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admin      更新:2022-08-24 16:18      字数:5315
    陶颂尔一秒回神,摆了摆手拒绝,脸上挂着浅淡的笑意。


    男生并未因此而感到尴尬,他随手捻起一粒爆米花,修长白皙的手指擦过唇边,天然润泽的红色铺垫,漫不经心的动作被记忆定格,生出一幅动人心魄的时尚大片既视感。


    此时荧幕上正在播放的电影进入到剧情的第一个小高潮,观众席上四周零落地爆发出几声惊呼。


    “这部动漫的头起得不错,很快进入高潮,如果后面不拉跨的话至少是八分打底。”男生边吃爆米花,边输出自己的见解。


    周边就坐着陶颂尔一个人,因此当身边的男生讲话时,很难不去注意他的话。


    她看了一眼男生,而男生像是得到信号一般,又再补充了两句。


    好在男生还是懂得分寸的,没有一味地抒发自己的看法,将点到即止发挥得淋漓尽致。


    讲话时,出于避免打扰别人的目的,也是为了在低声交谈的时候,能让对方听清楚自己讲的话,两人不约而同地朝中间靠拢,但同时又留有一点空隙,保持着一个最合理恰当的社交距离。


    自然的交谈,偶尔的眼神相交,任谁也不会以为这是仅一面之缘且认识不到半小时的陌生人。


    浅谈过几分钟,不知是男生说的话煽动了某种效应,还是其他原因。电影过半,后面的剧情越来越无聊,以至于陶颂尔睡了过去。


    在电影院睡着这件事倒也不全是电影剧情的锅,还有部分原因是陶颂尔自己身体机能迟钝,容易出现疲倦感,只能说无聊的剧情算是一个助推剂,加速了睡着的进程。


    闭上眼睛,电影的声音在耳边萦绕,如果没有声音和荧幕上时不时亮眼的光线,昏暗的电影院算得上一个睡觉场所的不错选择。


    但实际上,不断颤动的睫毛和身体其他细微的小动作显示出陶颂尔并没有真正睡过去,潜意识里的警报让她心里时刻谨记着她身处在一个公共场所。


    即便她真的很困,陷入深度睡眠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五分钟。


    紧闭的双眼让她除视觉外,其他的感官感知力更为放大。活跃的大脑意识让她接收到来自其他感官传来的讯息。例如身边的爆米花甜香,还有渐渐微弱的咀嚼声,以及疑似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


    半个小时过后,电影人物的某句台词一出,陶颂尔就知道快结束了。她活动着脖子,缓缓睁开眼,电影最后一幕闪过,片尾曲逐渐响起来。


    电影结束了,观众陆续开始散场,有的还坐着,想是期待后面会不会有个彩蛋之类的东西。


    陶颂尔和身边的男生一前一后跟在人群后出场,直至门口拥挤处,转眼间两人就分散开了。


    陶颂尔去了一趟洗手间,出来时听到有人嘴里蹦出‘下雪’、‘初雪’这样的字眼,她眼睛一亮,来不及烘干手,甩掉手上的水滴,一边坐电梯下楼一边就着手套擦了擦手。


    户外广场,雪花从空中零零飘落,有那么一瞬间,不少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头寻着雪花降落的方向。


    陶颂尔全副武装地在广场漫步着,唯一能与雪花进行亲密接触的只有眼睛和额头的部分,仰头的那一刹那,雪花落在睫毛上,比落在其他地方融化得晚一些,因此感受也更细致一些。


    她穿梭在人来人往间,既享受着初雪带来的喜悦,又享受着人群中的热闹。


    初雪如果是和喜欢的人一起看是一个很浪漫的事,可惜她现在孤身一人,不过好歹是难得的美景。陶颂尔掏出手机,决定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


    她熟练地调制好相机里的各个功能,四处走着,寻找最好的拍照角度。


    陶颂尔是个业余的摄像师,大学在摄影社团里呆过两年,拍过的照片拿去比赛还获得过奖项。这样算来她曾经也是个文艺青年,可惜参加工作以后,相机的作用除了用来跟拍会议报道,再也没有过类似于这样闲情逸致的拍照经历。


    她避过拿着专业设备的摄像师,专门拍一些小景,免得干扰别人工作。


    不过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她也会像其他人一样驻足看两眼。仔细一看,似乎是网上有名的大网红。


    S市是国内的发达城市,本地区域又是市内发展中心,广场上经常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网红。


    遇得多了,久了也变得见怪不怪。


    广场上还有几辆卖小吃的小推车,陶颂尔跟着声音到一个卖烤红薯的推车前。


    车主是一个中年大叔,戴着皱巴巴的帽子,衣服上落了点黑灰,手上戴着老旧的手套。


    “还有炒板栗呢?”陶颂尔低头看着锅里的板栗,混着石英砂,靠在边上,隐隐有股热气,“请给我两个烤红薯和一袋板栗。”


    “诶,好。”


