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众望所归(大结局)
作者:admin      更新:2022-10-29 17:16      字数:14642
    “子由,我可以替代天子主持一些,但这次祭祀大典,包含阅兵,典礼,彩车巡游,别的地方还好说,在黄帝庙前,朗诵祭文,非陛下亲力亲为不可!”


    赵顼一听,顿时傻了,连忙拼命摇头,那么生涩的文字,冗长的东西,真是要命!他以前可是连诗都不愿意背,也只有爱好医学之后,才背了不少医书。


    陛下拼命摇头,想和师父继续讨饶哀求。


    哪里知道,苏辙却偷偷冲着他摇头,小皇帝只能满腹委屈,怀着忐忑的心情应承下来。毕竟在来之前,狗牙儿叔叔已经找到了他,告诉他一切都听苏辙的安排,没法子,只能认了。


    果然,苏辙和王宁安谈了许多流程的事情,赵顼完全是傻乎乎听着。


    等和王宁安交代之后,苏辙出来,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这么多年,姐夫都是机智过人,没人能瞒得过他。没想到这次他竟然被套路了,不得不说,小彘拿出的方案太妙了,怕是连姐夫都没想到。


    苏辙打起12分小心,全力以赴,离着祭祀大典越来越近。


    就在坊州的校军场,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准备就绪。


    三万禁军,全副武装,等候着检阅。


    贵宾席上,渤海的大氏,大理的断氏,于阗尉迟氏,还有交趾,占城等等……不少代表都参加过赵祯的万寿庆典,对上一次的场景,记忆犹新。


    他们比手画脚,大谈特谈,不时引来一阵惊呼之声。


    大家伙的心气都被提了起来。


    又过了十几年,还有什么花样,让我们领教一下吧!


    上午时分,阳光明艳,秋高气爽。


    1000名马军,扛着旗号,由远而近,徐徐而来。


    这些战马迈着小步,跳跃感十足,每一面旗号,每一匹战马,甚至每一个骑士,都极为相似,他们每10人一排,几乎不差分毫,从所有人面前走过。


    光是这个开场,就有太多的学问,战马人员挑选,装备,训练……普通小国都准备不出1000匹颜色几乎相同的战马,更别说训练有素了,这就是差距!

    老兵狄青,坐在观礼台上,微微颔首。


    这只是开始,还有好戏呢!

    果然,在骑兵之后,就是整齐的步兵方阵,有长枪兵,陌刀兵,火铳手,每一队都仿佛克隆人一般,杀气腾腾,威严无比……紧随其后,就是各种口径的火炮。


    有战马拉着,也有蒸汽机拉着,宛如洪荒巨兽。


    这些黑乎乎的大杀器一出来,顿时引来全场惊呼。


    观礼台上,甚至都站了起来。


    大家目不转睛,盯着从面前经过的怪兽,机器的轰鸣,惊天动地,震撼人心……说什么都是虚的,在这一刻,无与伦比的力量,让人从里往外折服惊叹。


    狄青笑了,笑得很灿烂,王老爹,杨文广,杨怀玉,慕容轻尘,他们全都笑了,能目睹这一幕,再无遗憾!


    “大宋万岁!”


    不知谁带头欢呼,很快全场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包括那些黑皮肤的,大胡子的,他们目睹之后,都把和大宋争锋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


    赵顼刚刚请十岁出头,很矮小,远不及他们的君王威严高大。


    可是在这一刻,赵顼就是巨人!和那些蒸汽牵引车一样,是无敌的象征!


    阅兵当中,除了蒸汽牵引的火炮,还出现了内燃机车,禁军将士,坐在车上,快速向前机动,飒爽英姿,让人惊叹、神往,彻底征服人心。


    一场阅兵,全面展示了科技实力,工业化的成果。


    能成为如此强国的一份子,这些海外殖民心悦诚服,即便不服,也没有胆子抗衡。


    享受了无数欢呼的赵顼,小脸蛋通红,感觉很不错,可是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这样的风光享受一次就够了。


    他看了下身后的父皇,赵曙冲着他点头。


    赵顼立刻蹙着眉头,和旁边的苏辙说了两句,苏辙立刻对王宁安道:“陛下身体不适,接下来的祭奠请秦王代为主持!”


    王宁安眉头紧皱,“子由,祭奠才是重中之重,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宁安终于察觉,他被套路了。


    苏辙咧了咧嘴,“陛下年幼,难以维持,姐夫就勉为其难吧!”


