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捧呈早点送滨松
作者:admin      更新:2022-09-01 14:50      字数:9364
  平三一句送到城里去,直把点心店老板的眼睛都笑没了。若要说平三来订和菓子,这老板也就热情招待,可要是能进江户城,那真是上赶着往里送都心甘情愿啊。


  像是近代小说里那些描绘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里面伦敦的店铺,但凡是有机会给皇室供货的,恨不得把那个“王室专供”的字符把整个店招都涂满。这日本也是一个意思,这些店铺,服务老百姓的那便不说了,能服务武士的,往往便大肆宣扬,本店和某某殿、某某侯那是打过交道的。


  若说能送进江户城,也不拘是德川将军吃了,还是下边的女官嫔妃吃了,那都不重要。他们只会激动地向外界宣布,自己家乃是幕府御供商。纵使是免费向将军提供也在所不惜,很可惜幕府二百多年到现在,什么东西都有规矩,根本不会和城下町的店铺发生关系。


  将军殿下自己有专门的点心武士,德川家庆吃的点心和二百年前德川家康吃的点心肯定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规矩!

  一边是新兴的江户城下工商业,一边是陈旧且固化的幕府规矩。一边拼命想往上靠,一边却永远闭门不纳。


  说来到了后世里日本到没有什么“皇室专供”了,换了个说法,现在叫“宫内厅御用合作商”。像是做皮椅的,做拖鞋的,甚至是做衣带的,若是能捞一个宫内厅的购买合同,别说自己家里高兴了,全市全县都会上头条新闻。


  反正整个店铺都忙活开了,等平三说还要送给老中和若年寄、侧用人等大人们一道吃时,老板原地起跳,一阵叽里咕噜就跑了出去。知道的他是出去发动自己的关系,找其他点心店调货,不知道的以为老板得了失心疯,发了癔症呢。


  至于忠右卫门和平三,只管在店里等着就行。店里原本就有上百个作为样品的和菓子,全店上下一起动手又赶出来三百多。老板又从其他店,好说歹说调了一千多过来。


  他们都是一个同业公会的,虽然专供幕府这个名头很响亮,要是独占了绝对能名震江户。可这年代的同业公会奉行的是抱团取暖,一致对外的做事方针。公会内部禁止任何的无序竞争,既然有出名的机会,大伙儿一道也是应当的。


  短时间凑了二千个和菓子,那几个老板根本就不让其他人动手,都是自己笑眯眯的抱着捧盒,挑着担子送外卖。连等下用来分装的唐纸,都用骏府产的上好细纸,抖开裁好,一叠一叠的压在筐下。


  有平三的火牌,进入江户表奥自然是毫无问题的,甚至都不需要解下佩刀。只有去将军办公的中奥时,才需要解除一切武装,甚至有段时间还需要用梳子梳一遍头发。表奥作为幕府各官厅所在,各类人员进出,实属正常。


  城内自然已经是一片素缟,往来的人员都基本换上了素色的服饰,虽然不至于人人一身黑白,却也差之不多。平三先去找金丸义近,很可惜金丸义近去各寺社召集僧侣尚未回来,没有他哥带路,怕是就见不到间部诠胜了呀。


  巧了!


  榊原忠之正在带人往城内运送草席,可以想见最近几天,起码有几万人要过来给德川家齐磕头,很多人没资格进入殿阁,那便只能在室外行礼。在地上铺些草席,方便前来告哀的御家人们磕头。


  “大人尚未用过早食吧。”平三这时候不用任何人教,立刻捧着两枚和菓子上前。


  “唔?什么?”榊原忠之被这一问没法应过来。


  “请用。”


  “哎哟哟哟……你有心了。”榊原忠之也是半夜赶过来的,一直忙到现在,前后三四个小时,脚不沾地的,一歇下来立刻觉得自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属下取了个葫芦过来,里面似乎灌了温水,榊原忠之也顾不上擦手,用唐纸包住一个红豆馅的和菓子便一口吞下。大概是真的饿了,稍微有点不注意形象,嚼了几口便咽了下去。


  “下官想诸位大人,怕是都不曾用过,是否分发?”平三向后边指了指,一众点心店老板看榊原忠之往来,立刻点头弯腰。


  忠右卫门和他们介绍那是江户北町奉行大人,把一众老板给喜的说不出来,都快认不出自己是谁了。平时他们一个小小的点心店老板,连本町的同心都见不到几次,像是江户町奉行这样的官员,在他们眼里就和天上的星星差不多。


  “这是藤生屋的老板。”平三招手让一众点心店老板上前,榊原忠之要见他们。


  分发点心这种事情,自然不是榊原忠之能做决定的,但是他是可以面见诸位老中的幕府旗本大臣。老中们点头了,这事情便能做下去。而平三来找他,不就是希望他带着见间部诠胜、水野忠邦等人一面嘛。


  都是幕府的旗本,心里想点什么谁不知道啊!


