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后悔
作者:乔轻染      更新:2022-01-14 10:57      字数:2484
  越是想念,穆荷越是后悔。
  若是当初没有执意要嫁给端王,她现在也许会过的很快乐吧?
  听爹的话,嫁给他的部下,她也能住的离她娘近一些,平日还能去看望一下。她现在也许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在家相夫教子,琴瑟和鸣。
  可这世间又怎么会有后悔药呢?过成如今的模样,也是她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穆荷坐在这儿发呆,都没有注意到莲蕊走了进来。
  还是突然闻到了似曾相识的味道,她才回过神儿来。
  “今日做的什么?怎么味道这么熟悉?”穆荷难得主动开口问道。
  莲蕊脸上一喜,脚下走的飞快,把手中托盘里的面展示给穆荷看。
  “娘子你看!是豫州烩面!”莲蕊说着,便把面碗和银箸摆放整齐,示意让穆荷赶紧尝一尝。
  穆荷看着面前的碗,闻着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不自觉的已经动手拿起了筷子。
  小心翼翼的夹起面,放入口中,这一瞬间,穆荷差点的儿忍不住落泪。
  已经有多久没有再尝过家乡的味道了?应该是从来到京城开始吧?
  那时她的行踪需要隐蔽,跟着她一起入京的王叔王婶儿又因为豫州口音过重,而被黑虎勒令不准出门。
  她的一日三餐便由黑虎找来的一个妇人负责,那妇人是京城本地人,虽然手艺是不错,但她是在吃不惯。
  后来稍微稳定一些了,便是王婶儿掌勺了。但她以前从未在厨房做过活儿,手艺根本谈不上美味。
  但她却不愿再让其他人负责,即使王婶儿做的饭不好吃,她也坚持着。
  现在想来,她不过是为了留住那点儿对家乡的念想罢了。
  再之后就是无尽的等待,从期盼,到绝望,一个女子最美好的年华,就让她这么生生浪费掉了。
  不再有盼头后,她对一切也都无所谓了,她这辈子有可能只能见着这院子里的四方天地,再有不切实际的美梦,最终也不过只会让她更加绝望而已。
  只是当再次尝到家乡熟悉的味道后,她心中的不甘也随之翻涌而出。
  凭什么受苦的是她,受制的是她的父母?而那个造成这一切的人,却能够坐享其成,还妄想要谋得皇位?
  穆荷满腹的委屈,眼泪最终也没能忍住,啪嗒啪嗒的落在了面碗里。
  可她却丝毫都不在意,更是不顾形象的端起碗,大口大口的把面条往嘴里塞。
  莲蕊原本兴高采烈的进来,想用这面哄娘子高兴,结果却发现,她家娘子不仅没有心情变好,反而哭了起来!
  而且一面哭还一面吃,这豪放的举止,可把她吓了一大跳。
  “娘子……您不要紧吧?”莲蕊慌了神,想要把面碗抢下来,却不敢动手,只能焦急的团团转。
  穆荷却动作不停,抽噎着直接把一碗面全塞进了嘴巴里。
  莲蕊怕穆荷出什么事,只好一跺脚,风风火火的跑出去,找王婶儿拿主意去了。
  等同样一脸焦急的王婶儿跑进来时,穆荷都已经把面吃饭,正抱着空碗痛哭不止。
  “我的祖宗呦,您这是怎么了?”王婶儿心疼的够呛,赶紧上前去把那面碗抢下来,揽着穆荷的肩膀轻声哄她。
  谷</span>  穆荷更是忍不住了,趴在王婶儿的怀中,嚎啕大哭起来。
  王婶儿是穆荷的陪嫁嬷嬷,更是跟着她从豫州一路过来的。见穆荷如此伤心难过,她的心中也不忍,一边拍着穆荷的后背,一边叹气。
  “嬷嬷,我想爹娘,想妹妹,我想回家了!”穆荷把脸埋在王婶儿的肩头,呜呜咽咽的说道。
  王婶儿拍着穆荷的手一顿,同样哽咽起来,“老奴也想家啊……”
  她和王叔夫妻二人跟着主子北上,同样的背井离乡,而且还是扔下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她的儿子也已经成亲了吧?
  若是快一些,可能都已经能抱孩子了……
  “嬷嬷,对不起……若不是因为我……”穆荷的身子一僵,忍不住开口道歉。
  王婶儿却轻轻拍了她一巴掌,安慰道,“您有什么可道歉的?是我们夫妻二人要跟着您一起的,奴才照顾主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
  “可若不是因为我,你和王叔已经能享天伦之乐了。”穆荷从王婶儿怀中退出来,定定的看着她,话语中满是歉意。
  “奴婢相信,咱们一定能回去,和家人团聚的。”王婶儿用帕子给穆荷擦掉脸上的泪水,不知是哄她,还是在哄自己,“这一天一定不远了。”
  穆荷被她的话刺激到,也坚定的点了点头,双眼中满是坚决,“嗯,我也信!”
  另一边,迟意几人回到宅中,却听到迟励宇的人过来给她传话,说户部那里有了一些眉目。
  迟意自然欣喜,便打算回去好好问问父亲。
  她这几日都没有在家中住,今儿回去她便打算晚一些再过来。
  带着白芷回府后,迟意直奔迟励宇的书房,父女二人便交换了一下这几日自己这边儿打探到的内幕。
  迟励宇一早便交代了在户部当值的赵芃,让他注意着些。赵芃能够短短几年从燕北的一个盐运寺副使爬到户部侍郎的位置,虽然其中有迟励宇的动作,但也能说明他本人有这个能力。
  他也确实没让迟励宇失望,这才短短几日,还真就让他发现了一些猫腻。
  户部前几年的账目中,确实有一部分的账对不上。
  户部尚书最近让他们加班加点的整理账目,其实就是他在填平前几年的亏空。
  之前赵芃之所以没注意,是因为吴文景交代给他们每个人负责的部分都不同,统计的工作都是交给吴文景的心腹。心腹把他们整理的部分一合,哪里有缺就补哪里。这么一来,账被平上了,还不会叫人发现。
  赵芃这几日统计的部分正是两年前水灾发生,朝廷拨下去的赈灾款。
  当时皇上就怕发生瘟疫,所以赈灾款项中也包含了足够的药材。但瘟疫不仅爆发了,还严重到差点儿毁了一整座城。
  事后的调查结果是当时的守备军不作为,搜刮民脂民膏,扣下了药材,还按照高价卖了出去。
  皇上自然震怒,直接派了钦差大臣前去调查。但是那守备得知自己的事情败露后就上吊自杀了,钦差大臣也只能先组织赈灾。
  事后那守备一家自然是全被砍了头,可是被他高价卖出去的药材却是寻不回来了。
  赵芃注意到,当时朝廷拨下去的药材数量,和一路上途径城池中的记载有着很大的出入。
  他便专门盯着这一项,仔细翻阅卷宗和账目后,真的就让他给对出来了。
  迟意听了迟励宇的话,久久都没有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