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送别(加更二)
作者:admin      更新:2022-12-15 18:31      字数:6381
  可是话虽然如此说,但看着几乎就要暴走的于志宁,李慕云终究还是没有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作为一个杀手,尤其是一个有理想,有道理,有素质,有文化的杀手,敬老尊贤的道理李慕云还是懂的。


  他也不想把好好的一个半大小老头气出个好歹什么的,索性硬着头皮杵在那听于志宁唠叨。好在这半大小老头这次没有动手,这也让某人稍稍松了一口气,否则他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被小老头儿抽几下。


  ……


  半个时辰之后,于志宁终于算是唠叨完了,抓起身边小丫头慕雨刚刚为他冲好的一杯热茶抿了一口,叹气说道:“慕云啊,老夫也知道你不想听老夫唠叨,不过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也应该长点心,该考虑的东西还是要考虑一下,不能只顾着自己一时的痛快。”


  “是,弟子明白!”李慕云能说什么呢,毕竟不管于志宁是怎么想的,他这一番话也是出于好意。


  于志宁自然能够看出李慕云是在敷衍自己,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发出一声长叹:“唉……,今后的事情你自己好自为知吧,老夫已经做好了回长安的准备,明日一早就走。”


  李慕云并没有意识到于老头儿竟然如此刚烈,只因为这么一点点事情就要离开,闻言顿时一愣,惊讶的问道:“什么?于师要走?”


  “不错,老夫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不走又能如何!”于志宁去意已经定,也不想听李慕云再说什么,扶着椅子站起来,带着自己的老仆人也不顾众人的挽留,大步离开了朔州府衙。


  一个爱唠叨的小老头儿就要离开了,按理说李慕云应该很高兴才对,可是不知怎么,他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


  曾经的李慕云活的潇潇洒洒,对于离别这种事情毫不在乎,反正在他熟悉的那个时代各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都十分发达,就算是从地球的这一端到另一端也只是睡一觉的时间,分别与否真是不那么重要。


  但是到了大唐这个时代却不一样了,因为交通和通讯的关系,朔州与长安之间虽然只有一千七百里,但是想要走上一趟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不现实,也就是说这一别再想见面便不知道会是何年何月。


  古人伤别离,李慕云这一次算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一次,从见到老于的第一次,到老于有事没事教他背书,再到老于不辞辛苦的帮他打理朔州的事物,所有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不知怎么就浮现在眼前。


  长安李慕云短期内是不打算去的,就算是没有与长乐打赌的事情,他也不打算去,而于志宁又去意坚决,可见下一次再想见到这半大老头儿怕是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在李慕云有些伤感的时候,蒋仁彬走上前来,轻声问道:“大人,您看我们明天要不要去送行?”


  李慕云呆呆看着府衙的大门口于志宁消失的地方,用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要去,你通知下去,明日所有朔州府官员,老子不管他们手里有多重要的事情,都必须给老子到城门口给我老师送行。还有,城里的富商有一个算一个,也都给老子到城门口去。另外,明天所有工地停工,所有道路戒严,给我老师把路让出来。”


  听了李慕云的吩咐之后,蒋仁彬有些犹豫,担心的问道:“这,这会不会引起于大人不快?”


  李慕云果断的一摆手:“老子不在乎这些,老师要离开,那就要有排场,你去安排!”


  “诺!”蒋仁彬见无法改变李慕云的想法,只能答应下声下去传令,这个时候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慕云的心情不好,再劝他估计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


  一夜无话,翌日,于志宁起了个大早,安排自己来到山阴县时的随从把行礼什么的全部装车,然后略有些感慨的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长长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老仆说道:“走吧!”


  老仆犹豫着看了看小院的门口:“老爷,逍遥候还没有到,我们是不是再等一等?”


  照理来说,李慕云既然知道于志宁今日要早,应该早早就来送行才对,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礼节,就算是蒙学的小小孩童都懂的礼节。


  可是现在天色都已经大亮了,竟然还没有见到李慕云的人出现,这让老仆的心里很不舒服,同时也有些不敢相信。


  于志宁显然也没有料到这一点,但是这老头儿到底是有些城府的读书人,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不等了,我们走!”


  “诺!”老仆见于志宁态度坚决,便也没有再劝,默默叹了口气,跟在了他的身后。


  ……


  不过,意外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间,就在老仆人跟着于志宁走出小院,来到外面准备上车的时候,突然发现外面竟然跪一个人,腰里除了别着一把剑之外,还有别着昨天于志宁用来揍人的棍子。


  于志宁原本也以为李慕云不会来送他,心中失望以及,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徒弟竟然正跪在外面,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在……负荆请罪。


  此情此情,按说于志宁本应感动,但事实上,老于却被自己的这个小徒弟气的不轻。


  为什么?简单啊!


  丫背着个‘天子剑’来负荆请罪,这特么不是闹腾么?身负‘天子剑’便是代表巡狩,代表了皇帝陛下,于志宁就是有八个胆子也不敢拿棍子抽他。


  好在李慕云这货还知道说话,见于志宁出来,连忙首先认错免除了尴尬的场面:“老师,弟子知道错了!还请老师不要生气!”


  于志宁虽然被李慕云气的有些哭笑不得,但是想了想之后还是上前两步:“你起来吧,为师愿谅你了。”


  “是,谢谢老师!”李慕云在外面几乎跪了一个时辰,早就把腿跪麻了,一听于志宁让他起来,立刻顺水推舟站了起来。


  第三七零章 对比与伤害(加更三,不行了,更不动了!)