  “好了,你们抱着菓子和本官来。”榊原忠之只是和一众老板点了点头,并没有做实际的交谈。


  此时主持丧礼的水野忠邦正在显眼处不断调派人手,《红楼梦》里宁国府办丧事,一大家子老少爷们并上个管家极为厉害的王熙凤才把事情理顺。现在那是德川家齐这个日本国王去世,丧事的规模不知道大多少倍,水野忠邦片刻也歇息不得。


  甚至都不能呆在室内什么地方,要保证现场有事立刻就能找到他,可不就是只能站在显眼的走廊下面,随时处置嘛。


  “滨松殿,下官有一事禀报。”榊原忠之等前面一个人说完事情,凑到水野忠邦面前。


  “何事?”水野忠邦抬了一下头,笔下继续不停。


  “下官想滨松殿尚未用过早食,便带了些菓子来。”这回开口的是平三,榊原忠之到是没有抢这个发言的机会。


  “菓子?”同样的,水野忠邦也是四五个小时水米不沾牙了,一说吃的,立刻就饿了。


  “正是!”平三立刻捧着两枚桃型的和菓子呈上。


  29.滨松侯心下留意


  水野忠邦比之榊原忠之气度上确实胜上一大截,他没有接过和菓子,而是仔细的审视了一番平三,似乎要把平三给看透一般。


  平三一开始还带着些少年轻躁,结果被水野忠邦从头到尾瞧了一个通透。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被看光了,背后竟出了一身细汗。


  “你带了多少菓子来?”水野忠邦也不接平三捧着的和菓子,反而问道。


  “约二千枚。”平三小心的回答道。


  “不够,再送二千枚来,让他们到我府上去会账。”说罢水野忠邦向挑着和菓子的一众老板招手。


  一众老板人都麻了,居然真的教他们见到了堂堂的幕府老中,整个天下的宰相,当今将军的“帝师”。一个个完全顾不上地上凉,上前便跪下行礼。水野忠邦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询问他们是哪家店铺,然后提笔写下一张字条,让他们之后去滨松藩邸领取钱款。


  老板们才不稀罕那么几百个和菓子的货款呢,一个个把那张有水野忠邦签名的字条当成命宝一样,千恩万谢的说剩下的二千枚立刻就让店里送来。水野忠邦也不和他们敷衍什么,让他们赶紧去办妥。


  “你叫什么名字?是何职衔?”水野忠邦终于从平三手里接过和菓子,但是他也没吃,而是放到一旁。


  “下官金丸平三郎,忝任江户同心众。”平三低着头恭敬地回答。


  “尚未元服?”在这种场合怎么可能只向上官说一个通称,再加上平三没有梳发辫,水野忠邦便有此一问。


  “原意年上行冠礼,只是这边……”


  “好生奉公,勿要懈怠。”水野忠邦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人家是幕府老中,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在平三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能有这么三两句话的交谈,今儿就没白跑这一趟。


  自然的,这些点心便以水野忠邦的名义向在城内协助丧礼的旗本御家人们发放。大家正饿着,凭白得了点心,纷纷盛赞水野忠邦的恩德,同时也让主持发放的平三混了一个脸熟。大伙儿或多或少也都认识了一下这位金丸家的小少爷,算是结个善缘。


  等金丸义近从城下回来,听到一众人都在夸平三机灵懂事还一头雾水。结果别人都笑嘻嘻的和他说你们金丸家要发达了,这回算是入了水野滨松侯的眼了。映入金丸义近眼帘的是正在发和菓子的平三,以及一众正在吃和菓子幕府旗本。


  他当然要问问平三到底是怎么回事,平三便把两人去吉原通知歇业,人家请两人吃早饭,然后忠右卫门由此想到在城内的帮忙的所有人应该都没吃上早饭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后面的订购点心,然后送进城来,通过榊原忠之面见水野忠邦等一众大佬,金丸义近都已经从旁人的闲话里知道了大概。