    生意上门,大叔行动积极起来。他拉紧手套,开始将东西装袋。


    两样东西装好之后,大叔细心地在扎口的地方留了个缝:“东西趁热吃,久了里面跑满了水蒸气,冷了影响口感。”


    “嗯,我知道了。”陶颂尔付完账,拎着东西离开。


    出来的目的已经达成,她快步走回家,比来时少花了一分多钟的时间。


    “妈,我回来了。”陶颂尔在鞋柜边换上拖鞋。


    “回来啦,颂儿。”陶爸穿着一身家居服,手里拿着手机,看样子是刚发完消息。


    陶颂尔一见她爸的样子就知道是还在忙工作上的事情,她应道:“嗯,我买了炒板栗,还有烤红薯,你和妈尝尝。”


    “是嘛,好久没吃过了。”陶爸捧场道,“等下我吃点。”


    “这是在一个推车的大叔那里买的,都是刚出锅的。”陶颂尔扬了扬手中的袋子,“我快走回来的,还热乎着呢,我给你们剥。”


    “这推车的炒板栗可比商店里的好吃多了。”陶爸笑得灿烂,毫不吝惜地表达自己对女儿的宠爱和亲昵,“谢谢我的宝贝女儿。”


    “怎么样,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冷不冷。”陶妈从卧室出来,披散着一头柔发,和陶爸同款式不同色的家居服,温婉贤良的模样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我很好。”陶颂尔走到妈妈身边,宽慰道,“不用担心。”


    她拉着陶妈坐到沙发上,将红薯递给陶爸陶妈:“尝尝甜不甜,老板说不甜不要钱。”


    陶妈拒绝:“我和你爸一人一半,这个你吃。”


    话音刚落,陶爸已经将手里的红薯掰成两半截,将其中一半给了陶妈。


    陶爸第一个品尝味道,然后看向陶妈,肯定地点头道:“真甜。”


    红薯吃完,陶颂尔和陶爸一起剥板栗,其中被投食次数最多的是陶妈。


    吃完东西,随便聊了会儿天,陶颂尔又被陶妈灌了两碗骨头汤,外加半个蹄花,看着她吃完后,各自回各自的房间。


    进门时,陶颂尔还听到她爸嘴里念叨着邮箱里还未收齐的邮件。


    陶爸是一名大学教授,工作上也挺忙的,但还没像陶颂尔那样工作起来没个喘口气的功夫,即使有时候半夜要检查学生作业,或者给学生答疑解惑,但大多数时候能做到劳逸结合。


    回到房间,陶颂尔脱掉出门前的层层武装,只留毛衣长裤,肢体动作瞬间恢复灵活。


    她打开相册,翻出今天拍摄的照片,准备再修剪裁切一下,然后发布朋友圈。


    进行到一半时,她按照前面一样的步骤,先是缩放图片,检查照片中的要素是否有需要裁掉或者完善的部分。


    标准比例的照片上的图像让她一瞬间想起有关这张照片的构思,当时她站得很远,但远远望过去的时候,肉眼可见地能看到匆忙来往的人群,于是她屏住呼吸在某个时间节点抓拍下了这张照片。


    然而这会儿当她放大图片时,还收获到额外的惊喜。


    在步履匆匆的人中间,有一个人抬头看向前方,目光就像有意凝视着她的镜头一样,犀利而又摄人。


    巧合的是,这个人正是今天坐在她身边看电影的男生。


    “太好看了。”陶颂尔喃喃道。


    一声夸赞说的也不知道是照片还是照片里的人。


    未多加修剪,紧接着筛选出剩下的照片。她打开朋友圈,凑齐九张图片,配上初雪两个字完成发送。


    还没来得及退出,朋友的消息闪进来。


    【周涵:今天出门了?身体怎么样?】


    陶颂尔收到问候,顿时心中滑过一道暖流。


    【颂尔: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今天出门接触到人之后心情舒服多了,打算这两天就开始找新工作。】


    【颂尔:你呢,最近工作累不累,注意休息,有我这个前车之鉴,可得好好保重身体。】


    【周涵:嗯,你打算找什么样的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陶颂尔没认真想过,她是一直把轻松二字挂在嘴边,但具体的内容还没有明确。


    【颂尔:离家近点吧,其他的等我看过S市的行业情况再说。】


    聊天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周涵人在国外,这会儿是白天,估计是休息间隙看到陶颂尔发的朋友圈,这才忙不迭地发消息过来聊两句。


    两人是大学同学,关系十分亲密,后来本科毕业以后,陶颂尔选择就业,周涵决定出国深造。


    虽然见面次数变少,但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甚至双方父母都知道彼此有这么一个好友的存在。


    在陶颂尔去洗漱期间,放在桌上的手机不停震动。等她出来打开手机,看到几十个点赞和评论。全是亲戚朋友同学,还有前公司的同事。


    底下说什么的都有,有羡慕下雪的,有关心她身体的,甚至还有起哄问她是不是谈恋爱的。


    谈恋爱?

    这从何说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