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全员饿人(5000字)
作者:admin      更新:2022-08-29 12:38      字数:8063
  “谁会遇害呢?”


  “我觉得应该是那个米国人雷切特……毕竟他都找波洛保护他了。”


  “那凶手毫无疑问会是阿巴思诺特上校或者德贝纳姆小姐。”


  读者们已经被故事所吸引了。


  小田一郎心中也有诸多猜测,但是他认为事情应该没想象中那么简单。


  短短几章的内容就点出可能的受害者,甚至还给出了具有重大谋杀嫌疑的人物。


  这很可能是会说话的猪肘子的一个圈套。


  一种诡计。


  一种误导!

  众所周知推理小说最忌讳的就是把所有线索都抛出来让读者看到。“推理十诫”中写得很清楚,这是大忌!


  所以推理作家必须学会卖关子。


  说一半留一半。


  而如果真如大家猜测得那般,那这本书基本没什么悬念了,而悬念则是推理小说成功的关键。


  除非他准备用叙述性诡计愚弄读者。


  小田一郎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写下来发生了什么。


  苏晨写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速度是很快的,第一次上传章节就直接把第一部分内容《事实》全部上传。


  在第四章暗夜惊叫中,波洛被一阵声音惊醒。


  那声音很大。


  像是呻吟。


  之后波洛便不太能睡好。


  火车遇到暴雪停了下来,车厢里铃声不断,他拉铃问列车员要了一瓶矿泉水,然后他瞥见车厢过道上有一个穿着猩红色睡衣的女人走开了。


  第二天老朋友布克找到波洛,他告诉波洛,车厢内发生了命案。


  死者是米国人雷切特!


  正是昨天想花大价钱让波洛保护他的那个不像好人的家伙。


  而且现在情况很特殊。


  他们被困困住了。


  车上没有警察。


  而布克因为是董事,自然希望这件事能得到妥善处理。所以恳请波洛调查这场命案。


  波洛答应下来。


  看到这里小田一郎眉头微微皱起,嗯,这怎么有点像暴风雪山庄模式啊……被困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没有警察可以参与进来。


  但和暴风雪山庄模式又有着天壤之别。


  小田一郎觉得至少有借鉴部分。


  很快波洛来到了发生命案的房间。


  从医生康斯坦汀口中他得知了雷切特的伤情。


  身中十二刀。


  但伤口很奇怪。


  十二刀有深有浅,有的伤口仅仅只是划伤,列车员猜测凶手是个女人。


  但波洛觉得这作案手法不太科学。


  整个案件透着怪异。


  首先房间是从上锁的,车窗虽然打开了,但上面没有凶手离开的痕迹。


  并且这么多刀伤,很显然不是自杀。


  出去的通道都从内部锁死。


  凶手也不是从车窗逃走。


  那凶手是怎么离开这个包厢的呢?


  这是第一个谜题!

  布克告诉波洛,他们他们的列车冲进雪堆后就没有人离开火车了。


  “凶手就在我们身边……现在还在这列火车上!”


  “果然是密室杀人吗?”小田一郎已经嗅到了套路的味道。


  同时他也好奇大猪蹄子会怎样将这个故事展开。


  如他所料,大侦探波洛很快就找来了雷切特的同行伙伴麦奎因问话。


  麦奎因告诉波洛,雷切特之前收到过恐吓信。


  之后波洛、康斯坦汀医生再次回到案发现场检查尸体。这次检查有了一些新进展。


  康斯坦汀发现这些伤口应该是死后添上去的。


  有些刀伤显示凶手是左撇子,有些刀伤显示凶手是惯用右手……有的重地像出自男人之手,有的轻地仿若女人的杰作。


  除此之外波洛在死者枕头下发现了一把手枪。


  子弹满膛。


  医生拿起空杯子闻了闻,有药味。


  雷切特被下了药。


  所以现场没有打斗痕迹。


  在接下来的探查中,波洛发现了烟斗通条、划过的火柴、绣有H字母的贵重女士手帕、烧焦的纸片。


  在烧焦的纸片上他看到了几个字:


  记(得)小黛西.阿姆斯特朗


  从这残存的文字中,波洛很快联想到了一桩重大案件,发生在米国的:阿姆斯特朗绑架案!

  并且断定雷切特只是死者的假名。


  而他的真名是:卡塞蒂!


  当年阿姆斯特朗绑架案的主谋!

  并且他还用手段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仇杀?


  复仇?


  波洛心里立刻有了猜测。


  第一部分内容便在这里戛然而止。


  到目前为止案件变得越来越诡异了,密室杀人、奇怪的伤口、烟斗通条、手帕……


  一个个谜团萦绕在读者心间。


  猜不透这些奇怪的伤口是怎么造成的。


  也猜不透凶手到底是女人还是男人。


  到目前为止。


  一切都还在云雾之中。


  “这就没了???”


  “我去……好奇心刚被吊到顶点!!你告诉我没了!”


  “裤子都脱了!你让我在风中凌乱?”


  “赶紧加更!!”


  “引人入胜。”


  “欲罢不能!”