  可惜他手里也有事情,没有办法在这里久留,引着一众寺社的触头住职去拜见水野忠邦和间部诠胜。只是向平三和忠右卫门两个人夸了一句做的很好,便拿着和菓子离开。


  两人安排点心店的老板和伙计给各处忙碌的旗本御家人们分完和菓子,又把人送出城去。得到了一众点心店老板的善意,这些老板就差说出以后两位来本店吃和菓子永远免费的话来了。反正他们一个“幕府御供”的名头算是坐实了,幕府老中写的字条呢,以后尽可以全江户宣扬。


  把人送走,回到直属上司江户北町奉行榊原忠之处报到,这回没有什么大事要办了。都是些乱七八糟的杂活,跑跑腿,送送东西,最适合平三这种没有太多实务经验的新进官吏。看别人家怎么干,怎么处置,暗中学习这样。


  毕竟这年头做官又没有什么岗前培训,能这样在基层亲眼亲耳的实际体会,乃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就是这来回和小陀螺似的的转,也挺考验人的,全靠两条腿跑前跑后。以前两个人又都是静修比游方更多的小和尚,身体素质确实差一点。


  跑了一天,城里的丧礼算是理出了头绪,各司其职便可,除开关键部门以及各位老中、若年寄留守以外,其他人只需要明早继续登城即可。


  江户城内也大致感受到了举国同哀的意思,原本为了过年所预备的许多东西都撤了下来,连之前制作门松的许多人家都把东西撤了回去。街市上也大多是在谈论德川家齐去世的消息,虽然未必有多爱戴这位将军,但是二百年来统治的余威和余恩尚在,老百姓还是把德川家齐当成“君父”来爱戴的。


  既然是君父去世了肯定也避免不了哀伤一番,连平三的母亲和大嫂也是连连询问德川家齐的事情。他们女人家不可能进城去打听,幕府的旗本和御家人们又都汇聚到了城内,也没个消息传出来,可急死个人。


  把事情简单的和家里说了,包括平三的老爹在内,都是面有哀色。二百年旗本之家,自己侍奉的主君死了,心怀哀戚也是正常的。


  可是后脚回家的金丸义近却不提这事,而是把全家都召集了起来,好像有什么郑重的事情要宣布一般。这时候能有什么大事?再大的事情也要为德川家齐的丧礼靠后。起码一个月以后,江户城下的百姓才能有其他的活动。


  “城内是有什么调遣还是吩咐?”平三自然的认为是城内有什么新的吩咐下来,一场大丧,千头万绪,调动的人员数以万计,所有的旗本和御家人都上阵,尚且不敷驱用呢。


  “不不不,城内无事,是关于你。”金丸义近让忠右卫门把障门都关严实了,好像有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我吗?什么?”平三虽然猜到可能自己入了水野忠邦的眼,但是他还没有承袭家业,那么就还只是一个旗本家的子弟罢了,不可能有什么提拔的。


  “松平滨松侯已经答应,在你元服时前来为你加冠!”说到这里,金丸义近脸上的笑意再也忍不住。


  30.大殓送葬丧礼毕


  什么!

  水野忠邦那可是幕府谱代重臣,滨松藩十五万三千石大大名,官封从五位下式部少辅,任职幕府老中,且是德川家庆之“帝师”,怎么可能会答应给金丸家这样一个六百五十石的小小旗本做乌帽子亲。


  况且这还不是重点,虽然忠右卫门的记忆很模糊,但是水野忠邦主持天保改革,并且改革以失败告终,他本人也被政敌们给斗下台的事情却不会记错。


  选择这样一位历史上失脚的老中,借他的东风往上窜一窜还是没问题的。可是像是乌帽子亲这样捆绑在一起,那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啊!

  忠右卫门当场就想开口建议阻止这件事!


