的关系,留在老部队的人也就只占新部队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已。那些新兵们我们也都去看过了,要说听话,那还算是比较听话。唉就是。。。”


  “就是怎么了”


  “就是这些人比起哪怕刚刚进入军队不久的我们那些战友们也差远了。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觉得新的主力部队从兵种结构到训练都似乎有些问题。这事儿如果有机会,咱们得向圣主哪里有所反应才对。。。”


  “这么说,我今天就起身去城外,明天去六合看看吧”张洋下定决心所道。


  六合一带的训练场上,新组建的士兵们还在进行着队列训练。不得不说,这些少年们的队列训练方面可能比如今大部分新军主力部队还要强些。还是同以往大不相同的是张洋没有听到传说中那隆隆的铳炮声乃至爆炸声。也没有看到那即便是在旧疆的时候都曾经搭建过的高高独木桥。


  因为张洋即便在英勇勋章获得者中也是屈指可属的有名人物,因此直接就成为六和基地一个分区也就是营级规模部队的军事主官,可能也是整个基地里最为年轻的营级军事主官。


  在张洋来到分配给自己的新部队之前的时候,队伍就已经在代副营长的安排之下整顿完毕了。新的新军主力部队大概也是五百人左右,分为三个步兵连及一个营部连。


  这五百人的队伍整齐而寂静,而且气色算不错,透露着一股同自己的战友们似乎有些区别的气质。


  张洋没有做太多的讲话,也没有准备什么讲话,仅仅是在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就宣布队伍休息一天,这也引来了一阵有些暗喜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