    这家伙的脸上哪有半点为难,王宁安咬了咬牙,还想说什么,可是万众瞩目,距离祭祀的吉时已经不远了,哪还有机会,这就是上了贼船!


    王宁安只能强忍着怒火,带领所有人,向着桥山东麓的黄帝庙进发。


    脚踩着青石台阶,每走几步,都会有一声炮响。


    这个炮声象征着每一个行省,每一块殖民地,炮声惊天动地,在山水之间回荡,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渐渐的,王宁安也忘掉了不快。


    他每一步都十分认真,几十年的过往,他眼前不断闪过……来到这个世界,刚刚结束一场失败的变法,富而不强,危机四伏,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几十年披荆斩棘,对内大刀阔斧,对外雷厉风行……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或许还有太多的不完满,但对于王宁安来说,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做出了努力,问心无愧!

    一刻钟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威严的黄帝庙前。


    宽敞的空地,汉白玉的雕刻,栩栩如生。


    在正门外,有两根高大的柱子,随着王宁安的到来,有人用力撕扯下遮住柱子的红绸。每一根柱子上,都有四个字,十分醒目!

    “炎黄苗裔,王学门人”


    王宁安一眼扫过去,顿时脸色一变,他何等机敏,一瞬间就清楚了,这帮小兔崽子果然背着自己,偷偷干了大事。


    真是好大的口气,居然把王学和炎黄并列,简直岂有此理!

    正在这时候,老朋友赵宗景一身蟒袍,从人群走了出来,这位也不上厕所了。


    赵宗景来到柱子下面,朗声道:“炎黄先祖,神州后裔,我们血脉来源,生我养我。变法至今,广兴教育,贫寒子弟,读书识字,做人明理,如今中原大地,识字率高达8成,人人读书,个个识字。秦王大德,教我诲我,德比炎黄!”


    他的话一说完,立刻引来附和。


    “德比炎黄,德比炎黄!”


    “秦王实至名归!”


    “实至名归!”


    ……伴随着大家的喊声,以吕惠卿和章惇为首的重臣一起走到王宁安前面,深深一躬。


    “这八个字,名副其实,请秦王受我等一拜!”


    说着,他们竟然一起跪倒。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他伸手搀起吕惠卿,外人看起来,亲密无比,可是王宁安却在吕惠卿的耳边低声道:“吉甫,你真是涨本事了,还有什么花样,都拿出来吧!

    吕惠卿心中一寒,却又咬了咬牙,硬气道:“师父请放心,弟子不会让师父失望的!”


    王宁安迈步走过石柱,这一次真正到了黄帝庙前。


    在苏辙的唱诵之下,王宁安按照规矩,给黄帝进献贡品,上香,带领所有人叩拜……而后,他长身而立,站在神像之前,恭诵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王宁安声音浑厚,抑扬顿挫,称赞黄帝圣德,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才有锦绣中华,话锋一转,又提到了子孙后辈,秉承壮怀,横扫六合,席卷八荒,囊括天下,尽数归于中华,现禀明先祖,祈求庇佑。


    愿华夏昌盛,子孙生生不息……


    王宁安将祭文读完,他的眼角微微湿润。


    不用装蒜,从最初的一小块土地,变成如今的模样,地球都抱回来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国,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虽然那八个字有些夸张,但王宁安也默认了。


    王学取代了儒学,自己取代了孔孟,真的很难说好坏……王宁安突然有些惶恐,儒家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他的王学还只是雏形,没有形成体系……退休的工作有了,接下来我也要修书,要完善王学,当好万世师表!


    王宁安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他已经准备华丽谢幕。


    可很明显,吕惠卿等人不会轻易放过师父!


    见流程完毕,几位宰执相公突然又一次站出来。


    “王公大德,内圣外王,三代以下,文治武功,无人能出其右……如今华夏子孙,炎黄苗裔,遍及天下,皆是王公之功,我等愿意尊奉王公为族长!”


    他们说完,所有禁军,观礼的嘉宾,包括所有人在内,都像是骨牌似的,一个个跪了下来。


    “我等皆愿意尊奉王公为族长,请王公上座!”


    “请王公上座!”


    有人抬来了一张紫檀的椅子,上面没有雕刻龙纹,取而代之的则是山河日月,这就是华夏族长的宝座!