  可是看金丸家一家人的模样,从老的到小的,居然都是一副“还有这等好事”的表情。诚然金丸家一个小小的旗本元服能得到幕府老中的加冠,那真是十分荣耀的大事。而且以常人的眼光来看,水野忠邦注定是要大用的,人家可是帝师。和这样的人搭上关系,那不能再美了。


  瞧着金丸一家人连平三似乎也对这个事情十分热心的样子,忠右卫门自忖是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说服他们推辞掉这个事的。况且看金丸义近的样子,大概率水野忠邦已经把这个事情给说定了,不然他也不会这样在家里直接公布出来。


  总不能让忠右卫门说自个儿是穿越来的,知道水野忠邦会坏事吧。那估计被人当做发了癔症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喝醉了欠拍,肯定没人会信的。


  张了张口,但是最后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忠右卫门想想还是算了,毕竟水野忠邦也确实奢遮了好两年,如果在这几年内真的混上去了,总还有跳船的机会。而且现在金丸家是金丸义近在当家,真要出了事,金丸义近直接隐居让位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江户幕府时期,很多诸侯以及旗本坏了事,用的就是这一招。除开极个别将军,大部分将军对于旗本的处置无非也就是“静默”,隐居让出家督,判处切腹的很少,至于直接改易或者剥夺领地处死的更是只有区区十九家而已。


  想来就算水野忠邦真的坏了事,金丸家也不至于断绝!

  自己的身份毕竟是个外人,能够旁听人家家里的事情就已经是给面了,至于上前指手画脚,那是万万做不到的事情。眼下只好暂时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水野忠邦能多掌权一会子。


  接下来的几日,都是在忙活德川家齐的丧礼事务。江户城那是半座城都给动员了起来,天下间的二百六十余位大名,都是幕府的臣子,这时候也必须过来给德川家齐告哀。能帮忙的都要帮忙,御三卿代替德川家庆接待朝廷使者,御三家则是接待外样大名等等。


  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到底也不是头一回死将军了,幕府上下都有些经验。虽然上一次死将军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


  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八四一年的新年……


  惯例要去神社祈福迎新的活动也取消了,什么跃过破除厄运的茅草圈之类的“娱乐”更是没有。唯有各街町的寺社送来一枚小小的纸人,由各家各户按照人数领取,并在小人上写上姓名。随后便送入流水中化开的旧俗,因为不涉及娱乐,照旧进行。


  据说只要把写着自己名字的纸人在放到水中之前,朝这纸人吹一口气,上一年的所有霉运都会渡到这个纸人身上。当纸人在水中渐渐化开时,约等于它这个替身已经把主人的一切霉运都带走了,图个心安吉利。


  忠右卫门到是不怎么信鬼神这个东西的,但是既然穿越一回,本着来都来了/大过年的/自己还是个十六岁刚到十七的半大孩子的想法,入乡随俗也要做做的嘛。河岸边的男女都是一副虔诚的模样,有人还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至于内容无非也就是什么菩萨保佑之类的话。


  小小的一张纸人,可不是寺院免费分送的,他给你送到门上那是他的事,但是你掏钱买就是你的事了。一枚纸人作价十钱,江湖人口一百万都不止,基本上人人都会买,真是一笔相当不错的好生意啊。


  所以养出了一帮有钱去吉原快活的和尚!

  不去说它,只说德川家齐的丧礼在停灵四十余日之后终于准备纳骨安葬。地址自然是德川家历代所用的灵庙增上寺,旗本鸟居耀藏担任御厝(cuo)奉行,提前在增上寺进行整备和维护。其余幕府的大臣们,则在老中水野忠邦的指挥下,将德川家齐的大殓棺椁送往增上寺。


  几乎所有的旗本和御家人都被充实进了送葬的队伍,沿途诵经的僧侣达十二万人之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忠右卫门都不敢相信这个国家居然有这么多的僧人。就这还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难怪将来明治上位以后,暗戳戳的搞了一出神佛分离令。表面上是要尊崇神道教,把自己塑造成为神道教的至高存在,让自己偶像化。暗地里未尝没有废释毁佛的意思在里面,寺院这么有钱,谁不眼红。


  就眼前的增上寺来说,在明治维新之后,一下子就被划走了二十万坪(六十六万平方米)的寺领,全部充公。真真是自建立以来,所遭受到的史无前例的重创。据说连存放德川家康木像的安国殿都差点要被拆毁,最后强行分出来一个芝东照宫勉强存身。


  安葬的典礼忠右卫门身份太低,没有资格去围观,连平三也都没机会瞧着,除了部分诸侯和大身旗本之外,增上寺也不放那么多人进去。真是可惜,这样的王室葬礼,动用超过二十万人的活动,也没有个什么录像机能保存下来,后世里也根本瞧不着了。


  丧礼全部完毕,江户便也恢复了那个烟雨京华的样子,平三的元服典礼终于提上了日程,到底是免不了头皮挨水野忠邦刮一刀。


  (葬礼这玩意儿没查到材料,全是我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