  “已打赏!速更!”


  打赏和评论都已经疯了。


  而最为要命的是,老婆舒婉还看上瘾了。


  自从苏晨写了《白夜行》,后来盘古中文网又出现了一大堆推理小说,舒婉对这个类型就欲罢不能。


  前段时间追《诡异来信》,现在苏晨更新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舒婉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


  “老公,存稿看完了,继续写呗。”舒婉把苏晨关在了工作间。


  “不写完不准上床睡觉。”


  一直以来苏晨都认为自己老婆是温柔类型。


  现在才发现。


  她这是笑里藏刀。


  再加上盘古中文网的催更打赏实在太厉害了,没办法,苏晨只好一边发存稿,一边写后续内容。


  而舒婉则化身为“审稿员”。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方快车谋杀案》苏晨以最快的速度完本!


  用时两天!


  嗯,本来这本书就不长……


  这样的速度直接惊呆了圈内作者和读者。


  “我去,这么快就完结了。”


  “打了个冷颤就没了?”


  “你这速度都跟得上二当家了……”


  “太快了吧!”


  “短小无力!”


  “一本比一本短!”


  “短是短了点……但内容是真猛!”


  “这完结得我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读者们的反应直接炸了。


  小田一郎看完第一部分后心痒痒,但因为自己的《诡异来信》也需要进一步设计和完善剧情。


  也就放了两天没看。


  等他闲下来再次点开《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好家伙,竟然完结了!

  这也太快了吧?


  我们现在开始往长篇靠。


  你这家伙还琢磨着写短篇了?


  感叹一番,小田一郎又沉入到了故事里。


  书的结构出其简单。


  第二部分一章一个人的证词。


  然后进行了证词小结。


  然而在十二位嫌疑人证词之后,案件的情况也并没有变得明朗。


  反而出现了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情况!


  每个嫌疑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全员不在场证明!

  案件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小田一郎的想象。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规划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去设计这场复杂的谋杀?”


  “答案是什么?”


  “凶手真的是这十二人中的一个吗?或者几个?”


  “或者凶手一直藏在车上的某个位置,然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离开了列车?”


  就连最开始就铺垫的德贝纳姆小姐、阿巴思诺特上校也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太怪了!!

  凶手凭空消失了?

  而且在证词中反复有人看到一个穿着猩红色睡衣的人。


  包括波洛自己也看到


  过。


  但列车上符合这个人形象的乘客却没有……他就像是一个幽灵!

  案件没有一点进展。


  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因为每个人都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对了!!!”小田一郎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我怎么先入为主了?证词!我怎么相信了这些鬼证词?凶手不会撒谎吗?肯定会撒谎!”


  “那么!”


  “谁在撒谎?”


  想及此处小田一郎宛若醍醐灌顶。


  如果他没猜错,接下来波洛会一步步找出说谎的那个人……只要找到那个人!整个案件就有了方向!


  即便这个说谎的人不是凶手。


  那也一定有所牵连。


  嗯,对了,还有这些人的动机……谋杀雷切特的人,很可能与当初的阿姆斯特朗案件有关。


  要么是亲属,要么牵连其中。


  这可以构成谋杀的动机。


  小田一郎以专业的推理小说家身份去推测后面的剧情。


  正如他所料,波洛的确没有相信这些证词,他也意识到有人在撒谎。


  经过他抽丝剥茧一丝不苟的探索和推理。


  终于发现了谁在说谎!

  但最后的结果却让小田一郎大跌眼镜!

  “全在撒谎!”


  “全员撒谎!”


  小田一郎的声音都在颤抖,“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


  “妙!”


  “绝了!”


  要知道身为专业的推理小说家,并且有着推理之王的头衔,小田一郎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沉浸在一本推理小说中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

  大多数推理小说的套路他都能猜到。


  而且只有少数的推理小说能比他写得还好。


  就算是东野的书,有时候他都觉得不过如此。


  而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却让他重新找到了当初身为读者的那种兴奋和冲动。


  恨不得一口气看到结局。


  十二个人!


  全都在撒谎!

  而且他们都与曾经那场绑架案相关。


  要么是那一家子的司机、佣人、妹妹,要么就是男主人的朋友……


  都有杀人动机!

  后来小田一郎都不敢去揣测大猪蹄子会怎么去写,波洛怎么去揭开这个案件的真相了。


  “太巧合了!”


  “所有这些仇人都聚集在了同一列列车上,还在同一个车厢……太不可思议了!”


  小田一郎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


  即!

  凶手绝对不止一个!

  两人、三人……或者更多!

  作者开篇提到阿巴思诺特上校和德贝纳姆小姐,难道,是他们二人合谋杀害了雷切特?

  卧槽……


  小田一郎只觉背脊发凉。


  如果是这样,这个案件也设计得太完美了。


  嗯,不过德贝纳姆小姐看起来很沉静聪明,她有设计出这种谋杀案的能力。而且还有一个上校……


  小田一郎还是忍不住疯狂猜测。


  但随着阅读深入。


  他再次发现“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

  凶手不止一个!