  于志宁认真的看着自己的这个二货小徒弟,见他一脸痛苦纠结的样子,心中不有些不大舒服,强撑着瞪了他一眼:“你这小子是不是又想搞事情?”


  “没啊!”李慕云飞快的摇摇头:“老师,您说要走弟子不敢拦着您,不过,您教了弟子这么多东西,弟子却还一直没有拜师礼奉上。”


  于志宁性格耿直,秉承师道传道授业解惑,并不为李慕云的一点礼所动:“不必,老夫收你为弟子并不是为了图你的一点拜师礼。”


  “老师,这份礼可不是单独送您的,还有师娘的一份在里面,您可以拒绝弟子,但是您不能代表了师娘,所以还是收下吧。”李慕云凭借着契而不舍的决心,对着早就已经停在一边的一辆大车招了招手。


  对于死皮赖脸的李慕云,于志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知道自己就算是再拒绝,他也会想尽办法把东西给自己送到家里去,索性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沉声说道:“慕云啊,今后为师不在这里,你要好自为知,切不可行差踏错,以免误了终身。”


  “是,弟子明白。”李慕云正色点头:“老师放心吧,弟子一定牢记老师教诲。”


  “真的?”于志宁瞥了他一眼。


  李慕云被老于看的有些尴尬,挠了挠头:“呃……,真的!”


  “希望如此吧!”于志宁显然并不相信李慕云,不过他既然决定回长安,这里再发生什么他自然也是有心无力,叹了口气之后,回身向自己的马车走去。


  李慕云好不容易把老于敷衍了过去,见他要走,连忙上前两步:“老师,弟子扶您。”


  前文咱们说过,李慕云虽然是杀手,但是却有着自己的传承,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与那些为了钱什么都做的杀手并不相同。


  而且对于师承的理解李慕云也与那些古人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所以别看他是一个现代人,但在他的概念中,还是遵循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教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所以他才会对老于有着别样的感情,听说他要走才会来送他,也就是说,他现在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于志宁的徒弟。


  于志宁这老头儿事实上并没有想过李慕云能做到这一步,虽然这小子在很多时候搞出来的事情可以把他气的半死,可是在礼节上,这家伙却真是做的让人无法挑出任何毛病。


  所以李慕云扶上来扶他上马车,老于并没有阻拦,反而心安理得的让他扶着,只是在上车之前对他嘱咐道:“这次你在长安惹出了太多的麻烦,对你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为师回到长安之后一定会极为你转圜,不过你万万不可一错再错,你可能记得?”


  “是,老师,弟子记得了。”李慕云这一次回答的很认真,没有一丝敷衍。


  老于能够做到这一步显然是真的把他当成弟子在看待,李慕云虽然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却不能再拂了他的好意,若是那样便真有些不识抬举了。


  不得不说的是,在古代,师徒之是的关系往往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一脉相承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师父之所以带上一个‘父’字,代表着其行为的确与父亲无异。


  李慕云如果不是在后世的时候有一份久远的传承,相信他也同样无法理解这份感情。


  ……


  于志宁的马车一路前行,时间不大已经到了城门附近,原本还在不断唠叨的老于几乎瞬间就被城门口的景象吓了一跳。


  整个府城的官员一个不差全都到了,朔州的乡绅富商也到了,城外的官道两旁,无数民夫整齐的站在路两侧。


  “这,这是干什么?”于志宁呆呆的身了一眼跟在马车外面的李慕云一眼。


  “老师,他们都是自发的,和我无关!”睁睛说瞎话几乎就是李慕云的本能,老于刚刚开口他便已经失口否认。


  可是老于就算是再傻,又如何能想不出这里面的门道,顿时所有离别的伤感全都不在了,手指哆嗦着指了指李慕云:“你……,你这孽徒真真是要气死为师是吧!”


  既然已经被于志宁看出真相,李慕云索性也不再伪装,嬉皮笑脸的说道:“老师,您可是弟子的老师,如果离开弟子的地盘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将来传出去岂不是弱了弟子的名头。”


  “你有个屁的名头,你……”如果不是为了顾全面子,于志宁真的很想跳下马车再抽李慕云一顿。


  不过,这个时候,蒋仁彬等人已经迎了上来,一个两个纷纷跑来祝老于一路顺风,弄的老于根本没有机会再教训李慕云。


  便是这样,于志宁踏上了回归长安的路程,一路上因为朔州的道全部封闭,竟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出了朔州境内。


  而一出朔州境,老于立刻感觉出了两边路况的不同,一边平整到几乎像镜子一样的水泥路,而另一边则是那种颠的几乎可以让人跳起来的泥土路,那种鲜明的对比让他开始怀念起朔州。


  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走惯了平整的路面之后,那种颠簸让老于痛不欲生,而且前行的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甚至连原本的三成都达不到。


  马车里的老于终于算是意识到了修路的重要性,开始理解为什么李慕云宁可自己筹钱也要把路修好。


  甚至在马车陷入泥水坑里的时候,老于突然觉得像朔州那种平整的水泥路,每百里五文钱好像真的不贵,这钱花的还真值。


  一路从朔州回到长安,于志宁算是彻底想明白了,这路不管怎么样都要修,必须修!就算是不能像朔州那样修成可以并行八辆大车的,也要按照正常官道的宽度重新翻修。


  这不仅仅关系到民计民生,甚至在军队调动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优势,毕竟破烂不堪的土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在朔州他的马车可以每天行走一百余里,可是到了其他地方,三十里都困难,甚至就连到了长安城的周围,也很难达到日行五十里。


  这样的速度,于志宁很难想像如果边境有战事发生,援兵到达的时候会在路上浪费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