    以王宁安的功绩和地位,甚至可以轻易取代赵家,他没有这样做,圣德巍巍,天下皆知。


    就算是赵曙和赵顼,也都愿意尊奉师父为华夏族长,成为所有人的大家长。


    这个族长和皇帝不一样,他负责祭祀先祖,维系所有华夏儿女的感情,推动一族的发展,不只是大宋一国,而是所有华夏族人。可以改朝换代,但是华夏儿女,必须永远主宰每一寸土地。


    王宁安闭上了眼睛,耳边响起了潮水般的欢呼声,不只是黄帝庙前,还有各个行省,甚至包括海外。


    民心如此,秦王众望所归!

    既然如此,那就当仁不让!

    王宁安睁开了眼睛,目光坚定,迈向了族长的宝座……


  完本感言+新书计划

    最后一章传上去三天了……早就想动笔写个感言,但就是不想动笔,真的,不愿意打开电脑,有点怕怕的,更有点累了……屈指算起来,也写了六七年了,半老不老的油条了。


    这些年一直在写,哪怕年三十也没歇着过。没有红过,所幸每一本的成绩都有些提高,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就是好事,值得点赞。


    ……


    将门是目前成绩最好的一本书,大家也都看得出来,有些不成熟,中间的主线也改过许多次,靠着大家伙的支持,总算是走完了。


    新书小的酝酿了好几个月,一直不太敢动笔,因为小的选了个很生僻的时代——五代十国,嗯,就是从郭威打进开封,后周建立写起,是一个由乱入治的大时代。


    背景复杂,史料混乱,架构又太大……小的一度想过放弃,写一个比较热门的时代,比如大明,或者唐初,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咬着牙选择了有挑战性的。


    目前小的已经写了几章……坦白讲,难度比预想的还大,不过请大家放心,小的已经理得差不多了,正在加速码开头。


    最快月中就能发书,最迟月末……新书上传之前,小的会写几篇番外……有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还有吕惠卿,蔡京,赵顼等几个人物。


    说再多都是废话,小的全力以赴码新书,努力写一个更好的故事!


  番外(一)


    自从赵曙搬到幽州养病之后,朝廷的机构就陆续向幽州迁移,银行过来了,皇家书院来了,科学院来了,贸易协会,工商总会……渐渐地,幽州成为了天下的中心。


    最终的迁都工作实在吕惠卿任内完成的。


    继承师父的首相之位,吕惠卿并不轻松,相反,十分困难!

    王宁安能统御四方,靠的是无上的威望,赵曙呼风唤雨,靠的是皇帝的宝座,而吕惠卿呢!他没有师父的威望,更不是老天之子,可偏偏首相肩负重担,不只要处理大宋的事务,还要顾及整个海外。


    一团乱麻的事务,让吕惠卿操碎了心,才短短五年光景,就弄得满头白发,心力交瘁完全成了老头。


    在这五年里,他基本上是守成之相,十足无为而治,没有任何多余的举动,一切都是润物细无声,和王宁安的大开大合,迥然不同。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吕惠卿上书劝谏赵顼,更改国号!


    赵匡胤在宋州发迹,当了皇帝之后,废除大周国号,改用宋……如今大宋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天下的中心,是华夏各族心中的圣地。


    如果继续沿用大宋称呼,未免不利于统御各方,号召天下。


    这番见解送上去之后,赵顼欣然接受。


    又经过议政会议的讨论,终于确定新的国号——中华!

    万国中心,华夏之邦!

    完成了国号更改,吕惠卿松了一口气,蹙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不管如何,总算在史册留名,也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功绩了。


    “子厚兄,政事堂的担子就要交给你了。”


    章惇呵呵道:“吉甫兄,其实你该多干一任的,何必急着离开!”


    吕惠卿白了他一眼,“你这叫言不由衷,我要是多留任你还不恨死我!再说了,我这副样子,还能撑得下去吗?”


    章惇笑了笑,没有多说,的确,如今的政事堂真不好做,上面有皇帝,有族长,下面有中原百姓,也有海外子民。


    说句不客气的话,首相就像是媳妇,还是五世同堂的超级大家族的媳妇,上面有两辈人要伺候,下面有儿孙辈要照顾,一点考虑不周,就要挨骂。


    一个字——难!


    章惇道:“媳妇难当,吉甫兄的处境我是感同身受。不过好在吉甫兄已经下手了,小弟萧规曹随,继续做就是了!”


