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地狱级难度
作者:遍地沧桑      更新:2022-01-14 08:46      字数:1785
  对于周成的说法,赵立冬并不感到意外。
  对于红党来说,现在生产青霉素这种高大上的东西,确实非常难。
  以美国的条件,生产出来青霉素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何况红党呢。
  首先是生产环境问题。
  工厂建成之后,就不能轻易移动。
  目前红党控制的区域,只有陕北、山东、苏北的一小部分。除了目前的抗日战争,今后还要面临着三年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中,陕北都成了战场,自然没有办法生产。
  青霉素这种重要的工厂,如同下蛋金鸡,自然也是国党重点抢夺的对象。
  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在山东解放区。
  当然,赵立冬如果把工厂放在香江、国统区,也是可以的。但是接下来日本占领香江,这样的工厂自然落到日本手中。即使日本投降,也会落在英国手中。
  放在国统区,自然就要受果府控制,这也是赵立冬不愿意看到的。
  赵立冬唯一愿意的,就是放在红党控制区。
  这不仅能给红党提供一个重要的、稳定的财源,对于建设新中国的制药工业,提供经验,培养人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个困难,是能源问题。
  电力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红党的控制区,基本上都是农村,甚至连县城都很少,基本上处于无电可用状态。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一是用柴油和汽油发电,但是成本太高,况且柴油和汽油的来源也是个大问题。陕北的延长虽然产油,但是数量很少。从陕北到山东的运输,也是个大问题,这条路基本上行不通。
  另一个方法,是建设火力或者水力发电厂,这又需要一笔巨大投资。不过,如果建设一个小型的水力发电厂,赵立冬的财力还承担得起。
  赵立冬的初步计划,就是从美国引进一套小型水力发电设备。
  第三个困难,是设备和器材问题。
  “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从美国引进。虽然花钱就能做到,但是运输是个的问题。我只能运到香江或者海上,剩下的还要靠你们来帮助解决。”
  “这个倒不是大问题。只要你能运到香江,我们就有办法运到鲁省去。如果能够运到鲁省海上,我们也能运到岸上去。可是……。”
  赵立冬摆摆手,制止了周成,继续说下去。
  “设备和器材很多,不仅仅是生产设备,还有锅炉、车辆、实验室设备和器材,各种化学试剂,还有包装材料等等,都得进口。”
  现在,在国统区建设一个工厂都很困难。在几乎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红党控制区,想建设一个制药厂,甚至是生产青霉素这样的高端工厂,更是一种疯狂的想法。
  不仅仅是锅炉、车辆、实验设备、器材等需要进口,就连玻璃瓶。橡胶瓶盖这样的包装材料,都需要进口。还有不少生产原料,都得进口解决。
  平常的时候,解决这些问题都困难,何况战争年代,还被日本重重封锁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困难巨大,一旦建成之后,才更加宝贵,更具有意义。”
  第四个困难,是技术、工艺问题。
  这一点,除了设备,核心的是人才问题。
  不过,这一点赵立冬并不太担心。
  果府在春城的防疫处只有二十几个人,他们的条件也很不好,设备非常简陋。
  赵立冬相信,自己的工厂只要建设起来,就是世界一流水准,科研条件远远好于防疫处。
  防疫处这个条件,都能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面量产青霉素,红党没有理由做不到。
  至于人才,赵立冬是最不担心的。
  中国这方面的人才虽然不多,但是仍然有不少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人才和本土培养的人才。
  现在是战争时期,这些人学无所用,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如果自己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科研、生产环境,再给他们一定的报酬,一定能够招揽到优秀人才。
  在技术、工艺方面,赵立冬还有一个巨大而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他了解青霉素研发的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即使美国在这方面,也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没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确定的技术方向。
  但是作为穿越者的赵立冬,知道后世的技术方向和成熟的的工艺流程,可以大大减少试错成本。
  这一点,要归功于赵立冬的表哥。
  他前世的表哥就是制药专业毕业的,曾经力劝赵立冬学习制药专业,经常带着赵立冬到制药厂去参观,给他介绍各种设备和制药工艺流程、原材料等等。
  表哥介绍的,恰恰就是青霉素的生产技术和流程。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center>:,,.