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者:admin      更新:2022-11-02 18:38      字数:3423
    准备合并吧


    “多谢胡总,胡总不光会管理,还懂技术,还会营销,遇事还英勇,真是一个完美的男人。”王姐夸赞道。


    “王姐你太客气,我还是有缺点的。”我笑道。


    “你的缺点就是脸皮厚!”卓雅说着用手刮了一下我的脸。


    这下把王姐给吓得不轻,毕竟这种动作通常只有情侣才会做。


    “有吗,你再捏捏。”我把脸凑了过去。


    我们已经走进了卓雅的办公室,也不怕有人看到,只剩王姐在风中凌乱。


    “扑通!”卓雅把门给关上了。


    接着用一只手搂着我的脖子,卓雅本就高挑,轻轻惦脚就吻上了我的嘴巴。


    边吻还边把我推到沙发上,接着坐上了我的腿。


    “这里可是办公室!”我低声道。


    “怕什么,关了门的,这里隔音很好,外面根本听不到。”卓雅笑着指了指里面的房间:“这里还有房间呢!”


    “噢买嘎!”我哀叹一声。


    “耍你的拉,你今天肯定很忙,赶紧去处理工作吧。”卓雅说着从我身上下来。


    “等你伤好了,记得穿上黑丝袜!职业套裙!就和我们第一次见面一样。”我嘿嘿笑道。


    “你想干嘛?”卓雅盯着我道。


    “你懂的!”


    “哼!想得美!”


    想着能在办公室,和美女总裁一起运动,我身体的已经有了反映。


    见我半天还不起来,卓雅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你怎么了?”


    我尴尬的笑了笑,“马上就好!”


    卓雅眼睛朝下一看,脸顿时又红了,啐了一口道:“不要脸!”


    出了卓雅的办公室后,我来到了销售部,对方不是要我的命吗?


    那就全线出击,虽然卓宇的业务主要是和郑文宏的重叠,但也有不少和恒驰在竞争。


    尤其是我上台后,开发了几款新产品,就是为了精准狙击恒驰。


    光靠创丰还是不太够,体量太小,产能一时也跟不上。


    卓宇毕竟底蕴深厚,这段时间不断扩招,员工差不翻了一倍。


    这也是当时卓宇生意太淡,走了不少人的原因。


    我把自己的理念注入到了公司的各个阶层,待遇各方面都大有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销售部是贯彻我理念最彻底的一个部门,不听话的全部被干掉,剩下的全部都是有活力的业务员。


    他们四处出击,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业绩方面有了质的提升。


    其中又以牛露和郭海峰表现最佳,两人一内一外,业绩直线飙升,而他们最早升为经理,这也说明了我看人的眼光。


    海外市场目前已经成了一片新兴的蓝海,国内制造业成本不断增加,各大车企纷纷前往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建厂。


    这些国家可舍不得用日本和德国的机械设备,于是纷纷指向了中国。


    中国工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终归有限,于是大家都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这种情况我在几年就已经意识到,当时国内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再斗下去,大家的利润都不断被压缩,找到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非常重要。


    曾宇亮在马来西亚联系上了当地的代理商,对方这次要的是多功能压铸机,这是创丰的王牌产品。


    我自然不会放过,如果创丰能一举打开国外市场,那么前途一片光明。


    对方一次性定购了五台多功能压铸机,出国的价格是100万整,我们核算过成本,生产一台不过50万,利润高达百分之百,比国内售价好太多。


    多功能压铸机的视频我们发给了马来西来的客户看了,对方非常满意。


    报价过后,他们还偷偷说:“这也太便宜了!”


    曾宇亮知道他们一直从日本进口的多功能压铸机设备,都是十年前的旧设备了,快到了淘汰的边缘。


    现在要换新设备,结果对方报价是三百万一台,功能和我们的差不多。


    经销商说这批设备是发往三个不同的客户,如果这次合作成功,日后订单会源源不断进来。


    我考虑到时机已经成熟,恒驰已经不择手段开始对付我们,现在可以把创丰合并进来。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份的分配,处理完公司的事情后,我约出了周帆和刘宜春。


    中午卓雅本想拉着我一起吃饭,不过事态紧急,我也不可能一直沉迷在儿子私事之中。


    我们约的地方就是周帆目前的工厂,也是我留下的最大资产。


    这块地和厂房花了我近一亿,好在当时地皮便宜,建造厂房的费用在我进去前全部弄的差不多了。


    之后这个项目就全部交给了周帆,其实没几个人知道我当年赚了多少钱,那时候公司全部归我一个人所有。


    生意最好的时候,可以赚四五千万,以至于我整个人都快飘到了天上,这才决定自己买地建厂房。


    如果一切顺利,公司过两年可以提交上市资料,准备融资上市。


    三十岁不到,白手起家成立上市公司。


    这必然是一段商业传奇!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这种荣誉。


    可就在我最高峰的时候,对手发动了攻势,直接将我拉入深渊,以最卑鄙的方式对付我。


    从此我的人生彻底完蛋,为了避免债务和商业上的影响,我把设备公司交给了刘玉琪,不希望她能将公司做大。


    但起码能维持基本的运行,等我出来后,有一个可靠的班底,再加上周帆的加工厂,东山再起也只是时间问题。


    新厂房靠近宁乡,当时这块还没有得到发展,现在已经陆续有公司入驻,有一些是新能源的汽车品牌。


    还有少部分的重型设备公司,外加一些电子厂等等。


    我独自开车前往,四年没来了,当时这一路都颇为荒凉,现在已经大有改观,地价想必也涨了少。


    如果自己不干,厂房和地皮也值不少钱,出售后我依然是富豪。


    本想把厂房和地皮抵押,从银行贷一些款出来,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周帆曾跑过不少银行,他们都表示不看好我们的业务,还说我们当时征信出了问题,反正钱是很难拿到,除非签署极为苛刻的条件。


    我可不想因为一点波动,就让银行把我的厂房给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