    吕惠卿瞪圆眼睛,“子厚兄,你胡说什么,我怎么下手了?”


    “你不是要求更改国号吗?这还不是下手?”章惇冷笑道:“你是不想当大宋的宰执,要当中华的首相,我说的可对?”


    吕惠卿被他戳破心思,老脸铁青,很不痛快,他当然想,很可惜的是这辈子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注定了自己只能是奠定基础的人,让后辈踏着自己的肩膀往前走吧!

    “子厚兄,我也不废话了,只说一句,欲速则不达,你好自为之!”


    章惇笑着点头,“吉甫兄放心,我晓得!”


    交代完毕之后,新的首相圈选名单送上去,吕惠卿飘然而去,潇洒华丽。


    在名单当中,不出意外,章惇位列第一,赵顼毫没有迟疑,直接圈选了第一位,连思考都没有。


    这位皇帝陛下已经懒得干预朝廷的事情了,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一个女孩的身上……赵顼恋爱了!


    看书就搜“书旗吧”,!


  番外(二)


    “爹,你当年填过很多词,有一句是最不好的!说教,太说教了。”狗牙儿大言不惭道:“就是这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宁安脸黑了,他也是年少轻狂,为了镇住六艺的那帮小妖孽,就犯了糊涂,一口气说了很多名篇。当时就惹了麻烦,多亏老师范仲淹他们帮着遮掩,才没有露馅。


    后来随着王宁安名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也没人敢怀疑王宁安的才情了,反而总是溢美之词。


    不过王宁安也暗暗告诫自己,别随便当文抄公,那可是会惹大祸的。


    从那以后,王宁安要求自己必须言之有物,必须有足够的资料,才能动笔。


    就像他现在一样,从首相退下来之后,就在构思着一本鸿篇巨制,名为《汉语民族发展史》,不再局限中原一地,而是将整个儒家文化圈囊括其中,随着向外殖民拓展,要把整个世界历史,都写入其中。


    这本书会成为每一个青年必读的教材,也是构筑整个民族共同记忆,共同认知的关键。


    身为华夏族长,王宁安觉得这是自己的职责,容不得马虎。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甚至把苏家两兄弟找来,一起埋头笔耕。


    多年下来,王宁安自觉光凭着真本事,也堪称大学问家了!至少狗牙儿这个兔崽子没资格指点自己!


    “什么叫说教?我看你才是无知!”


    “爹!”狗牙儿大少爷毫不退让,“日久生情,没有朝朝暮暮哪来的感情?就拿舅舅来说,当年他们也是伉俪情深,结果舅母去世了,才过了5年,舅舅迫不及待纳妾,没了朝朝暮暮,情分自然就弱了。”


    狗牙儿说的是苏轼,王宁安有心给他辩驳两句,但是一琢磨,儿子的话,还真有些歪理。


    “你跟我念叨这个干什么?就为了显示你这位参谋部左侍郎的高见?”


    这些年来,狗牙儿都升官了,而且还是在参谋部,可谓是手握重权,非比寻常。


    狗牙儿嘻嘻一笑,“爹,我也是受人之托,来请您老帮忙。”


    “受谁之托?办什么事?”


    “当然是陛下之托,让我帮忙他的亲事。”


    王宁安沉下老脸,“陛下的婚事有父母做主,应该去找太上皇,你和太上皇不是亲如兄弟吗?用我这个老头子干什么?”


    狗牙儿都快哭了,“爹,我要是能说得通,还用得着烦您老吗?”


    狗牙儿是真的没办法了。


    赵顼看上了一个女孩,姓钱,是神医钱乙的小女儿!


    当初赵曙答应儿子学医,赵顼成天和钱乙混在一起,自然也就认识了钱乙的小女儿。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谁也没有往那一方面想。


    结果竟然是朝朝暮暮总生情,等到赵顼大了,要迎娶皇后,他嚷嚷着,非钱家女儿不娶!


    这下子可把赵曙给为难坏了。


    想想吧,赵祯娶的是曹家的女儿,赵曙娶的是王安石的女儿,王宁安娶的也是名门之后,就连狗牙儿和小彘,也都是这个圈子的。


    强强联姻,说是政治婚姻也没错,可话又说回来,普通人家还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如果没有足够身份背景,如何维系婚姻稳定!

    这可不是玛丽苏小说,有爱就有了一切!