  阿巴思诺特上校和德贝纳姆小姐也的确参与其中。


  但不止如此!

  而是!


  这十二人中有十一人参与了谋杀!


  而第十二个人!


  则是一直被忽略的列车员!


  整个谋杀案完全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

  只有波洛和布克是看客。


  “全员撒谎!全员演员!全员凶手!”小田一郎只觉头皮发麻,“这是一场完美的谋杀!”


  十二人一人一刀。


  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好自己的剧本,如果不是遇上波洛,如果不是遇上这场大雪被困住。


  列车一到站他们就可以顺利脱身。


  如果按照一般的写法,十二位凶手都应该绳之以法。


  但这本书的结局却处理得相当妥善。


  波洛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解释。


  其中一种解释便是上文所述。


  另一种解释便是车厢中藏着一个乘客以外的凶手,他杀人后,已经在前一个站点停靠的时候下车……


  尽管第二个解释有很多漏洞。


  但因为被杀害的雷切特本来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


  所以最后布克等人选择相信第二种解释。


  十二位谋杀者将不会承担谋杀带来的后果。


  “我的解决方案已经向大家说明,我可以荣幸地退出此案了。”波洛说道。


  全文也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小田一郎仿若回到了年轻时候,那时候看书如饥似渴,“真是精妙绝伦的故事!精妙绝伦的推理!”


  “把不在场证明写到了极致!”


  “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田一郎太知道设计如此精妙的案件有多难了,并且十二个人的在场证明做得没有丝毫破绽。


  堪称完美!


  绝对是不在场证明的典范。


  写绝了!

  “受益匪浅。”小田一郎发出感叹。


  他在策划一本《不在场证明》的新作,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他瞬间大受启发。


  提起笔就开始丰富新作《不在场证明》。


  而读者们看完后也是炸了。


  “猜想过所有结局!实不相瞒,我曾经想过杀人者是布克或者列车员……唯独没想到杀手有十二人之多。”


  “人麻了。”


  “全员嫌疑人。”


  “全员凶手。”


  “我愿意给他们没人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这是我看过最精彩的推理小说!没有之一!”


  “我大猪蹄子真的是神啊。”


  “神作!”


  “一口气从头看到尾,饭都忘记吃了。”


  “一旦入坑就没法把书放下……作为学渣的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手不释卷。”


  “如果我复习有这股子劲儿就好了。”


  “和《东方快车谋杀案》比起来,突然觉得小田一郎的《诡异来信》弱爆了……嗯,好吧!其实连环杀人案也挺好看的。但《东方快车谋杀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推理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且结局再也不是《白夜行》那种意难平。就很爽!”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这本书唯一的不足是,太短了!不过瘾!”


  “我感觉自己打了个冷颤!然后……就没了!”


  “短小无力!就像波洛一样!小个子……”


  “赶紧再写一本。”


  “没看够!”


  “让我多冷颤几下……”


  评论区密密麻麻。


  这本书还被讨论上了热搜。


  《博物馆藏尸案》的作者野向穂在一次采访中被询问如何看待《东方快车谋杀案》。


  她的回答是:“现象级神作!推理小说里程碑作品!不在场证明的完美典范!”


  小田一郎也是在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让我找到了作为读者的兴奋和冲动!”


  东野也不吝惜自己的夸赞:“我还需要向会说话的猪肘子好好学习。看来华夏不是没有好的推理作家,而是好的华夏推理作家,以前没触及这块土地!出道即巅峰!佩服!”


  《东方快车谋杀案》成绩远远超过了《白夜行》。


  即便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完结。


  但却在畅销榜久居不下。


  因为不断有人慕名而来。


  “虽然已经被剧透……但就是想来看看传说中的全员恶人。”


  “从不看侦探小说。但看到大家已经吹上了天,来瞅一瞅。”


  “好书苦短啊。”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盘古中文网版权部已经忙疯了,一天几百通关于《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视版权的电话。


  版权苏晨肯定是不卖的。


  这样的作品,肯定要交给自己的星光影业来拍摄啊。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钱!

  我一个人全赚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爆火后,很多作家模仿这种写作模式。


  而苏晨也没有急着去写新作。


  得歇歇。


  当然不是他累了。


  而是给其他作家一个喘气的机会……


  连续发书容易镇压整个网文界,打击到网文作家们的写作热情。


  你听听。


  这是人话吗?

  而在这紧张的档口,《舌尖上的中国》播放时间也定下来了。


  本周五晚八点。


  也就是明天!

  全员恶人之后……


  让观众老爷们当一次“全员饿人”吧。


  想及此处苏晨的嘴角不由自主微微上扬。


  要不要写一首美食相关的音乐作品?


  苏晨脑海里闪过好几首歌,中华小当家《只要有你在》,陶喆《宫保鸡丁》,或者《千年食谱颂》?

  ……


  PS:不知道这样去写《东方快车谋杀案》大家会不会觉得水?能在书评区告诉我一下吗?后续调整。


  ? ?求一丢丢推荐票,月票。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