    人活着,必须现实。


    当然了,钱乙是公认的神医,即便是皇家也敬他三分。但钱乙的女儿就未必了,一个十足的寒门女子,如何能母仪天下,这不是胡来吗?

    “爹,我是没本事说服太上皇了,陛下又跟我苦苦哀求,您老要是不出手,儿子只怕连官都做不成了,陛下会给我小鞋穿的。”


    王宁安越发气恼。


    “你们少拿那些破事烦我,不当官就回来当书童,正好,我这书的第一卷要出版了!”王宁安嘴上这么说,但是也免不了好奇。


    “陛下和钱姑娘,当真是分不开了?”


    “哎呦!”狗牙儿立刻道:“爹啊,人家两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您老要是成全了这事,那可真是功德无量,泽被苍生啊!”


    王宁安懒得听奉承话,他稍微想了想,“陛下既然和钱神医学了那么多本事,也该有点著述了。”


    “写书啊?怕是不行吧!”狗牙儿带着怀疑的语气道。


    真是不开窍,王宁安懒得废吐沫,只是指了指自己著书的封面。


    总编撰:王宁安。


    副总编撰:苏轼,苏辙。


    狗牙儿看了半天,若有所思……很快,一本由钱乙编撰,赵曙做序的《钱氏小儿方》正式刊发。


    和赵曙看到的草稿不同,正式刊发的封面多了两个副总编辑,赵顼、钱亦临。


    当看到正式的书籍,赵曙的脸都绿了。


    赵顼大模大样,给老爹施礼。


    “多谢父皇成全!”


    赵曙老脸憋得通红,半晌只能挤出四个字:“百年好合!!”


  番外(三)


    赵顼如愿以偿,娶了钱乙的小女儿。


    皇帝陛下甚至定下了规矩,以后皇家也要从寒门小户当中挑选媳妇,更不许给予外戚爵位和权力。


    这是一条很不错的规矩,至少在文臣的眼中,非常好,他们又排除了一项威胁。


    时至今日,大权悉数归于政事堂。


    章惇接任首相之后,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革,他改政事堂为内阁,以诸位相公,尚书,侍郎充任阁员,采用首相负责制。


    他这一招争议不下。


    原本是诸位相公坐而论道,各部负责执行就是了,如今把尚书侍郎全都拉进来,等于稀释了其余相公的权力,一切都以首相为中心。


    包括苏辙在内,都颇有微词。


    奈何章惇和王韶结成联盟,获得了军方的鼎力支持,成功推行了改革。


    掌握大权之后,章惇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势,全力支持向西进军的方针,除了陆军之外,还调动了30万人的海军。


    一共用了10年时间,打到了极西,将地中海控制在手中。


    至此,已知的世界当中,除了一些偏远,贫瘠,寒冷的区域,剩下的全数纳入掌控,至少是设立了总督,建立起定居点。


    章惇拔剑四顾,志得意满。


    他很有信心,继续做下去。为了争取下一个任期,章惇制定了一套庞大的计划,接下来的十年,向外移民两千万。


    同时增设50位总督掌控全新的区域,在邻近的南洋地区,建立起20个行省,并入大宋的版图。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充满了吸引力的方略。


    出乎章惇预料,在议政会议讨论中,他的方略遭到了强烈的质疑。大宋各省,各地的议政卿都普遍反对这个计划。


    并且他们湖广行省平章事蔡京,作为支持的首相人选,和章惇展开首相大位争夺战。


    蔡京!


    算什么东西!

    也配和老子争!

    章惇显得不屑一顾,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蔡京却也不恼,他紧锣密鼓,争取更多的人支持。


    “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前后有20万将士战死,其中竟有三分之二是因为气候因素,水土不服!我们失去了那么多优秀的小伙子,可我们得到了什么?仅仅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用得上的土地。这样岂不是太愚蠢了?我们想要吃鸡蛋,用不着从养鸡开始。想要资源,也不一定要占领土地。我们需要的是控制,为我所用,而不是把什么都变成我的!大宋已经很庞大了,我们自己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了!”


    蔡京义正词严,“我们最早的铁路,已经运行了30年以上,老化严重,事故频繁。各省的桥梁加起来超过20万座,其中八成都超负荷通行,更有三分之一是危桥!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损失的生命超过35万。我们需要耗费至少5个亿,才能把基础设施更新一遍。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在多年以前,我们突破了内燃机技术,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我们的城市开始用电力照明!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仅有不到20座城市,实现了电力全覆盖,其他的城市相距甚远,更遑论乡村。”


    “必须加大投入,把钱用在民生上面,更新基础设施,支持新技术,盲目扩充土地,吞并行省,只是某些人的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大而无当……”


    “还有,这些年的对外贸易,简直就是最大的错误,我们每年采购数额巨大的货物,包括农产品,纺织品,而我们的农业不断萎缩,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赤字严重,我们的钱,我们的工作机会,全都流失了!”


    “去田间地头,去工厂社区,去街头巷尾,听听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吧!去问问他们,过去十年,你们的生活是否有改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饮水,卫生……有多少百姓们满意?内阁的衮衮诸公,只会看那些冰冷的数字,毫无感情的报告。他们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谎言当中,我们必须改变!务实,真正做到务实,真正关心民生疾苦!”


    ……


    蔡京除了在议政会议开炮,还亲自撰写文章。


    他指出王宁安主政之时,对外战争,务求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战果。而章惇则相反,他则是大动作,大规模,往往也是大损失!

    章惇派遣十万人马,在沙漠里不停追踪一群群的部落马贼,又派遣更多人马,在山区和土匪捉迷藏,他的用兵,简直发了疯!


    “我看发疯的人是蔡京!”


    面对一连串的重炮,章惇气炸了肺,不行,要立刻反击。他把自己的文胆,苏轼的儿子苏迈叫了过来。


    “你立刻给我撰写一篇文章,对沙漠用兵,是确保石油安全,清剿马贼,是维护丝绸之路通畅,蔡京鼠目寸光,他能看懂什么!”


    苏迈不敢违抗章惇的意思,立刻照办。


    可谁知道,章惇参战之后,这一场辩论更加热闹了。


    蔡京火力凶猛,全力轰炸,不但批评章惇,还提出了自己的目标。


    他指责内阁每年入超1.5亿,把百姓的财富拱手让人,损失工作机会上千万,财政苦不堪言,如果他能上台,将全力削减贸易赤字,提高关税,鼓励出口,给大宋的企业减税,改革个税,减轻百姓负担。


    同时,还要修1万公里重载铁路,保持大宋在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


    再有,蔡京还要清理过多的移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合法身法的,蔡京计划驱逐80万人,并且严控海外劳动力输入,把工作计划留给普通百姓……


    “你给我说实话,姓蔡的是不是你放出来咬人的?”狗牙儿恶狠狠盯着二弟。


    小彘这两年留起了短须,穿上老爹喜欢的布袍,举止潇洒,颇有王宁安当初的风采,他含笑道:“大哥,你不能责怪我,要不是你给牵线搭桥,王韶怎么会帮章惇呢?”


    “你认下就好!”狗牙儿一伸手,揪住了小彘的肩膀,“走,咱们现在就去找老爹谈谈,让他老人家瞧瞧,蔡京说的都是什么话!”


    “让我瞧什么?”


    王宁安从外面缓缓走进来,冲着大儿子哼了一声,吓得狗牙儿连忙松手了。


    “行了,我都知道了,你退下吧!”


    王宁安伸手,把狗牙儿赶走,唯独留下了小彘。


    “你想说什么,讲吧!”


    小彘连忙躬身道:“爹,章惇和蔡京之争,说白了就是华夏优先,还是大宋优先之争!章惇十年,百姓背负了不少的负担,孩儿以为蔡京或许能纠正他的失误。”


    王宁安听着,淡淡道:“蔡京这一套弄下去,短时间或许有效,如果长久下来,你就不怕弄得分崩离析,海外各属地纷纷割据,另立山头,到了那时候,你有本事收拾?”


    小彘笑了,“孩儿当然没本事收拾,可我大哥行啊!”


    “他?”


    “没错,等蔡京把内部调好了,大哥正好扛起您老的大旗,完成整个归化大业,日月之下,皆是华夏疆土!”小彘笑嘻嘻道,充满了得意。他不但和老爹长得相似,更学会了老爹的布局手段!


    王宁安沉默了半晌,哼了一声,“好啊,你们都计划好了,老夫还费什么心思!”王宁安气哼哼离开,回到了他的书房,把窗帘拉上,将一卷胶片装好,放映机缓缓转动,幕布上出现了黑白的人影……


    王宁安盯着观看,嘴角上翘,呵呵道:“才能看黑白电影,还没有声,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用上电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